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不一定知道的“窗口期”

2022-04-01周云龙

杂文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窗口期卫星部门

周云龙

待过一辈子的地方,你说不上半天;待过半天的地方,你却可以说上一辈子。

前些时,朋友大陈邀请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摩卫星发射,“基地之旅”,匆匆半天,足够我们每个人回味大半辈子了。隆冬大漠,零下20℃,上千人守候在露天操场上,翘首以待发射窗口的启动:23时44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准秒点火,拔地而起,托举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和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顺利升空……

电视上不止一次看过卫星发射的现场直播,而近距离听5—4—3—2—1,看火光冲天,绝对不一样的震撼。另一个收获是,以前,常常在媒体报道里瞥见“窗口期”的说法,都选择性一略而过,直到现场观摩,才确切地知道卫星发射窗口期的概念:不是开学、开业或开工的日期,可以随机确定,可以人为安排,可以择吉而行,而是一群科技工作者细致、严谨、科学地测算出来的。

突然对“窗口期”有了莫名的敬畏。航天系的朋友说,发射窗口期,就是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窗口期,宽的以小时计,窄的只有几十秒钟,甚至为零。窗口期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航天器升空之后所执行的任务和航天器上能源设备、测量设备的特殊要求确定的。具体到火星发射,主要考虑地球与火星的距离,7——8月是好的窗口期。在此基础上,根据气象情况、发射场的空域管制等因素最后确定发射时间。

“窗口期”,已是一个宽泛的说法。网上搜索发现,在医学、农林渔业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都得到应用。其实,除了公众已知的这些“窗口”,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也不断开发、培植、利用另一类“窗口期”。

音乐会或重大的足球比赛的举办,“窗口期”大都在周末晚上。为什么?城市工薪阶层,绝大多数只有在周末才有可支配时间,也才有心情去欣赏、观看。

电影院线的优惠,“窗口期”一般设定在周二。普通观众也可以想到的理由,周二上座率最低,唯有以优惠手段能吸引流量。业内人士解析,周二作为打折日,有两大好处:一是周四和周五上映的影片,周末是高峰期,下周二打折,可以形成该片上映的另一个高峰期;二是如果打折使观众人次增加,可能说明首輪电影定价偏高,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

某些典型报道、成就报道,出台的时间并不全都在节日、纪念日前夕,有时就被刻意安排在某些地方或部门考察提拔人选的关键时刻。这叫提拔“窗口期”?某官员原地踏步多年,一心谋求升迁,内部得悉上级组织部门即将进行提拔性考察,当即授意下属部门组织采写系列典型报道(图片、视频),要求突出主要领导、工作亮点,并且多渠道、多平台向上分发推送,营造和谐、浓烈舆论氛围。同时,反复提醒相关部门严控负面舆情,露头就“扑”。——一个人提拔的“窗口期”,一群人忙乱得“加班季”。

出于传播效果的科学研判,一些批评报道现在常常避开周间话题拥堵高峰,将稿件推送的“窗口期”预定在周末,甚至是深夜时段、凌晨时分。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睡眠时间”?节假日以及夜晚时段,正是公众休闲娱乐的“黄金时间”,有利于稿件先期在门户网站、新媒体端顺利转载、扩散。而被批评的当事人或有关部门,往往无法在深更半夜或者周末及时作出反应。等到信息、资讯形成现象级传播,当事人或有关部门已经被批评了一个晚上乃至一个周末。——成功的传播,必定有一些特定的、精准的“窗口期”。

留心处处,世界皆是“窗口”:天窗、气窗、后窗、舷窗、橱窗、落地窗……可以研究测算、公开发布的是“明窗”,那些难以言传、不可告人、捉摸不定的是“暗窗”。“暗窗”,不都是岐途邪路,有时是一种生存安全的策略、应急处置的技巧,甚至是出奇制胜的妙着。

一个“窗口期”,可以窥见真实的社会百态。多说一句,考察一个组织的生态、一个人的状态,是不是也得选准“窗口期”?

猜你喜欢

窗口期卫星部门
miniSAR遥感卫星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邂逅“生成”的美丽——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生成的窗口期
7部门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