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04-02胡开福

学周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审美能力策略探究

胡开福

摘 要:美术属于技艺性的学科,能够展现出各个民族中的历史沉淀,也可以呈现出大自然、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往往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缺少发现“美”的机会。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正确判断美丑,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借助美好的事物来启发自己的心智,陶冶自我的艺术情操。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多元化的手段及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探究美术知识的快乐,实现生活与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

关键词:高中教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2-016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54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美术教学活动来表达美、欣赏美、感受美,构建积极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正确感知现实生活和美术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由此,美术教师要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美术教学的核心指向,围绕审美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等,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美、发现美,深层次地挖掘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和审美意义,这样既能够展现出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能够构建理想化、高效化的美术课堂。同时,美术教师要把美术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美术知识,欣赏美术知识,把欣赏美、探究美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丰子恺曾经说过,想象力属于绘画中的核心内容,借助想象能够把有形的东西无形化,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同样,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鉴赏美、感知美的能力,借助美育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与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借助所学美术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但是通过调查当前的美术教学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只关注美术教材知识的传授,学生处于“照葫芦画瓢”的学习状态之中,导致创作的美术作品千篇一律。同时,在美术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对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基础知识的讲解,只是简单讲述绘画技巧,学生通常在没有掌握绘画对象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缺乏美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审美能力。

(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美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体现出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造诣。当前高中生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比较少,缺乏一定的感情推动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赶教育进度,完全忽视了美术教材中的建筑艺术、工艺美术、雕塑美术,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美术知识的状态,无法激发出自身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无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处于自由的学习状态之中,完全解放自己的审美个性,才能有效提高审美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开展美术欣赏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美术作品中的质感、色彩、线条,学生无法全面了解审美的内容,对于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自然美也缺乏整体感知。

(三)缺乏对美术价值的重视

俗话说,画为心迹。画家的创作属于心灵的历程,画家只有对社会和大自然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够创作出感情真挚的美术作品。同样,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能感知到美术教学的价值,让学生从心灵、情感方面去深入感知美术作品,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一些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价值的重视,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成绩的提升、绘画技巧的提高等方面,没有展示出美术教育的普及性、进步性、自由性,无论是美术教育活动,还是美术教学评价,都没有体现出美术学科的审美价值,缺乏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一)促进身心健康,满足审美需求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真正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教师只有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美、理解美、记忆美,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深刻理解美术和社会、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基于文化情境来感知美术知识,具备较强的、独立的、完全的审美判断能力。同时,高中生正处于培养情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让他们以最放松的状态投入美术学习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以健康热情的状态投入学习之中。

(二)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审美情操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拥有感知美的能力。美术课程具备较强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德育价值,在当前社会生活中,高中生接触到的信息比较杂乱,很容易被不健康的观念影响,形成消极的价值观念,只有提升高中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精神追求与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去接受美的陶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进而实现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创造积极人生,开拓生活视野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能夠引导学生创造积极的人生,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实现美术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联,让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感悟和情感体验。美术作品属于一种视觉形象,拥有一种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美,能够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只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大自然,去了解历史故事,从而融入真实的社会状态之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美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美术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引领学生全面诠释、分析美术作品,对于美术作品中的材质、空间、明暗、结构、色彩、形状、线、点、造型元素等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够梳理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分析美术作品中线条的轻重、疏密、干湿、浓淡、粗细等,感知美术造型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展现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对于不同质感、不同造型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探究。教师还要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具备较强的感知能力,了解色彩之间的联系,对深入探析美术作品奠定稳固的基础。教师还要让学生去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叙事、抒情、写景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分析,对于艺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与因素形成强烈的感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同时,教师要借助美术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激发学生感知艺术意境的能力,对美术作品的雅俗、标准等进行评价,甚至对美术作品中的笔墨纸砚的选择、墨法赏析、笔法等都要进行全面欣赏,感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更加知性,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借助美术作品来表达情感与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赏析美术作品的机会,让发现美、体验美成为一种习惯,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鉴赏、学习、探究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二)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形式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形式。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学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浓郁的美术学习氛围,从中间接传递美育知识,让学生在大量的美术学习、欣赏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与理念,从而正确地评价美、感知美、认识美。教师要定期开展一些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探究校园生活中的美术意境、美术内容、美术技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空间、质感、形象、明暗、色彩、线条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感知美术作品中的形体美,对美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教师要善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美术作品具备较强的社会生活功能,通过实际生活能够传播一定的美术知识,从而展现出形象美、社会美、自然美,这些都能够成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知艺术创作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要多开展一些美术作品赏析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评价美术作品,对不同画家的绘画形式和绘画风格等进行分析,从中感知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形式美、艺术美、历史美、文化美等,让学生的审美水平由之前的感性阶段过渡到理性阶段。

(三)教师要提升自我专业教学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教师就要提升自我的专业教学素养,为学生展示出更为理想化的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去深入感知美术知识中蕴含的美。教师要掌握最新的美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形式,改变以往灌输式的美术知识讲解形式,而要构建互动式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自主赏析美术作品,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认知,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多感知学生的实际学习经验与感受,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构建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中,真正去感知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美。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全面掌握美术知识,还要掌握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为学生准确、深入地介绍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文化内涵,让美术作品具备更强的艺术与时代气息,同时构建开放型的美术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美术作品欣赏、美术作品创造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美术作品的赏析中去,借助文学作品、影片、音乐等开展教学,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四)在对比鉴赏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对比赏析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比赏析主要是对美术作品之间的不同点、相同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感知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很多美术作品的内容较为抽象,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对比赏析来抓住作品的精髓,让抽象的美术知识通俗化,使学生能够掌握美术作品中的重点内容。美术作品属于一种视觉艺术,具备一定的直观对比性,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作品中的价值、内涵等,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理解力和视觉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赏析相同题材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围绕作品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展现出美术课堂活动的活力。教师除了让学生对比作品中的优点,还要让学生去赏析作品中的缺点,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残缺之美,从而拥有更为深刻的启发与认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同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很多美术作品虽然艺术表现形式、题材不同,但是这些作品之间的内涵相似,具备更强的感染力、表现力,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对比赏析来理解与接受,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美术赏析能力。同时,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想展示出对比鉴赏的优势,教师还要借助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面,为学生展示同类型、同主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鉴赏、欣赏、对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结合高中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设定多元化的美术欣赏活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美术活动的主导者,使其能够自主探究、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美,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来开展美术活动,展现出美术学科中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以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春娥.谈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以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实践研究为例[J].艺术科技,2016(12).

[2] 雷鸣,李丽.彰显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性——评《幼儿美术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0(3).

[3] 王倩.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评《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与美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0(4).

[4] 崔丹.“童化”让孩子的欣赏成为可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

[5] 虞赛玉.微课不微,素养可养——高中美术微课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

[责任编辑 康兰明]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审美能力策略探究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