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作业设计旨趣何在
2022-04-02胡继飞
胡继飞
近期教育政策出台密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本任务。“双减”之下的“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其主旨是“减量增质”和“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是每位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但如何保证作业设计的高质量却是一项新课题。
一是完善作业管理机制。过去的作业布置基本上是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作业管理的无序和作业功能的低效。学校应建立年级组、学科组、任课教师三级作业管理机制,进行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每门课程和每个学期的作业需要整体布局,确保难度不超课程标准、容量不超“双减”规定。学校还应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目前仍是形式大于内容),加强过程性的作业质量监督。
二是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作业具有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一是用于了解学情并改进教学,二是用于巩固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意发展。传统作业侧重于利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忽略其他功能。高质量作业设计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作业在学业诊断、立德树人、知识巩固、能力发展、学情分析等方面的育人作用,包括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内驱力。
三是明确作业育人目标。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的一环,高质量作业要为落实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为提升核心素养进行优化。无论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级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还是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作业任务须与学习目标对接。中小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还包括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师要基于不同的目的设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题。高质量作业尤其要能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
四是优化作业内容设计。高质量作业的内容设计要具有良好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层次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作业设计和命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不能做教辅书的“搬运工”,应结合课程标准、STSE理念和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注重思维品质发展。教研部门和学校应该将作业设计纳入常规教研活动,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核心素养育人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利用问题导向和情境创设来回归社会现实,要尽量减少单纯知识记忆性的作业,坚决克服简单机械训练的作业,必须杜绝无效重复和以惩罚为目的的作业。
五是活化作业作答形式。传统的作业形式是纸笔作答,高质量作业应考虑作答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结合年龄和学科特点采用练习、思考、观察、调查、问辩、探究、实验、做一做、说一说、画一画等不同形式。除了纸笔作答之外,可以是口头问辩、实验操作、社会调查、项目设计、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除了个体型作业外,也可设置一些合作型作业。
六是关注作业容量问题。作业设计重在质而不在量,作业容量与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有关。其中有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考虑,除了学科之间的平衡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学力不同的学习者完成相同作业所需时间会有不同甚至差异较大。高质量作业需有分层和弹性的设计,可以設置必做题和选做题(包括限选和任选)。除了差异性,作业布置还要体现量力性,高质量作业需要有适度的认知负荷,作业并非越容易完成越好。
高质量作业设计旨趣何在?简而言之,须有明确的目标、适度的负荷、多元的形式、深度的思维、最佳的效率……凡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