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丽峰:将创意潮流注入传统木制

2022-04-02杨洋

科学导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木头儿童

杨洋

一块四四方方的木头,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就能变换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栩栩如生的闭眼佛头、活泼灵动的长臂猿、机灵精怪的各种朋克机器人……3月21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新义街的森凡创木,展示架上一套积木顿时让人想起了童年的时光。现在,市场上各种材质的积木都有,色彩艳丽,造型多样。可像这样由十几种天然木料制作而成的却是少见,没有任何化学涂料的味道。森凡创木创始人梁丽峰对记者说:“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安全、最好的产品,不仅突出民族、古典的风格,还很符合现在的审美和家庭玩教具的要求。”

曾经,刚从大连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梁丽峰梦想当一个艺术家,在他看来那样很酷,也很有魅力。然而,当梦想照进现实,磕磕绊绊地一路走来,让他放弃了当初很多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儿童创木实验室”,这个将木制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开启了梁丽峰人生的新世界。

儿童在成长阶段对什么都会好奇,他们喜欢泥巴、沙土、木头等来自大自然的东西。梁丽峰说:“3~6岁的孩子正处在想象力及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木工可以帮助幼儿把想象力付诸现实,并用自己的双手来完成这个创造。”从最初的设计创造到后期的规划、制作,都要靠孩子亲自动手一点一点来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的东西越来越有难度时,他们会遇到一些挫折,当他们下定决心要解决时,就是锻炼意志力的过程。

近年来,传统工艺相继开了工作室,如皮雕、银饰、陶艺等,而梁丽峰却不想让木艺仅作为体验项目。在自己开店之前,他在一家全国连锁的儿童创木实验室店里做技术老师,可店铺因经营不善关掉了。梁丽峰觉得很可惜,在这家店里有与他朝夕相处的团队成员,他们经过长期工作磨合,已经趋于稳定。而在他看来,这个模式未来还有很多探索的可能性,思前想后他决定将这家店铺的工作伙伴及配套设施保留下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业。

将木艺和教育相结合,这条路并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梁丽峰和团队凭借经验自己摸索,制作课件。“我们结合世界先进的华德福教育理念,针对3~6岁、7~12岁等不同阶段的儿童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梁丽峰说。

近期,山西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服务创新中心将森凡创木纳入延时课进行推广,木艺课已经在太师三附小万科城小学开展。梁丽峰兴奋地告诉记者:“学校开始试点设置木艺手工这个类目,将成为一个新风尚。开设这个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切感受木艺制作的乐趣和意义,培养木艺制作所需的坚定意志和持久耐力,进一步感知愛国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个“木二代”,梁丽峰是从小就闻着木头香味长大的。他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弯下腰身刨木头的模样,他觉得一块木头能经过切割、组合、打磨后变成一件件家具,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如今,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要将木艺中的快乐带给孩子们以及感兴趣的成年人,让他们体会经过打磨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自己设计的作品,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一刀一刻间,一凿一磨中。取于自然,精以手工。”每一种艺术绽放的新生,都是手艺人用心的创造,当平平无奇的木头遇到真正懂它的匠人,就能开出花来,诠释出独一无二的美。就如同梁丽峰所说,“独特的榫卯工艺,展示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被公认的木工始祖鲁班,身上汇集了古代人民的万千智慧,他们的创作发明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而随着木艺工艺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想赋予它顺应这个时代不断增长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木头儿童
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讲给儿童听
嘻哈跆拳族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