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奈良美智面对面
2022-04-02
作为上海西岸文化艺术季·春夏重磅展览项目,“奈良美智”大型个展于2022年3月5日~9月4日登陆余德耀美术馆。此次展览不仅是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生于1959年)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回顾巡展。本次展览中呈现了艺术家70多件重要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以及700多幅纸上作品,包含大量未曾展出的手稿,帮助艺術爱好者在全面回顾艺术家跨越37年多产艺术生涯的过程中,实现一次与其艺术思想与内在的“面对面”交流。
奈良美智,一个艺术爱好者们绝不陌生的名字,其作品不仅在拍场上屡屡破亿,更是日本“最贵”艺术家。这样一位当代艺术的“顶流”以上海为起点,开办其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个展,自然吸引无数目光。他刻画的肖像深入人心,有眼神凌厉、隐约不怀好意的人物,偶尔挥舞匕首或叼着香烟,也有悬浮在梦境般景色中的头像和人像。这些作品反映了这位艺术家与内在自我的坦诚对话,他从音乐、文学、童年的记忆以及在德国的求学和生活经历(1988年~2000年)中汲取灵感,追溯自己在亚洲和库页岛的文化根源,同时融入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现代艺术元素。
然而即便已经名利双收,奈良美智依然保持着谦卑和内省,这种个性与为人处世的风格,和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1959年,奈良美智出生于日本青森县弘前市,是“二战”后的一代。由于家庭并不富裕,因此他的父母都需要外出工作维持家计,两个哥哥又与他有些年龄差距,这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代“钥匙儿童”。
奈良美智,《云上的人》,1989,布面丙烯,100 × 100 cm私人收藏,日本,?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无害的小猫》,1994布面丙烯,150 × 140 cm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YOSHITOMO NARA
双薪家庭和身为幼子的原生背景,让奈良美智在父母的放养下,获得了自在探索的童年生活。由于邻居中几乎没有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而所谓的邻家实际相隔甚远,幼年的他又无法独自出去玩耍,因此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绘本、和猫玩耍、饲养乌龟等。奈良美智也会常常去看邻居家养的羊,自那时候起,他便喜欢与自己,与动物对话。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深夜广播为日本年轻人带去了海外的声音:电视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直播人类首登月球;胶着的越南战争被年青一代质疑,逐渐发展成庞大的大型反战浪潮。就是这样充满着混乱与嘶吼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奈良美智10至20岁的青春期。
摇滚此时走入了奈良美智的生活。由摇滚延展开来,奈良美智的兴趣逐渐蔓延至根源音乐、英国民谣等等。高中的时候,一个名为“必杀佞武多(神轿形花灯车)”的团体将车库改成了咖啡馆,希望奈良美智来帮忙。于是在高中二年级的秋天,奈良美智把学习放在一边,在摇滚咖啡馆上倾注了全力。他每天都会去咖啡馆,听热爱音乐的大学生谈论文学、舞台剧和电影,而他也时常讲些不为人知的音乐故事。
摇滚、文学、画画构建随意轻松而感性内省的氛围,不断地丰富着奈良美智的感性并让他感到享受,在心中留下烙印的文学佳作也成为其日后身为艺术家的血肉。而在青森度过的、到高中毕业为止的敏感时期,那些记忆和风景也成了他内心深处不可动摇的基底,成为存在于内心深处无法逃离的无意识,并在日后的作品中现出端倪。
“奈良美智”,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现场,2022 年摄影:王庆
奈良美智,《为绘本“寂寞的小狗”而画》,1999纸上丙烯、彩铅,26 × 51.7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音乐富有感染力,能够传达深刻的情感,奈良美智的艺术创作结合视觉、情感和文字,也呼应了这种力量。从他早期创作的寓意画到近期的肖像画发生了戏剧性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奈良美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画作。富有层次的笔触和缤纷炫彩的色调,与他早期纸上作品中相对粗糙的DIY美学和玻璃钢雕塑作品的光滑锃亮形成了鲜明对比。奈良美智的作品表现出如同民谣音乐般的素净质朴,他曾表示:“如果观者能够看透(我的)作品表面的情感冲击,感受到一种动人的平静与深沉,那么毋庸置疑,这正是因为我受到了这种音乐的影响。”除了音乐,海外生活经历也给他的人生和创作带去重大的影响。
1979年,在雕塑专业岩野勇三的指点下,奈良美智进入武藏野美术大学技术专修科学习。在即将进入大学二年级的春假,20岁的奈良美智前往欧洲旅行。在这里,他与青年旅社的外国年轻人交谈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每当提到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就像共享了一幅超越语言的图像,而他对这样的语言充满感激。gzslib202204021653这趟旅行改变了奈良美智,使他明白,比起绘画技术的优劣,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所能共享的东西更为重要,也更为有趣。但无法忽视的是,这趟旅行确确实实花光了当年的学费,因此他不得不从武藏野美术大学退学。“不过,父母并不知道我将学费当作旅费花光了。我告诉他们,我转学去公立学校是为了减轻他们的学费负担。”
1981年,奈良美智入学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由于毕业创作被大学买走了,奈良美智原本应该自动升入研究课程,但因为不记得提交书面申请的截止日,所以他没能顺利升学。因此大学毕业后,奈良美智一直在美术预备校当老师。但当意识到自己开始在学生面前大谈理想似乎是在欺骗充满求知欲的学生时,奈良美智便觉得自己必须再一次投入学习之中。
“奈良美智”,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现场,2022 年摄影:王庆
“奈良美智”,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22 年摄影:JJYPHOTO
奈良美智,《酸雨过后》,2006布面丙烯,227 × 182 cm私人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火》,2009木板上丙烯,90 × 90 cm川崎祐一收藏,日本, ?YOSHITOMO NARA
于是,在1988年,他来到了当时还属于西德的杜塞尔多夫。在这里,他和大家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在二年级,学校举办的一次正式展会上,奈良美智收到了荷兰一家画廊的参展邀请,与此同时,德国科隆一家知名画廊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后来正是由于科隆这家画廊的推荐,奈良美智得以以艺术家身份留在了德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成熟的画家了,在那里作画、生活令我感到快乐。”
这一比常人更久的学生时代,是让奈良美智成为艺术家的重要阶段。日后,奈良美智的这段记述,可能是这段时间最好的注脚——“我身在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因缘,只是各种各样的事像在时代中交错,推动我走上了这条道路。对我来说,创作作品不是为了发布。尽管从结果来看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但是,不停绘画这件事于我而言,是照亮自己身处何处的明灯。被照亮的我,绝不仅是画画的我。”
奈良美智,《搜寻》,2019纸上丙烯、炭笔和彩铅,75.1 × 42.9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奈良美智,《思想家》,2018陶瓷,31 × 直徑19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奈良美智,《冷杉小姐》,2012青铜着黑铜色,213 × 52 × 42.5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灾难,事故地点位于奈良美智的工作室以北仅70公里远。此后,他的创作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情感上深受灾后创伤触动,促使奈良美智转向一种更加沉思内省的创作模式,他开始制作陶器并铸造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型青铜头像。雕塑表面凹凸不平的肌理反映了出自艺术家之手的触感,平静的表情则使人联想到死亡面具的印模,缅怀在悲剧中丧生的千万亡魂。
此次展览还在美术馆高挑的主展厅中搭建出了一座特别的“奈良美智雕塑公园”,由阿德里安-卡迪工作室设计的特制展台上展出了这一组青铜雕塑和玻璃钢雕塑原始模型,反映艺术家极具共情的创作。透过奈良美智安静、沉思的作品,本次展览也旨在重置某些主流看法,将焦点转向艺术家近十年创作中更为普遍的自我内省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