女性之美的巅峰摹写
2022-04-02潘向黎
□潘向黎
古诗词里关于女性美的描写,可谓不胜枚举。
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印象深的却不太多。因为许多诗词只是写到女性,并不曾写出了女性美。即使写出女性美,能风神动人、独出机杼者,终究是少数。况且这些摹写传神而艺术独特的作品,其所传递所赞美的女性之美,又有深度和烈度的不同。更有一关要过:作者是否在审美观、人生观、两性观诸方面超越具体时代、经得起时间和不断演进的观念的双重严苛检验。
《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虽然是写女性的名句,但与其说写美人,不如说是写心上人。当人有了心上人,全世界的人就只分为两类:那个她(或他)和其他人。所以这首诗写的是恋情,而主要不是女性之美。当然那个伊人一定是很美的,因为她是那个充满诗意的世界的中心,因为她是思恋、渴慕的心的方向。《蒹葭》没有一句写伊人的容貌是对的。被这样痴心爱恋、苦苦思慕的人,当然是全世界最美的。
被爱的人总是美的。正如从来不存在真正的色衰爱驰,而是相反,爱驰了,失去爱的支撑和滋养的美貌才枯萎衰败。
来看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美是现实而细致的,令人印象深刻:“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虽然没有对刘兰芝容貌和表情的描写,但是完全读得出她的伤心和悲愤,以及在这种心境之中,对人格尊严、女性骄傲的全力维护。正因为她在应该蓬头垢面、哀哀欲绝、丧魂落魄、苦苦哀求的时候,反而这样严妆,这样光彩夺目,而且依然守着礼数,进退有度地上堂拜别婆婆,所以才使得本应享受胜利喜悦的婆婆变得恼羞成怒。“阿母怒不止”,其实是很奇怪的,已经成功地逼迫儿子把兰芝休掉、要赶她回家了,为什么还要这么生气?因为她看到兰芝没有崩溃,而且依然保有自己的体面,依然很美,打扮得很精致很夺目,面对这样一个儿媳妇,这个自以为是又蛮横的女人 ,突然感到自己把儿媳妇休掉的理由实在是牵强,而且觉得任何人都会对着这样一个儿媳妇发出疑问:为什么婆婆会如此容不得她呢?于是这个可恶的婆婆和不称职的母亲崩溃了,于是她只能用大发脾气来找回心理优势。
美,有时候就是一种罪。无论拥有美的人如何努力,都不能赎。
李白写女性美还是值得注意的。虽然因为他天生一种飘飘荡荡的气质,绝不是情圣,使得他在这方面未曾完全发挥他的天才,但他写起女性来,带着一股盛唐的醉意,也自有其好处。最著名的当数《清平调》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玉面花光辉映,不知是名花衬着美人,还是牡丹“得气美人中”。因为写的是杨贵妃,又比较浅近,自带爆款流量,而且流光溢彩兴高采烈,所以万口流传。
同样写杨贵妃,白居易的名句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比李白写得好。因为写出了美人的动态和神态,也写出了迷人的程度和对其他美女致命的后果。这两句写得好,以浓艳写浓艳,以娇俏写娇俏,仿佛有香气从纸面散发出来。但是细想,也仍然是一个尤物,因为出众的美貌击败了其他段位不够的对手,赢得了可以改变人生的垂青和宠爱。以色事人,这样的女性美,格调上是有些先天不足的。
《清平调》是奉唐玄宗之命而作,同为遵命文字,李白还有其他一些作品,但就不如写杨贵妃的有名。比如《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这一首的女性,是一位年少宫女,身份远远不能和杨贵妃相比,但是在李白笔下也很美,而且美得更有特点。
“小小”“盈盈”写出了宫女的身量小巧,插在头上的“山花”和绣在罗衣上的纤细的石竹花(而不是牡丹),有一种纤细的气质,更衬托了她的单纯可爱,同时还有些心不在焉的清新脱俗。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顾随先生认为这两句不好——“太滑”;也有人认为是暗用了虞世南奉隋炀帝之命嘲“司花女”袁宝儿之典:“缘憨却得君王惜,常把花枝伴辇归”,是写宫女娇憨。其实即使不用典,这两句也还不错,写宫女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读出天真懵懂,出宫、回宫,这个小女孩都是天真烂漫地跟着走,她没有什么自己的心思。但是娇小可爱的她也是有技艺的,她能歌善舞,而且她的舞姿非常轻盈非常优美——李白大约觉得人间找不到什么东西来比喻,只能把它想象成彩云,所以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真担心歌舞散去的时候,这个小姑娘会化作一片彩云飞回到天上去。有人认为是说歌舞结束后,这个女孩子会如彩云般步履轻盈地离去,因此引人惆怅;我觉得这样理解把李白给读拘泥了,也把诗意死死困在了地面上。
这首诗写女性美,比《清平调》要好,因为是把女性的外表、特点、气质、专长、动态结合起来写,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独有的美,一种稚气娇憨的美。
这样的女性美,固然唯美,但除了相当纯度的美,没有别的。美则美矣,还不够强烈,不够吸引人;更不够深刻,不足以动人。
写女性美,一般不会想起辛弃疾。确实,金戈铁马、硬语盘空的辛弃疾很少写女性,写也写得往往比较简约而粗线条。当然他也粗中有细,他的细主要在于他似乎格外重视女性的头饰。著名的《青玉案·元夕》里“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宋代妇女元宵节出游时头上所戴的饰物;《汉宫春·立春日》第一句就是:“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于头鬓,叫作春幡。辛弃疾也写眼泪,但不是胭脂泪,而是英雄泪,这个时候美女出现了,“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代指美女的“红巾翠袖”,实用性大于审美意义。与此相关的,辛弃疾笔下很多次出现的“佳人”“美人”,都不是指美貌女子或者心上人,而是指与他志趣相投、他所爱重的好友,都是须眉丈夫。
关于女性美的描写,最过人的是谁呢?我觉得最过人的是苏东坡。
他的“浓妆淡抹总相宜”,虽然是借西子写西湖的,但仍然是关于女性美的一句绝妙诗句。美人美在其本色,浓妆淡抹都相宜,浓妆淡抹也都不重要,美人怎么都是美的。
另一句在《洞仙歌》中——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一句一下子从皮相的特点,直接切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从那个美人的冰肌玉骨,晶莹剔透,直接转入她的精神气质——气度娴雅、淡然自若、飘然出尘。这样一种气质,非常特别,读之令人向往。但是这两句的著作权不能归于苏东坡,因为他自己在小序里说了,这是流传下来的两句孟词。
不过,“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让我想起苏东坡《贺新郎·夏景》中的一句:“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如玉。”写高洁寂寞的美人,极好。这里隐隐约约用了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玄谈,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或认为白团扇暗示秋扇见捐——被冷落的寂寞,但因为写的是夏天,团扇正当合时,也许未必有此意。大约主要还是借手执团扇、扇手如玉来写出这位美人的一尘不染、冰清玉洁。“如玉”的,不仅仅是手,而是整个人。
气质不好、人品欠佳的女子,自然也有皮肤白皙、手长得纤秀的,但是诗人不会这么写。这不违背生活的道理,但违背了诗歌中审美的道理:美必须是整体性的,是表里统一的。
顾随先生说李商隐“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暖,必须是笙;杜牧“落日楼台一笛风”,写凉,必须是笛;“‘东风日暖’时岂无人吹笛?有人吹亦不能写”,这是顾随先生很任性的一句妙语。同样道理,一个为人鄙俗或气质平庸的女子,即使肤如凝脂、十指纤纤,诗人也绝不会用“扇手一时如玉”来写她,因为那种情况下,这个女子的手只是雪白只是细嫩,但不能说“如玉”,她整个人更不能说“如玉”。事实上,只有整个人由里至外“如玉”,手才能“如玉”——才可以被写作“如玉”,否则再白皙柔嫩,“亦不能写”。
写女性之美,“浓妆淡抹总相宜”,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都可以列入前三甲。
若说写得最好的,以我之见,出自苏东坡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这阕《定风波》前有小序,苏东坡这样记录了创作缘起——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其歌妓柔奴自请随行。
这位柔奴,端的是非常美。东坡先写了她的容貌之美,不但在小序中道其“眉目娟丽”,而且在词中赞美她是配得上英俊的“琢玉郎”的“点酥娘”,“点酥”二字,言其肌肤晶莹。
然后写了这位娟丽姑娘的技艺之美。她歌喉美妙,一旦从她牙齿洁白的樱桃小口里唱出一曲清歌来,像一阵风起,即使在炎热的地方也像下起了雪,让人感到清凉。歌声令人闻之心醉,忘却艰苦烦闷的环境而神清气爽——这是何等过人的技艺!
但这样的感染力,已经透露出了歌声背后的气质。
这位柔奴当然不俗。她追随王定国在广西那个当时的“瘴烟窟”五年,王定国的一个儿子病亡,王定国本人也大病一场,几乎丧生,气候条件、生活条件的艰苦不言而喻。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精神上理应非常困苦的情况下,他们不悲戚不沮丧,豁达而平和地相守,坚韧而乐观地生活,五年之后,当他们北归,面色红润,容颜丰美,风采胜过从前——这一点似乎不是东坡的夸张,司马光、李焘等人对此均有记录,令苏东坡大为惊叹,也无比欣慰、无比高兴。
东坡和王定国相聚,柔奴出来酙酒,东坡和她聊天,问她:这几年在岭南应该很不适应吧?没想到这个小女子清清淡淡地回答了一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也没有什么适应不适应的,我的心能够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柔奴显然是熟读诗书的,因为白居易多次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身心安处是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苏东坡一直引白居易为同道,他当然不会不知道,但他没想到这个意思,能从一个朋友的侍妾口中说出,而且如此自然如此贴切。苏东坡自己一向抱持“人生所遇无不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观,因此柔奴此语,与苏东坡心性、气质大相契合,使他大为惊喜,大为共鸣,以至于为柔奴专门写了这阕词。
有人说这阕词是写王定国的,认为东坡的意思是:仆尚如此,何况主人?是借着柔奴的态度来写王定国的淡定豁达。客观上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但是细读小序和全词,恰是柔奴激发了苏东坡的创作冲动。为什么一定要说是苏东坡绕着弯子写老朋友呢?宇文柔奴,这个小小女子,难道不是一个人格独立、旷达超然、气骨不凡的人吗?难道不正是她给了苏东坡极大的惊喜乃至鼓舞吗?这样的一个人,当然值得苏东坡专门写一阕词为她赞叹一番。
在潇洒旷达的苏东坡心目中,柔奴超越了现实的卑微身份,而成了一个朋友、一个同道。柔奴因此获得了和主人王定国并列的地位。琢玉郎,点酥娘,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同时又是一对以精神力量超越困境的智者。
让人非常惊叹的是,待人平等的苏东坡深切注意了柔奴的变化,“万里归来颜愈少”,受了几年苦,万里归来,反而年轻了,这是一个奇迹,也是诗人对女性柔韧的精神力量的绝大赞美。
还不止如此,东坡注意到,在和自己相见对谈的时候,柔奴的精神状态是愉快的,她始终是微笑着的。这个微笑,智慧如苏东坡,是知道它的珍贵的,也是击节赞赏的。这种精神气质和人生观是苏东坡一向推崇的。所以他用了这样一句来赞美:笑时犹带岭梅香。
当写一个女子,从容貌美写到了气质美,而且用了通常赞美高洁士人的梅花的意象,这是对女性最高的赞美。若再想到,连西施、王昭君、貂蝉这样的著名美人,留在历史和诗歌中的,基本上都只有美貌,谁也不知道她们的三观、性情和气质,便会觉得柔奴的幸运和苏东坡超前于时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之可贵。
“岭梅”的“岭”指大庾岭,岭上梅花有名,这个“岭梅”就泛指岭南那一代的梅花。
“笑时犹带岭梅香”,这句话从外表到神情,直通气质,再抵达人生观。柔奴年纪轻轻,不但天生丽质、冰雪聪明,而且已经得道,她能够平静地面对人生的苦难、摆脱精神上的困苦,领略并贯彻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柔奴说的是“此心”,这颗心,不是别人的,是她自己的心,这和《红楼梦》黛玉所谓“我为我的心”,有相通之处。在这里,女性不是附属品,不是依附、从属、仰望于他人的,而是有自己的心,自己的人格,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情怀。因此,“随”是自己选择的“随”,“安”是自己达成的“安”。柔奴参透苦乐,看淡得失,翩然归来靠的是自己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还帮助和支撑了她的主人和丈夫。
以梅花的清香写一个女子的微笑,以梅花的高洁脱俗写一个女子的气质和人格,我觉得这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写女性美,写得最高明、最美妙的一句。
“笑时犹带岭梅香”,写出了女性的气质美格调美,更写出了人生哲学的美,是抵达“人与天地参”境界的大美。
当美战胜了它的敌人——那些摧毁美的东西,美就拥有了力量。而美面对它的死敌——挫折、苦难、痛苦、辛劳、时间……不被击垮,却也不对抗,只是超越;不怨尤,但也不自怜,更不自赏,只是看得淡,想得通,美就成了一种真正的强大。
不为外物所伤,不随世俗俯仰,平和中生机郁勃,淡然中安然自适,表里澄澈,清香四溢,多少自在!女性之美,人的精神之美,可以如此洒脱,如此开阔,如此柔韧,如此超然于尘世之上。伟大的苏东坡记取了这一幕。于是,梅花的幽芬清气至今飘浮,女性的性情之美气质之美,历千年而光彩熠熠,照彻此际昏暗的双眸和萎顿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