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氢能”全图景:掘金万亿产业链

2022-04-02《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股市动态分析 2022年7期
关键词:氢能制氢燃料电池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3月23日,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确立了氢能的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双碳”目标支撑力量两大战略地位,并制定了多项具体发展措施以及未来目标。

作为首个氢能中长期产业规划,该政策对氢能产业将产生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为其打开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大大扩张市场空间。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国内氢能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

氢能产业的投资空间已经打开,提前挖掘这一产业链上的优质个股,才是取胜之道。

过去两年,我国对氢能产业一直多有提及。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约有近20项政策文件、2021年约有近9项政策文件涉及氢能发展(见后表),但是大都没有将其作为第一重点来强调。

而今年3月23日,发改委正式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長期规划(2021-2035年)》,作为首个氢能中长期产业规划,这意味着氢能将从过去“边角料”的位置走到台前,成为主流。

本次《规划》的看点,一是在于确立了氢能源两大战略地位,二是颁布了三项具体发展措施,三是制定了清晰地计划目标。

战略地位上,《规划》强调,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氢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同样视为能源以来,这是又一次提及氢能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战略地位。

分析机构称,氢能列为能源进行管理而非单单危化品,一方面或将可以加快氢能项目的审批流程,氢能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也将加快地方政府颁布扶持氢能产业的利好政策,此外,央企、国企也将进一步支持国家的顶层规划。

其次,《规划》明确氢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除了燃料电池,《规划》着重强调氢在储能、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氢作为“大规模,长周期”的理想储能介质,将有力支撑大规模“风、光、水电”项目的装机,良好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此外像冶金、化工等深度脱碳的重点领域,氢能也将起到减少碳排放、减轻化石燃料依赖以及能源独立的重要作用。

具体措施上,一是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高温制氢等技术研发。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

二是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此外,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分布式能源、传统化石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具体目标上,《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

过去多年,氢能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工业,其余领域进展缓慢。中航证券表示,目前大部分氢能需求几乎都来自于精炼环节和工业用途。其中2020年精炼环节消耗3840万吨的氢气作为原料,在这过程中氢气承担了部分燃料的需求。在工业合成领域,氢气的需求同样十分旺盛,2020年氢气在工业合成领域的消耗超过3000万吨,大部分都用作原料。

但是,随着政策不断加码,氢气在能源发电、合成燃料等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将被打开。

根据IEA统计,目前用于燃料电池的氢能大约占全球氢能需求的0.02%,而用于能源发电和合成燃料的氢能需求同样占比很低,而在2050年,IEA预计用于燃料电池、能源发电以及合成燃料的氢能消耗将分别占到全球氢能总需求的23.20%、19.20%和14.20%。

信息来源:发改委、国务院等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该产业上具备明显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国内氢能产业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

猜你喜欢

氢能制氢燃料电池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制氢工艺技术比较
高活性Al-LiBH4-B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