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锈蚀不了的光荣

2022-04-02彭援军

党史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锦旗毛主席文物

彭援军

1951年10月8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举办的人民革命老根据地礼品文物展览会在北京中山公园开幕。新華社当日播发的电讯稿称:在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各地期间,各地人民把珍藏的革命文物和礼品,委托访问团带来北京献给党中央、毛主席,以此表达敬意和感谢。展览会上的陈列品就是上述革命文物和礼品中具有展览价值的一部分。

这次展览会陈列的革命文物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出版的书籍、报纸和期刊,各级党团组织的决议和指示,各地工农民主政府的通令、布告、票据、钱币、文信、印章,中国工农红军和赤卫队使用过的武器、旗帜、证章和衣帽,革命烈士的遗像和遗物,以及各种课本、宣传画、碑帖等,共计500余件;陈列的礼品有各地农产品、手工艺品和工业产品200余种,以及许多锦旗和致敬信。

10月中下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刊登记者采写的专题报道,称这次展览会是“锈蚀不了的光荣”。

长长的走廊挂满锦旗

记者雁翎在报道中描述道:一走进北京中山公园,就可以看见走廊上挂着各种颜色的锦旗。这些锦旗都是各老根据地人民送来的。很多锦旗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和热情的语句,很多锦旗上还写满了全村、全乡人民的名字。他们的心,多少年来始终跟随着共产党和毛主席。湖北老根据地人民献给毛主席一面高约两丈的大红锦旗,锦旗上缝有下面这首献诗:

一杆红旗哗啦啦,当初在我家门插;艰苦奋斗三十年,如今插遍满天下;天下插满大红旗,遍地开满翻身花;老根据地人民熬出头,人民翻身坐天下。

毛主席啊,毛主席,您的恩情太大啦!我们没进京去看您,您倒派人慰问来啦!感动得我们流眼泪,不知该说句么事话。

共产党啊是太阳,毛主席啊功劳大,我们先向您问个安,再说上几句心里话:

红军走后苦是苦,我们坚持没有怕;真金不怕火来炼,青松哪怕严霜打!人民好似红太阳,反革命好似雪娃娃!红太阳来热又大,终于晒化雪娃娃。

您给的指示听到了,把我们决心表一下:“发扬革命传统”一定办,“争取更大光荣”记心下。

毛主席,请放心,我们永远听从您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永远不忘您老人家。人民团结一条心,城市乡村是一家。抗美援朝我们积极干,努力生产建设新国家;我们把国家建设好,人民万年坐天下!

一眼望不到头的锦旗在迎风飘扬,四面八方的人民心向北京心向党,都把对党中央、毛主席的热爱带到了北京。在这“天下插遍大红旗,遍地开满翻身花”的时刻,参观者不约而同地向毛主席致敬,同时也向坚持革命斗争的英雄人民致敬!

展览室的文献文物琳琅满目

走过长廊,在第一间展览室里,摆满了在各老根据地保存下来的文物:各种手抄、石刻、石印的马列主义著作,多年前印刷的毛主席像,各地工农政府的通令、布告、证章、文信、印章,布、纸、银、铜质的钱币和“决战公债”“建设公债”券。还有各历史时期各级党组织下发的决议和指示,党员的布质和纸质党证,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和符号、证章,各老根据地出版的书报刊物、宣传招贴,村、乡的分田册子和记事账,木刻的读本,手抄的革命歌曲……

展览室的玻璃橱窗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革命文献,大多是大革命时期的文献资料,当年红军转移后,苏区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下来,其中有海丰农民林声望、陈铭盆珍藏的彭湃所写的《海丰农民运动》《农村问题》两本著作,还有川陕边区农民李祥义收藏的《农民协会宣言》……

湖南平江县八区恩溪乡67岁的农民吴波蕙,保存了250本当年出版的革命书籍、许多手抄的歌词和宣传品。这些珍贵资料是他的弟弟吴罗才参加红军北上抗日时交给他的,并对他说:“好好保存着,毛主席和红军一定会回来的!”当地反动政府听说他藏有革命书籍,曾抓起他来,多次吊打拷问。他坚决不承认,反动政府找不到证据,最后只好把他放了。他把这些资料装在罐子里埋藏在山上,转移了好几次才完整保存下来。

有些工农政府的图章,也是当地农民用上述办法藏起来的。一块刻有“平江第十区第七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大木牌,是1931年形势紧急时由平江大区清平乡江姓农民藏在城隍庙的神像下面保存下来的。有些贴有革命政府布告的门板,是当地人民专门拆下装在屋内,又用大柜子把布告遮住保存下来的。有一本横店乡革命委员会编制的“群众帮助买飞机钱数簿”,是1933年从中央根据地保存下来的。

这里还陈列着许多革命军人的家属证,是军属们冒着重重危险,用种种办法保存下来的。其中有一张是一位老太太贴在墙上,外面又贴上一张灶君神像图保存下来的。老人年年过春节时对着灶君神像图跪拜,心里并不是祈求保佑,而是默默祈盼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胜利。胜利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她扯下“灶君”,革命军人家属的荣誉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这里有两块当年革命根据地印钞票的石印板。国民党军将领罗卓英曾把这两块石板搬到了广东自己家里。广东解放后,人民群众从他家把这两块石板搜查出来。这两块珍贵的白石板,象征着人民的最终胜利。

粤东老根据地农民赵世珍曾在红军中当过宣传员,保存着一枚工农红军第十一师的证章。当年发证章时,她就听上级传达过毛主席的话,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证章。“毛主席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就像爱护生命一样珍藏着这枚光荣的证章。

展陈文物中有一面少共闽浙赣省委送给弋阳县洋里区湾里二村姚旺林烈士(1934年被国民党杀害)妻子胡秋荣的红旗,旗上写着“胜利”两字。另一面川陕边根据地的红旗是李家俊烈士在1929年交给当地农民杜文锦保存下来的。杜文锦把它藏在一棵古树洞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红旗旁边,摆着一枚直径足有半尺的木制印章,大印缺了小半边,像是被斧头砍过,但依稀可见大印上那带镰刀斧头的大五角星。这是大革命时期在人民政权建立后使用过的一枚木印。这些文物无声地证明了“人民的革命意志,是无论什么斧头也砍不掉的”。gzslib202204021355

与敌人作斗争的各种武器格外醒目

展陈的500余件文物,表现了老根据地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展览室里各种各样的长枪、手枪、铁制或瓷制手榴弹、大刀、刺刀、短刀、长矛、尖串……格外醒目。这是当年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使用过的武器,有的是老根据地人民自己用过的,有的是他们的亲属、战友用过的,有的是自己造的,有的是战利品。有用洋灰造的手榴弹,有作战、生产两用的剌镰钩,还有儿童团放哨、操练时用过的木枪,有火力相当强的发射筒。这些东西虽然大都因埋藏在土里霉烂生锈了,但它们的光辉历史是锈蚀不了的,它们是武装的人民反对武装的敌人的一段胜利斗争的生动纪实。

有一把特制的镰刀,中间是直的,一边是弯的。这是广东南雄县二区邓坊乡三村民兵队队长朱伦忠曾用来生产和战斗的武器。有两把长短大小完全一样的精致小剑,一把剑柄缠着绿色绒线,一把剑柄缠着红色绒线。绿色小剑是广东揭阳县盘岭东州乡自卫队队员林万意烈士所用,后来留给了儿子。红色小剑是其同乡、自卫队队员林锡华所用。这两把小剑都是由林锡华保存下来的。

有一把二三尺长的大刀,俗称“鬼头刀”,是鄂豫皖根据地红军战士邓业余在1927年参加革命后所用的武器。1932年随大部队转移后,这把大刀就留在了家里,由他的弟弟邓业忠一直保存着。另有一把广东南雄县大塘乡的大马刀,是乡民芦元生在1927年参加赤卫队时用过的,他还参加了1930年当地的农民起义。在芦元生被捕牺牲前,他将刀藏在墙壁里,后来被同乡芦道有发现保存下来。一名鄂豫皖根据地的赤卫队战士在随红军转移、离开家乡前,将自己的来福枪留给弟弟陶治英,以便在危急时刻保卫家园。弟弟就将枪藏在池塘里面,后来池塘的水枯竭了,又转埋在自家耕种的田地里,直到解放军南下到他们家乡后才从地下取出来。

和以上文物摆放在一起的,还有背包、子弹袋、臂章等历史物件。其中,有颗子弹很特别,是从鄂豫皖根据地红军战士周贤发体内取出来的。1931年攻打被敌人占领的村庄时,周贤发被敌人子弹从左胸打入体内,一直到1950年才从左腰处取出。他把这颗子弹送到展览会上,是为了叫后人不要忘记曾经血与火的斗争。

见证革命斗争的文物重焕光彩

老根据地人民在被反动派恐怖统治的漫长岁月里,一直坚信共产党会再回来,人民革命一定能够胜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各种斗争,把各种革命文物埋藏起来,父子相传、兄弟交代,终于坚持到革命胜利,使这些革命文物重见天日,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展览室里,摆放着一根粗大的竹子,上面刻有标语:“实行土地革命”“中国革命成功万岁”。这是1931年由湖南平江县的少共区委书记郑楷成所刻。据介绍,刻有标语的竹子一共有6根,都长在平江县七区焕新乡的辜家洞村。1933年郑楷成被国民党军杀害后,当地农民就用茅草把竹子上刻着的标语遮盖起来,竹子一直生长到新中国成立,已经有碗口粗了,久历风霜,青翠不变,许多新竹又在这6根竹子旁边不断生长起来。这次是为了送展,才把这根竹子砍下来的。其余5根刻有标语的竹子,都还茁壮生长着,这是根据地人民最终战胜反动势力的胜利象征。

粤东老根据地五华县革命军人家属巫曾桂保存着一只破罐子底。当年红军转移之后,1928年2月26日,国民党军洗劫了他们村,包括她家。她很长时期只能用一只破罐子底来煮饭,过了两个月才向亲友借来煮饭锅,而将这只破罐子底保存下来。这虽然只是反动派残酷统治的罪证之一,却可以使人们回忆起国民党统治时期反动派所制造的深重灾难。老根据地英勇的人民忍受了多少痛苦!这只破罐子底,让我们想到今天的幸福是怎样来的,今后应该用怎样的精神面貌继续奋斗,也认识到怎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老根據地人民赠送的礼品饱含深情

还有两个展览室,陈列着200余件老根据地人民送给党中央、毛主席的礼物,表现了老百姓在胜利后重建家园和建设新中国的坚强意志和丰收喜悦。其中,有刚收获的稻穗、棉花、麻,有硕大的苹果、胡桃,各种水产品,有刚开采出来的矿砂和煤,有各种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

礼品展览室里的每件礼品都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毛主席的热爱,大多是农民亲手制作。皖南深渡镇农民在装满蜜桃的盒子上写着“我们牢牢记着您的话,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湖北一名女工用几个月工夫精心绣制了一幅彩色毛主席像。江西老根据地人民把刚采摘的棉花托访问团送到北京,他们在给毛主席的信中说,过去国民党反动政府硬说江西的土质不适宜种棉花;他们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不但种出棉花且丰收了。这不是土质好坏的问题,是有了毛主席、没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缘故。

在许多礼品中,有一双酱色的毛线袜子。这是访问团到达延安时,延安新市场一位烈属老太太买来送给毛主席的。老人家还花一夜时间用细密的针线缝上结实的袜底。我们好像看见她在昏暗油灯下一针针地缝着,想要把所有心意都缝进袜底里。她一心想着北京的毛主席,就好像过去念着延安杨家岭时一样。

老根据地人民把许多自己最珍重的东西都送来想献给党中央、毛主席。在另一个陈列着许多老根据地人民送来食品的展览室里,有一瓶炒菜用的香油,是湖南桂东县一位烈属送来的。这些东西里面饱含着多少说不尽的话语、多少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

猜你喜欢

锦旗毛主席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锦旗的故事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一面来自郑州大学的锦旗
文物掉包案
六面锦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