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22-04-01陈青海王秀宝叶严丽王丽珠窦燕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危重护栏仪器设备

陈青海,王秀宝,叶严丽,王丽珠,窦燕

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重症医学科,福建 漳州 363000

引言

院内转运(Intrahospital Transport,IHT)是指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1]。转运在患者病情、转运设备、转运人员等方面普遍存在风险,相关文献报道IHT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至46.2%~79.8%[2-3],其中Venkategowda等[4]研究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9.1%,最后终止转运。Bergman等[5]报道转运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与转运设备有关。目前已有成熟的证据表明针对转运危重患者使用专用设备可以降低危重患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6-7]。ICU危重患者转运通常直接采用ICU病床,将所携带的多种仪器设备放置于床单位上转运,不仅妨碍转运人员观察病情,而且容易磕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仪器管路也容易打折、脱落,严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及患者的舒适度[8-9]。为此,我们基于标准化转运方案[10],研制一种可以直接安装于转运床的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21211977.2),此装置可容纳转运所需仪器设备,既能安全有序管理仪器设备,方便转运人员病情观察,又可以减少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我们将其应用于临床危重患者转运,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材料与制作方法

1.1 材料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主要材料为不锈钢,包括厚度为2 mm的高强度钢板、厚度为1 mm的高强度钢板、厚度1 mm的高强度条形半镂空钢板、直径5 mm的圆形钢条、直径为2 cm的钢管、5 cm×5 cm的空心方钢等。压扣捆绑带、尼龙固定带由尼龙带与金属压扣组成。

1.2 制作方法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由抽屉式安装座、新型护栏架和H型托盘3部分组成,见图1。

图1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1)抽屉式安装座构造:两个长度为30 cm的滑轨分别沿床板纵向延伸固定在床尾两侧,滑轨之间焊接一个由厚度2 mm的钢板裁剪成50 cm×20 cm的抽屉板,抽屉板靠近床尾一端焊接长度为105 cm的空心方钢,作为支撑梁,支撑梁两末端分别设有深度为6 cm的插槽,距末端20 cm分别设有高度为10 cm的插杆,见图1a~b。

(2)新型护栏构造:将厚度1 mm的钢板裁剪成50 cm×20 cm大小,钢板与钢管焊接成100 cm×50 cm的护栏,护栏两侧分别焊接两个长度为35 cm的弧形钢管,作为把手,护栏下端距两侧20 cm处焊接有长度12 cm的钢管,护栏上端距两侧25 cm处焊接有三脚架装置,该三脚架包括长度为18 cm的固定杆、长度为25cm的驱动杆、长度为35 cm的支撑臂等,具有可折叠功能,支撑臂上设有长度为25 cm滑槽,见图1a和1c。

(3)H型托盘构造:H型托盘呈H字形状,将条形半镂空钢板裁剪成90 cm×45 cm大小,钢板离地面10 cm处与钢管焊接成高度为35 cm的H型架子,钢板上方10 cm处焊接圆形钢条,作为托盘护栏,钢板下方距两端20 cm处分别焊接有两条长度为40 cm的空心钢条,作为限位部,限位部上设有限位孔,见图1d。

1.3 使用方法

首先卸下ICU床的床尾护栏,拉出抽屉式安装座,将新型护栏插装在抽屉式安装座的支撑梁上,展开床尾护栏上可折叠的支撑臂至水平面(图2a),将H型托盘放置在两个支撑臂卡槽内,使用支撑臂上限位插销固定托盘,使用尼龙固定带将托盘两侧与床旁护栏牢固固定,再将转运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输液泵、ECMO系统、呼吸球囊等仪器设备置放于H型托盘内,最后使用压扣捆绑带将仪器设备妥善固定,见图2b。

图2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安装示意图

2 临床应用

2.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需院内转运的316例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因CT、磁共振、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患者。排除标准:病情好转,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病情需要,由普通病房或急诊科转入ICU的患者;病情变化,需紧急转运的患者。观察组采用多功能仪器装运装置转运危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转运危重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危重程度(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11],轻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14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应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转运危重患者,确定需临床转运前15 min,护士根据评估患者病情准备转运用物,预先将移动滑垫铺于患者身下,将需携带仪器设备置于床沿或床尾处,到达目的科室后,卸下仪器设备,使用移动滑垫过床,并完成转运交接工作。

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转运装置转运危重患者,转运前15 min,根据评估患者病情准备转运用物,将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安装于床尾,移动滑垫铺于患者身下,所需携带仪器设备放置于H型托盘内,使用压扣捆绑带妥善固定,到达目的地后,放下床栏,直接卸下装载有仪器设备的H型托盘,使用移动滑垫过床,并完成转运交接工作。

2.3 评价指标

由转运护士将转运不良事件记录于院内转运交接单,包括仪器管路打折脱落、氧源不足、电源不足、静脉通路堵塞或滑脱、指脉氧脱落、患者血压下降、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法向转运护士发放自制的《两种转运方式在院内危重患者转运中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装置操作便捷、仪器固定安全、病情观察方便、患者舒适等4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估,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6例患者中有114例(36.0%)发生转运不良事件,其中发生与仪器设备相关不良事件的观察组有20例(12.5%),对照组有41例(2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观察组在仪器设备掉落、输液管路堵塞或滑脱、监测连接断开、氧气供给连接断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回路折叠松脱等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氧气源不足的发生例数略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与仪器设备相关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

观察组在仪器固定安全、病情观察方便、患者安全舒适等3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装置操作便捷低于对照组,考虑时间成本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4。

表4 两种转运方式在装置操作便捷、仪器固定安全、病情观察方便、患者安全舒适评分比较(±s)

表4 两种转运方式在装置操作便捷、仪器固定安全、病情观察方便、患者安全舒适评分比较(±s)

组别 装置操作便捷/分患者安全舒适/分观察组(n=160)仪器固定安全/分病情观察方便/分2.312±0.817 3.853±0.839 3.241±1.001 3.622±0.899对照组(n=156)2.487±1.012 t值 12.829 13.173 13.219 11.393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561±0.921 2.648±0.798 2.575±0.876

4 讨论与总结

4.1 多功能转运装置可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Sherren等[12]研究结果表明更好的管理设备有关因素是减少不良事件的最佳方法。表2显示,使用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转运时与设备相关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12.50%,与同类研究一致[13]。本装置不仅提供了放置仪器所需的空间,而且能够使用压扣捆绑带有效固定仪器,可防止仪器掉落,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将仪器整齐、有序放置于H型托盘上,有利于仪器管路有条不紊地摆放,避免管路打折、堵塞或滑脱,且能及时发现仪器上的变化和运行情况,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障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性,特别是在转运ECMO患者时,受距离、时间和设备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且准备工作繁琐,转运设备及转运团队尤为重要[14]。

4.2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可以提升患者舒适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如何降低患者痛苦、增进患者舒适已成为当前临床工作者努力的方向[15]。表4中观察组患者安全舒适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取得满意的反馈结果。为提高患者转运舒适度与安全感,本装置采用抽屉式安装座,安装于床尾部,转运时仅占用小部分床尾空间,患者下肢可以活动自如,同时解决了转移仪器管道杂乱问题,减轻患者焦虑,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4.3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可以提高转运效率

本装置安装于ICU床尾部,操作简单,简单培训即可掌握使用方法,搬动患者时,两人负责将H型托盘转移,快速转移所有仪器,不需要进一步整理安置所携带的仪器,减少部分转运工作量,转运人数可减少1~2人。

4.4 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的不足之处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① 表4指出观察组装置操作便捷性分值低于对照组,考虑装置细节存在不足与转运人员操作不够熟练等因素,导致转运前安装的时间成本有所增加,比如支撑臂上的限位插销过小,增加托盘固定的难度,建议改进插销,后期加强转运人员培训,可采用现场情景模拟训练[16-17];② 表2中氧源不足在观察组中发生的例数大于对照组,可能因为安装时忽略转运前设备检查,建议结合使用核查表[18-19],以确保物品齐全完好;③ 本装置主要材料为高强度不锈钢,若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制作[20],美观、重量方面的优势将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多功能仪器转运装置应用于医院内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有效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转运安全与舒适感,尤其适用于院内ECMO患者安全转运,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由于各医院ICU病床具体参数、配置不尽相同,但危重患者转运关注与思考的方向是一致的,希望本装置的设计结构思路能够在今后转运装置的设计过程中给大家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危重护栏仪器设备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不要跨越护栏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