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时更应冷静下来
2022-04-02丁思远
丁思远
警方日前对“女子坐货拉拉跳车身亡”事件做了最终调查结果通报。一名23岁女孩乘坐网约车搬家,中途因恐惧跳窗而出,不治身亡。这件事在社会引起广泛讨论。调查结果显示,路途中女孩也许并没有遇到真正的危险,但可能面对司机的恶劣态度、几次偏航等产生极度恐惧的心理,情急之下本想自救却酿成了悲剧。
在突发、未知的情况下,人会本能地产生恐惧情绪,它具有保护性。恐惧时,人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到血液,使身体产生一系列变化,比如呼吸加快,运输更多的氧气到细胞中,让肌肉更有力量;心跳加快,使血液流动加速,让手和脚有更多血液来做剧烈运动;双眼瞳孔放大,看得更清楚,更快做出分析和应对。因此,恐惧引发的战斗—逃跑本能,能帮我们消除或躲避危险,求得生存。
然而,过度恐惧则可能适得其反。在极度恐惧下,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导致行为失调。如货拉拉事件里的女孩,并没有到不得不冒险的状况,却错估了危险程度,选择了冒险;还有,大楼失火时,火势并不大,温度也不高,只是看到浓烟滚滚,有些人会误以为毫无生机,在过度恐惧下选择跳楼。
让我们过度恐惧的,有时并不是实际情况,而是头脑中的想象。那些关于危险的外界经验,如别人的经历、新闻里的事件、电视里的剧情等,会被我们自动脑补成接下来会面临的惨状。把想象当真会使人忽视当下的现实情况,做出不符合实际、冲动的决策。那么危机出现时,如何利用恐惧帮我们求生而不是自我伤害呢?
1. 區分想象和现实。如果是突发状况,比如地震、洪水,必须瞬间决策,那么潜意识和身体会自动地做出决定,一般难以控制。但如果面对类似货拉拉事件,有一定时间可以考虑,建议当下把注意力从对恐怖的想象中挪开,而放在收集情报、评估当下危险程度上。越恐惧的时候,越要提醒自己冷静,警惕情绪淹没理智。
2. 调整呼吸。恢复理性的前提是给大脑“降温”,调整呼吸是很好的办法。让呼吸节奏变慢变深,可以让大脑冷静,同时保持专注;在搏斗前的对峙阶段,调整呼吸也有助于掌握时机和掌控身体。
3. 重心放低,身体慢动作。当紧张恐惧时,最好让身体重心稍稍放低,手慢速地握拳张开,或者脚慢速轻点,都有利于内心平静。因为重心放低和手脚运动是逃跑和反击的有效准备,类似的动作让大脑识别到“有所准备”而“稍感安心”。
当然,以上仅仅是针对恐惧情绪的调节,面对危机要做到冷静处理,最重要的还是平时就储备与逃生、应对威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当我们对类似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未知的恐惧就会减少,就能更有效地实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