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地监管缺失再酿悲剧贵州毕节滑坡致死十四人
2022-04-01董晓白编辑IC
董晓白/编辑IC/图
2022年1月3日19时,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培训基地项目在建工地发生山体滑坡,共有17人被困。截至1月4日14时05分,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
在建工地突然塌方
亲历者粟先生回忆起事故当晚,仍然心有余悸。粟先生称,当天他从毕节出发,打算开车回大方县,正巧经过双山北路,没想到就遇到了塌方。泥沙和石块直接砸向他的车门,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后粟先生踩了一脚油门,迅速离开了事发路段。跑到安全地带后,粟先生拍了一段现场的视频。现场画面显示,事发路段不断有车经过,路面已经堆积了一些石块,有人急到想用手掰开马路栅栏,将车辆调转方向。
挖掘机驾驶员李侠曾在出事工地上班。据他称,2021年10月,他就经历过一次塌方事故,当时就很危险。事发那天,李侠是被老板派去代班的,他的挖掘机在山外工作,给卡车装车压平,下午他听说山体可能要塌方,刚把挖掘机推出10 多米,事故就发生了。所幸,塌方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另一位挖掘机驾驶员也证实,事发地在去年确实发生过塌方,当时只有一台挖掘机受到影响。
事故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千方百计、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毕节市消防救援支队集结包括七星关区开行路、南环路等消防站的救援人员投入救援。夜幕中,24 辆消防救援车载着88 名消防救援人员及抢险救援设备来到事发地。与此同时,武警贵州省总队毕节支队和毕节市公安、医疗、应急等部门人员也纷纷赶赴事发现场。
1月3日19时36分,率先抵达事发现场的金海湖新区弘文路消防站救援人员立即摸排人员伤亡情况,并勘察滑坡体险情。随后,不断有消防救援力量抵达。现场迅速成立消防救援指挥中心,组建起搜救、破拆、保障、通信等多个战斗小组。“我们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实施科学施救。”毕节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周佳说,大家有序分工,安全管控、生命探测、挖掘施救,每一步都有序开展。见缝喊话、搜救犬搜救、生命探测仪定位……多方救援力量协同作战,精准且深入地排查被困人员数量和位置。周佳介绍,夜间搜救视野较差,多部门协调增派照明车和照明灯组,并使用系留无人机在空中辅助照明,加快救援进度。3日20时40分,现场成功搜救出2 名失联人员。
多方救援全面铺开
一方有难,多方支援。贵州省迅速从贵阳市、六盘水市等地调集各类救援力量1000 余人,调派挖掘机16 台、破拆器10 余台、救护车16 辆以及吊车、无人机、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全力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据了解,此次山体滑坡量约为3.5 万立方米,其中土方3 万立方米左右,石方0.5 万立方米左右。1月4日12时许,经过消防、武警等部门通力协作、通宵作业,现场已清理土石方2 万余立方米。
随着各类救援力量不断增多,挖掘机等大型救援设备投用,现场救援速度和效率明显提高。较早抵达救援现场的武警贵州省总队毕节支队官兵手持铁锹、十字镐、破拆器等与大型救援设备协同救援。“滑坡体混合着砂石、泥土、大石块,抢险救援需上下两个层面结合,大型救援设备固定并逐渐清除上层较大土石方时,我们用铁锹等在下方精细化清场施救,确保救援人员与被施救人员生命安全。”参与现场救援的武警贵州省总队毕节支队副支队长张长峰说。
各类救援人员轮番进入事发核心区开展救援。其间,由于滑坡体不稳定有引发二次垮塌风险,救援被迫短暂终止。后经科学评估又继续开展施救。从深夜到清晨,救援“昼夜未停步”。1月4日,阴冷的天空不时飘着细雨。“这是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周佳说。
截至1月4日14时05分,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在建工地山体滑坡17 名失联人员已全部找到,其中14人遇难,另外3 名被搜救出的伤者在医院接受救治,生命体征平稳。
14 名遇难者当中,有3 名来自平原村,其中包括一对父子。28 岁的谌桃和他的父亲,在这场事故中不幸去世。谌桃和妻子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8 岁,小儿子4 岁。两个孩子至今都不知道爸爸离开的事,年关将至,孩子总是追问家里人:“爸爸去哪了?”亲属哭诉称,谌桃从小家庭条件就不好,十几岁就开始出门打工了。之前一直在浙江打工,最近半个月才回老家来,想赶在年前多挣一些钱,就和父亲一起去工地打零工。得知丈夫离世后,谌桃的妻子对着屋外空地上的两具棺材,一直痛哭不止。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她以后的生活来源都是一个问题。“你要去做事情就带不了娃娃,你要带娃娃就做不了事情,所以说这个真的特别特别矛盾,生活也会特别难。”堂姐夫说,“她精神状态非常不好,饭也吃不下去,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为了防止她想不开发生意外,我们每天都会专门派人照看她,劝她吃饭,做她思想工作。”
另一位遇难者谌和亮的家中,60 岁的母亲王兰在院子里忙碌着,操持着小儿子的丧事。王兰称,至今都无法接受小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儿子只不过去了工地,上了两天班。前几天,王兰特意杀了3 头猪,打算好好过个年。儿子走得太突然了,连一口猪肉都没吃到。谌和亮的妹夫提到谌和亮也是一脸悲痛,他说,谌和亮去工地打工,工钱一天不到200 块,才刚到工地2 天就出了这种事,去殡仪馆认领遗体时,由于谌和亮被巨石砸中,身体受损严重,他差点认不出来。
边坡隐患无人监管
在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可以看到,该项目地处毕节双横北路和飞双大道东南侧,占据金海湖新区商住中心。项目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46639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38558 平方米,培训综合楼地下2 层,地上18 层;附楼地下2 层,地上4 层;建设工期580 天,工程造价约2.945亿元。
在开工仪式现场,毕节市医投公司负责人曾作出要求,施工单位进度推进要有序,加强管理,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时达到安全、质量零事故;监理单位要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严格把关控制;勘察单位要严格把关基础持力层的验收等工作;设计单位要认真做好设计技术交底,积极配合相关设计图纸问题的处理,及时参与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事发现场,救援人员摸排人员伤亡情况,勘察滑坡体险情
然而,还没到半年,就发生了事故。那么这次发生的滑坡事故,是属于贵州日常典型的滑坡灾害,还是另有原因?从航拍照片中可以看出,滑坡点的右侧紧挨着几栋多高层建筑物,仔细观察的话,建筑物并未完全建成。根据今年1月份的卫星图像,滑坡事故地点左侧是一段比较平缓的边坡,一直过渡至地面,从马路侧长长的边坡坡顶线也可以看出来。把时间后退至2017年,则可以看得更清晰。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时整个山坡右侧的坡顶线比2021年的卫星照片更长,说明在2017年至2021年之间,右侧也进行过边坡开挖,但却没有像这次一样发生滑坡。继续往回退至2013年,即第一医院分院施工之前。此时整个场地仍是原生态的山丘丘陵,甚至连马路都还没修建。这说明,马路侧的边坡是2013年之后,2017年之前出现的,距今已保持稳定了多年时间。
从俯视的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发现下方的部分滑坡体与坡顶是可以像拼图一样拼合在一起的,这意味着这块滑坡体下滑前的位置很可能就在坡顶。这种坡顶土体长距离移动至坡底的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滑坡滑裂面的底部位于边坡中部而不是坡脚。如果滑出点位于坡脚,先行滑落至地面的土体很快就会阻碍滑坡体的进一步移动,不至于坡顶的土体移动如此长的距离。此外,从马路的方向观察滑坡点,滑坡发生位置的底部显露出了岩石的痕迹,暗示滑裂面发生于土体与岩层的分界面处。
对于边坡而言,能否保持稳定状态,除了与岩土体的性质有关之外,也与岩土层分界面的倾角有很大关系。最不利的情况是岩层的倾斜方向与边坡一致,此时岩层面会起到类似滑梯的作用,使上覆的土层容易失稳落下,这种边坡称为“顺层边坡”;当岩层呈水平或与边坡倾斜方向相反时,岩层甚至会对土层的稳定性起到有利作用。
2021年下半年,临时边坡左侧区域也开始施工。很不幸,这里刚好有个凹槽位置,从航拍照片中可以看到这里的岩层呈向下倾斜分布。在人工削坡后,产生了前文所述的“顺层边坡”。倾斜的岩面可能就此成为了滑坡的助推器,诱使土层沿着岩面滑下,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由于施工单位在无施工许可、无勘察设计审批、无施工方案、无施工监管、无边坡监察的情况下违法施工,1月19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贵州毕节重大滑坡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相关链接
山体滑坡异常前兆
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可能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水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这表示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
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应。
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或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