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为本科生上课,绝不是“大材小用”
2022-04-02张晨曦
张晨曦
近日,南开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名师引领”通识选修课之《医药前沿与挑战》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讲授了“生物医学研究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即将走上讲台与学生见面的还有11位我国赫赫有名的顶级专家院士,包括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药学专家陈凯先院士、结构生物学专家施一公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等。
将12名知名院士“引进”本科生课堂,彰显了南开大学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视。12位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并非为了博眼球,也不是“大材小用”。
院士走上本科教育讲台,将极大程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本科教育逐渐成为基础性教育。院士为本科生上课,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院士有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他们的讲述更贴近行业前沿和行业现实。本次为南开大学本科生授课的院士中,许多都具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他们从亲身工作经历出发,以通俗易懂的實例向学生们阐释医学科学知识。这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目前医药领域的新观点和前沿技术,以及当前生物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当前的行业现状。
院士为本科生上课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走上学术研究道路。院士作为我国科学研究最高成果的代表,其自身的科研经历对于年轻学生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另外,院士能够带来更高质量、更前沿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助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轻松、更顺利。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师资建设。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在本科期间就已经实行导师制,美国耶鲁大学也以本科教育为荣,在本科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才。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治学态度进一步佐证,院士为本科生上课并非“大材小用”,而是必要投资。
12位知名院士同上一门课,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复制,但这绝对是一个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