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杂草一样顽强
2022-04-02林特特
林特特:
北京作协签约作家,著有百万级畅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一日,我看到一则视频,视频中,台湾作家蒋勋提到他最欣赏的女性——丁玲。
丁玲的书,我自然看过,从早期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到后期著名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毛主席夸丁玲的诗句,耳熟能详。然而,蒋勋在视频中提到的,则是写作外的丁玲。
蒋勋说,1981年,他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见到丁玲时,丁玲已是满头白发,在一间酒吧,丁玲的打扮完全是个中国乡下老太太,而酒吧里,年轻的女郎叼着烟、披着狐皮大衣,走来走去,怎么看,丁玲与环境都格格不入。可是,丁玲完全不怵,她气定神闲,指着女郎们,对蒋勋说,你看那些人,我在上海时,就这样。
写作之外的丁玲吸引了我。我不禁想起她的几个片段——
为了上学,她和表哥解除婚约,义无反顾去上海,之后走上革命道路。
第一任丈夫胡也频被害,她带着幼子,在好友沈从文的陪同下,把孩子送回老家,整理完悲痛,重回工作秩序。
被国民党关押时,她和第二任丈夫、做了叛徒的冯达决裂,哪怕已经有了冯达的骨肉。
坐完牢,她被放出来,只身去了延安,变成“武将军”。
她主动向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陈明求爱,不顾别人的眼光,与之成婚。
她冒着风险,写下有可能遭灾,但不吐不快的文章。
经历过冤屈,渡完牢狱之劫,重归平静后,碰到非议,她的自我评价只有一句,“依然故我”,正如早年间,她的朋友瞿秋白形容她的“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她是一粒草籽,被风吹,被随意洒落,却哪怕在顽石缝中,也要挣扎着走出来、长出来。她的美,在于杂草精神,可它从何而来?
我去书架上找和丁玲有关的书,丁玲著《母亲》、沈从文著《记丁玲》,李向东、王增如撰《丁玲传》。重读时,我发现,杂草般的丁玲,身后有个更像杂草、坚强到近乎坚硬的女性,是她的母亲余曼贞。
余曼贞,湖南人,20岁时嫁给蒋家的公子蒋保黔,生下一子一女,女孩即丁玲。蒋保黔去世,婆家容不下他们,余曼贞带着孩子回到娘家。
蒋保黔生病时,没有收入,求医问药,花钱如流水。母子三人,面对着“早已捉襟见肘,仅留屋门前秧田一块,并且还欠有账”的情形,可听说常德有女子师范速成班,心动的余曼贞卖田筹措学费,对亲友们的异议置若罔闻,以32岁的高龄、青年寡妇、两子之母的身份入学;第二年,又正式进入湖南省立女子第一师范学堂。
余曼贞上师范,把7岁的丁玲安排在幼稚班。在学校,余曼贞放了小脚,每日挑灯夜读,还和八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结拜为姐妹,她年长,排行第一,老九名叫向警予。日后,丁玲在上海见到这位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妇女运动的先驱,“九姨”向警予同丁玲谈起余曼贞,“你母亲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妇女。她非常困苦,为环境所固,不容易有大的作为,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14岁时,丁玲小学毕业,余曼贞已在常德一间学校做学监,她送丁玲去桃源县报考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经济能力有限,她变卖了手上唯一的金戒指,给丁玲交了考试所需的保证金,剩下两元,交给丁玲。
苦,可步履不停,是余曼贞。
此时,丁玲成了余曼贞唯一的孩子。她的弟弟不幸夭折,余曼贞继丧夫之后,再一次遇到毁灭性的打击,可那几年,她做了很多事——
在常德,她籌建“妇女俭德会”,任临时主席;她创办常德第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任校长;她成立女子工读互助团,学生免费学习,课余通过手工,挣工钱,贴补家用。1919年,五四运动,她带领学生游行、喊口号,参加各种活动。1922年,她发起成立“常德女界联合会”,喊出“还我天足”的口号,公开反对以缠足为代表的一切陋习。
作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女性,余曼贞不只是女儿丁玲的榜样,还是她的依靠。
1922年,19岁的丁玲要远赴上海,进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校学习,她未来的公公、也是她的舅舅坚决反对,他希望丁玲尽快与儿子成婚。余曼贞坚决站在女儿这边,掀起家庭内战,帮助丁玲解除婚约。
丁玲的学费、生活费,全由余曼贞承担。当丁玲与胡也频相恋,两人除去微薄的、时有时无的稿费,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常开销仍靠余曼贞拿出一部分薪水支持。胡也频被害后,若余曼贞不代女儿抚养幼子,丁玲无论写作,还是革命,都分身乏术。
被国民党囚禁于南京时,余曼贞冒险探访丁玲。
丁玲获释再婚后,把与冯达生的女儿,又交给余曼贞,带回湖南老家。没有余曼贞从经济到人力的支持,女儿丁玲无缘延安,更枉谈“文小姐”到“武将军”。
合上与丁玲有关的书,我看见两个人影。
前面的清晰些,是短发的丁玲,任何时候,自信、勇敢、我行我素,笑声敞亮。后面的模糊些,是她的母亲余曼贞,亲切、坚决、能忍、能扛。
什么是女性的美,你想从前人身上沿袭何种美,又想把什么样的特质传递给后代?像杂草一样顽强,是我在余曼贞和丁玲母女身上,看得见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