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基于技术含量视角的实证分析

2022-04-01孙佳杨洒洒王林辉

宏观质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

孙佳 杨洒洒 王林辉

摘 要:利用WIOD数据库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结合生产工序方法测算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贡献率,基于技术含量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动态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技术含量增速较快,但绝对量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地区),国内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引进国外技术对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U”形特征,成本效应占优时,表现为负向作用;技术溢出效应占优时,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国内技术含量的增加,国外技术引进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技术引进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3)行业自主研发是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分别与国内技术以及行业开放具有互补效应,即自主研发可以增加行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技术溢出效应,且互补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产品质量;国内技术含量;技术引进

一、引言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现迅速发展,深度融入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商务部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14.5%。然而,中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多的是进行加工组装,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低端嵌入”环节。作为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正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需动力不足,全球经济面临较高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凭借其资源优势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承接了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和资本转移,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对外贸易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当前,在不断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下行压力加大。加之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在新国际形势下,单纯依靠增加贸易规模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已不足以应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问题。因此,提高出口质量以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关于出口品质量的量化分析,现有文献主要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Export Sophistication,ES)来测算。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方法源于Michaely(1984)提出的贸易专业化指标(Trade Sophistication Indicator,TSI),该指标以各出口国的某种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所有国家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作为权重,计算各出口国人均收入的加权平均数,以此来衡量出口品技术复杂度和技术含量。关志雄(2002)假设产品的附加值取决于国家收入,即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越高,使用Michaely(1984)的加权方法,以出口国人均GDP的加权平均数表示产品的附加值,认为高附加值产品在总出口中占比越大,则该国出口结构越发高度化。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技术分布非正态性和不同国家数据异质性,会忽略出口小国的影响。樊纲等(2006)和Hausmann等(2007)考虑到各国出口规模不同,调整了Michaely(1984)的权重构建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以一国某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与所有国家该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总和的比值为权重,对人均GDP进行加权,表征出口品的技术复杂度。这种测算方式在注重出口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出口结构和技术附加值的影响。杜修立、王维国(2007)认为,若以一国产品出口贸易份额为权重对出口国人均收入加权来研究产品技术含量,将忽视产品的贸易分布与生产分布的差异,其用一国出口依存度调整每类产品的出口份额,计算产品的产出份额,以此为权重对各国收入进行加权平均,测出产品技术含量指标和出口贸易技术结构高度指数。但是该种方法假设每类商品具有相同的出口倾向,也不尽合理(倪红福,2017)。

在垂直化分工体系下,一国出口品不仅包含本国生产工序,也投入大量从国外进口的中间品。近年来,文献关注到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进口中间品投入对产品质量测算的影响,指出传统方法不能准确测算一国实际产品质量,因此提出国内技术含量的概念,并尝试将其从全部技术含量中剥离出来,以反映一国出口品的真实质量和技术水平。姚洋、张晔(2008)首次利用中国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间产品的技术贡献进行剥离,得到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杜传忠、张丽(2013)进一步区分了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利用Dean等(2007)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测算了每种产品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而得出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与全部技术含量,发现中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与全部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倪红福(2017)认为,利用单国或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并不能完全扣除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且按照传统的技术复杂度测算方法,各国生产的同一类产品的技术复杂度都是相同的,明显与现实不符。因此其构建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区分各个国家各个部门的出口品技术来源特征,利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扣除进口中间投入品技术含量,发现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几乎锁定在世界最低端。王林辉、应洁妤(2018)使用生产工序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及主要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并构建贸易相对优势指数、竞争性和互补性指数,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虽呈现上升的状态,但整体低于美国,两国高质量产品行业差异性和互补性明显,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较高。刘磊、关权(2019)基于生产工序的测算方法对中日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国内技术含量增速虽然明显高于日韩两国,但其绝对量较低。

那么,什么因素能推动出口品的质量升级呢?相关文献强调技术在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重要角色,主要集中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经济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国内研发投入可促进知识资本积累及转移,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中国可依赖自主创新,扩大外来技术吸收与利用,实现产品质量升级(Coe 和Helpman,1995;祝树金等,2010;孟祺,2013;张永旺、宋林,2019)。程惠芳、陆嘉俊(2014)研究发现1997-2010年间国内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程度逐渐降低,而技术开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肖利平、谢丹阳(2016)认为国外技术引进对新产品创新增长的作用与地区吸收能力有关,对于吸收能力弱的地区,国外技术引进不利于本土新产品创新增长,但自主创新投入能够显著促进新产品创新增长。除此之外,对外开放与进口贸易具有技术溢出效应,也是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Herreriasa 和Orts,2011;韩亚峰、付芸嘉,2018;徐洁香、宋国豪,2019)。Feenstra 和Ma(2014)认为贸易便利化可增加出口多样性。张海波、李东(2015)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可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提升,且进口贸易当期就能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李洲、马野青(2020)认为经济开放可激励本土产业参与国际交流,提升中国出口技術复杂度。而Chen 和Puttitanun(2005)认为经济开放一方面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接触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机会,有利于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外资企业的保护,不利于技术溢出。陈维涛等(2017)研究也表明进口竞争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复杂度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盛斌、毛其淋(2017)考察了进口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并检验研发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发现研发创新是进口贸易自由化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渠道。

纵观现有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出口技术复杂度及改进方法测算产品质量(Hausmann等,2007;姚洋、张晔,2008;杜传忠、张丽,2013;张海波、李东,2015;陈维涛等,2017;盛斌、毛其淋,2017)。但技术复杂度指标忽略了各国同类产品具有高质量和低质量之分,且以出口分布指标对人均收入进行加权,在产品生产技术相同的情况下,出口分布变化可能会改变该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同时,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加深,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能被分配到低收入地区进行生产,技术复杂度指标会低估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工序测算方法可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生产阶段,再对所有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进行加总,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技术复杂度指标的缺陷。目前,生产工序的测算方法被广泛应用(毛海欧、刘海云,2018;王林辉、应洁妤,2018;刘磊、关权,2019;陈波、杨庆,2020)。产品所蕴含的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产品质量,一是从生产者角度来看,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意味着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更高,使用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手段更先进,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因而产品质量更高。二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市场上高质量的产品往往性能更好、更耐用,故其技术含量高;或者高质量产品功能更强,与低端产品相比,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故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更高。因此,产品的技术含量可以作为产品质量的代理指标。基于此,本文借鉴倪红福(2017)的生产工序测量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2016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测算世界各国(地区)制造业以及细分行业的出口品国内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品质量的动态变迁过程以及出口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WIOD数据库发布的最新数据包含2000-2014年间43个国家(地区)56个细分行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这些国家(地区)的GDP在世界GDP中的占比超过85%,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出口品整体质量和国内环节技术含量测度与评价;第三部分,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结论。

二、出口品整体质量和国内环节技术含量测度与评价

(一)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测度

按照生产工序法,产品的技术含量应将所有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进行加总(Lall等,2006)。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一国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应包含所有中间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本国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即在全球投入产出表中,i国k部门的全部技术含量应该是所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和i国最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之和。借鉴倪红福(2017)的方法,最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用劳动生产率表示,劳动生产率由最后生产工序产生的增加值与劳动力的比值衡量。

根据里昂惕夫(Leontief)生产函数,i国k部门的产出为:

yik=minx1i1ka1i1k,x1i2ka1i2k,x2i1ka2i1k,x2i2ka2i2k,…,fikvyik(1)

其中,yik为i国k部门产品的产出,xjilk表示i国k部门生产活动对j国l行业的中间产品需求;ajilk为i国k部门每单位产出需要直接消耗j国l部门的产出量,即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fik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vyik为增加值系数,即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

假设产品部门的全部技术含量是中间投入品和最后生产工序技术含量的加权和,权重为中间投入品价值和最后生产工序附加的价值占总产出的比重,则i国k部门单位产出的整体技术含量或质量(Total Technology Content,TTC)可表示为:

ttcik=∑l,jajilktcjl+vyik·vfik(2)

其中,ttcik表示i国k部门单位产出整体技术含量;vfik表示i国k部门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即最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i国k部门每单位产品总技术含量为,生产1单位价值该产品时所消耗的所有中间产品的技术含量∑l,jajilktcjl=∑l,j(l≠k,j≠i)ajilkttcjl+∑l(l≠k)aiilkttcil+aiikkttcik,与每单位产出中最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vyik·vfik)之和。

同样,可得到矩阵的形式:

TTC’=(VY#VF)’B(3)

其中,TTC’表示整体技术含量行向量,即每个国家各部门产品中所包含的全部技术含量;VY表示增加值系数列向量;VF表示最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列向量;#表示对应元素相乘,得到新的列向量;B=(I-A)-1为Leontief逆矩阵,其中,I为单位矩阵;A为全球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bij为第i行j列的元素。记VYF=VY#VF,则整体技术含量可表示为:

ttcik=∑l,j(j≠i)vyfjlbjilk+∑lvyfilbiilk(4)

由此,可将i国k部门的国内技术含量(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DTC)从式(4)中分離出来:

dtcik=∑lvyfilbiilk(5)

国内技术贡献率(或国内技术含量指数,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dex,DTCI)为:

dtciik=dtcikttcik (6)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的动态变迁过程分析

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WIOD)最新发布的全球投入产出表(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WIOTs)的数据以及劳动卫星账户的劳动力数据,并以各行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比值作为权重,对2000-2014年间中国和世界主要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技术含量进行测算,分析评价中国整体与分行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变迁过程。

1.中国与其他代表性国家(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的比较分析

表1显示了中国及其他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的整体技术含量(Total Technology Cont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TC)、国内技术含量(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IDTC)以及国内技术贡献率(或国内技术含量指数,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dex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IDTCI)的变化,因篇幅限制,表中只列出2000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整体技术含量与国内技术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制造业技术含量均在2009年出现短暂的停滞与下降。其中,中国、美国和韩国制造业整体技术含量回升速度较快,2010年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技术含量水平并保持平稳增长,但金融危机后,英国、德国、日本、巴西和印度等国家制造业整体技术含量增长乏力,总体呈倒“U”形发展趋势。从增长速度来看,在2000-2014年间,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平均增速位居前列,国内技术含量年均增速约为12.49%,高于全部技术含量年均6.11%的增速,从而使中国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已达到0.5的水平,表明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中国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产品质量提升速度较快。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且国内技术贡献率也与之相差较大。从整体技术含量来看,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含量仅为美国的14.20%,也未达到其他发达国家的30%。英国、德国与法国的整体技术含量已超过100,增幅较大,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含量虽然一直处于高水平,但增速缓慢。从国内技术含量来看,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仅为美国的8.02%,约为英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1/5。从国内技术含量指数来看,2000-2014年间,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与整体技术含量的比值大约处于0.9的水平,日本近年来有所降低,英国、德国和法国也达到0.6的水平,中国与之相差不大,仅为0.5,但中国存在后发优势,若能保持现有增速,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同样,可以看到与韩国相比,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但国内技术贡献率处于攀升的趋势,增长速度远高于韩国。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与其他三国相比,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含量略高于印度,但远低于巴西、俄罗斯两国,且俄罗斯技术含量的增长速度也远超中国。可见,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仍处于低端生产环节,主要以组装加工的中低端技术生产活动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席之位,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含量发展潜力较大,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追赶。

2.中国制造业与全行业平均技术含量比较分析

图1展现了中国制造业与全行业出口技术含量的直方图,可以看到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与全行业的整体技术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且处于较高水平。2001-2008年间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出现短暂的下降,2010年迅速回升之后保持平稳发展趋势。制造业与全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指数增长趋势,2000-2006年,增幅较小,2009年之后增速明显提高,说明中国国内生产技术有明显的提升,技术模仿、技术创新与经济积累带来了国内技术含量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期间,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含量均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但国内技术含量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制造业产品质量需要靠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来拉动,国内生产环节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3.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国内技术含量分析

表2显示了2000年和2014年中国制造业17个细分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DTC)、国内技术贡献率(或国内技术含量指数,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dex,DTCI)以及在43個主要国家(地区)中的排名。(1)2000-2014年间,国内技术含量及其指数均实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国内技术含量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为基础金属制品业,平均增速为13.24%,国内技术贡献率增速最快的行业为纺织、皮革与制鞋业,平均增速约为7.04%,说明中国作为劳动要素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技术得到较大的改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将具有较强竞争力。2000年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五个行业为焦炭与石油制造业、医药行业、化学及其制品业、基础金属制造业与运输工具制造业,2014年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跻身前五,取代了医药行业。2000年国内技术贡献率最高的行业分别为医药行业、焦炭与石油行业、食品、饮料与烟草业、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基础金属制品业。食品、饮料与烟草业的国内技术贡献率在2014年达到0.69,高于其他行业。其他制造业与运输工具制造业的国内技术贡献率也在2014年上升至前五位,焦炭、石油制造业与基础金属制品业排名紧随其后。电脑、电子及光学制品业与电气设备制造业的国内技术贡献率均处于较低层次。(2)从世界排名位次看,200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国内技术含量均处于世界最低层次。其中,纺织、皮革与制鞋业、木材及其制品业与其他制造业均处于最后一位,排名位次最高的石油行业也仅处于第37位(即倒数第7位)。国内技术贡献率排名高于国内技术含量,基本处于40位之前。其中,纺织、皮革与制鞋业、木材制品业和其他制造业的国内技术贡献率的位次分别为37、39和35,排名最高的仍是石油行业,处于第25位。2014年,国内技术含量及其贡献率排名均有所上升。国内技术含量的排名上升最快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运输工具制造业、石油行业与基础金属制造业。食品、饮料与烟草业和医药行业的位次没有发生变化,仍处于较低位次。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的上升幅度较大,其中纺织、皮革与制鞋业位次上升最快,2014年达到第15位,上升了22位,机械设备制造业上升了8个位次,在所有制造业行业中上升速度最慢。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国内技术含量均有明显提高,说明中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但医药行业、电脑、电子和光学制品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仍在较低层次徘徊,且各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较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说明中国出口在增加“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质”的提升,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以加快跻身“制造强国”的步伐。

三、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为了考察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17个细分行业的数据,由于国内技术含量剔除了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贡献,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中国制造业的实际产品质量,所以选择国内技术含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各行业的产品质量,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lndtcit=α+β1yjit+β2lngnit+β3patit+β4lnimit+β5sizeit+μi+εit(7)

其中,下标i,t分别代表各行业和年份,μi代表行业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lndtcit表示各行业国内技术含量的对数值。解释变量分别是不同来源的技术创新:国外技术引进(yjit)、国内技术获取(lngnit)、研发强度(patit)、行业开放度(lnimit)与行业规模(sizeit)。

解释变量的具体设计如下:(1)国外技术引进(yjit),本文选取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与企业数量的比值来表示。作为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之一,引进国外技术可以节省本国研发成本,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王林辉、张伊依,2016)。(2)国内技术获取(lngnit),选用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与总产值比值的对数来表示。(3)研发强度(patit),选取专利申请量与企业数量的比值来表示。研发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且可以提高对技术溢出效应的消化吸收能力,并在其基础上再次创新,张永旺、宋林(2019)的研究验证了自主创新对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4)行业开放度(lnimit),选用进口总额与行业总产出比值的对数来衡量。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进口品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技术模仿、技术学习与消化来促进国内的技术创新,进而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行业开放度的提高会形成竞争效应,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国内产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但激烈的竞争也可能对国内企业造成挤出效应,不利于产品质量提高。(5)行业规模(sizeit),李强、郑江淮(2013)认为产业规模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选取行业总产值(2011年及之前的指标为工业总产值,2012年及之后的指标为工业销售产值)与行业从业人数的比值来表示行业规模,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计量模型中。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与WIOD数据库。

(二)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基准回归

本节基于式(7),以国内技术含量为被解释变量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分别使用面板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模型,以及极大似然法(MLE)进行估计。表3中列(1)~列(3)显示了三种方法下未引入国外技术引进二次项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列(1)中国外技术引进(yj)的系数显著为负,而列(2)和列(3)中国外技术引进(yj)对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列(4)~列(6)中加入国外技术引进的二次项(yj2),可以看到在三种回归方法下,其系数均为正,且满足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呈现“U”形特征,表明当国外技术引进越过阈值之后,才显现出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国外技术引进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由于技术购买与技术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成本,其成本效应不利于行业技术含量提升。在“U”形左侧,成本效应占优,国外技术引进对本国产品质量具有抑制作用;当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引进达到一定阈值后,即经过一定技术累積,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国内产品质量。

根据三种方法的回归结果,研发强度(pat)与行业规模(size)对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产品质量提升依赖于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越大,越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行业规模越大,越能发挥规模效应,促进先进的技术在行业内溢出,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国内技术获取量(lngn)与行业开放度(lnim)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可能的原因在于获取国内技术需要资金投入,且国内技术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其技术溢出效应小于成本效应,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开放度越大,行业竞争效应也越大,进口品对国内产品形成挤出效应,使本国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生产技术附加值低的产品。

列(7)~列(12)中分别加入了国内技术获取与研发强度的交互项(gnpat)以及行业开放度与研发强度的交互项(impat),交互项的系数均为正,说明国内技术和对外开放均与自主研发形成互补效应。加大行业的自主研发强度可以有效提升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扩大技术溢出效应,也能更好地利用获取的国内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在一定的行业开放程度下,企业的自主研发可以增强自身技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学习和模仿进口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更快地进行再创新,解除国际竞争造成的“低端锁定”状态。

(三)不同分位点上的异质性效应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与行业开放度均对制造业产品质量有显著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呢?为进一步考察不同变量的影响差异,探究其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制造业产品质量影响的动态变化,引入分位数回归。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0.10、0.25、0.50、0.75与0.90这五个分位点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

不同来源技术进步与行业开放度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发挥的效应与国内技术含量水平有关。国外技术引进(yj)主要在高分位点发挥作用,在低分位点与中间分位点上,引进国外技术表现出对产品质量无显著促进作用,随着国内产品质量的提升,国外技术引进逐渐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研发强度(pat)在所有分位点上都发挥其促进作用,且系数变化呈现“V”形趋势,在低分位点和高分位点的效用最大。国内技术获取(lngn)在0.10和0.75分位点上,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在0.50分位点上负向程度最大,且最为显著。究其原因,产品质量的低分位点主要集中于21世纪初期,此时中国国内技术创新力度与能力不够,主要依靠对先进技术的模仿与学习来进行生产,国外技术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此时国内技术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小于其成本效应,所以国内技术获取主要呈现负向作用,而企业的自主研发对产品质量的提升较强。当国内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时,此时仅依靠国外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不仅不易带动国内技术水平的上升,反而会产生较大的成本效应,效果适得其反。而当国内技术水平整体有所提高时,国内技术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由于国内技术的不断积累,企业的自主研发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行业开放度(lnim)在所有分位点上均呈显著的负向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产品质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对外开放带来的市场竞争对国内企业具有较大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行业规模(size)对国内技术含量的促进作用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再次显示行业内规模效应会增强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四)行业异质性分析

为了研究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行业异质性,借鉴樊茂清、黄薇(2014),以及刘磊、关权(2019)的分类方法,将制造业17个细分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行业,具体分类如表5所示。

根据表6中各类行业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实存在行业异质性。列(1)和列(2)、列(7)和列(8)、列(13)和列(14)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FE)分别检验各类型行业内国外技术引进(yj)对产品质量的“U”形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异质性影响。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列(3)~列(6)、列(9)~列(12)、列(15)~列(18)分别采用面板固定效应(FE)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E)检验国内技术获取和对外开放与自主研发的互补效应是否存在行业异质性。根据Hausman檢验,相比于面板随机效应模型(RE),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更好,且由于篇幅所限,未列出随机效应模型(RE)的估计结果。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列(1)和列(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国外技术引进(yj)与产品质量在5%的水平下显著呈现“U”形关系,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在经过一定累积后,会发挥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质量。国内技术获取(lngn)与行业规模(size)对产品质量也具有提升作用,自主研发(pat)的正向作用不明显,行业开放度(lnim)则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国内技术获取和研发强度的交叉项(gnpat)的系数显著为正,而行业开放度与研发强度的交叉项(impat)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表明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自主研发与国内技术获取具有互补效应,国内技术积累有利于发挥自主研发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综合而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不仅依赖于国外技术引进,也受制于自主研发和国内技术溢出效应。

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列(7)和列(8)的回归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yj)对产品质量同样具有“U”形作用,表示引进技术需要经过累积,才能发挥显著的溢出效应,否则将被其成本效应抵消。研发强度(pat)与行业规模(size)对产品质量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国内技术获取(lngn)与行业开放度(lnim)均对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列(9)和列(10)、列(11)和列(12)显示行业开放度与研发强度的交叉项(impat)以及国内技术获取与研发强度的交叉项(gnpat)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国内技术和对外开放都与研发强度呈现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行业自主研发可以强化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抑制对外开放带来的竞争效应。

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列(13)和列(14)的结果显示,国外技术引进二次项(yj2)系数不显著,其对产品质量的“U”形作用消失。而自主研发(pat)可显著提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品质量,且比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作用强度更大。国内技术获取(lngn)的负向作用不显著,行业开放(lnim)对产品质量具有抑制作用,但作用程度小于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列(15)和列(16)、列(17)和列(18)表明,行业开放度与研发强度的交叉项(impat)以及国内技术获取与研发强度的交叉项(gnpat)均表现出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但其系数和显著性程度均小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表明国内技术获取和行业开放与自主研发的互补效应依然存在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但互补程度较资本密集型行业弱。

我国作为劳动要素充裕型国家,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已经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国内技术溢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可以有效推动其产品质量升级。相比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提升产品质量,行业开放带来国际市场竞争会对国内企业形成挤出效应,不利于产品质量提升,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不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提升主要通过自主研发而非引进国外技术,且国内技术积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技术模仿可与自主研发形成互补效应,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可见,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技术与自主研发互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国内技术获取、行业开放都能与自主研发互补,强化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劳动密集型行业可充分利用国内技术和国外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实现产品质量提升;资本密集型行业应在发挥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的同时,重视自主研发以及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应加大研发投入强度,通过研发核心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既有文献主要使用技术复杂度及改进方法测算产品质量,用出口分布指标对各国人均收入进行加权,普遍忽视同类产品不同来源国其质量的异质性,以及垂直化分工中各生产工序技术含量的非一致性。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最新公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结合生产工序的方法测算制造业出口品的整体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与国内技术贡献率,基于技术含量视角探究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动态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制造业各行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国内技术含量不同分位点上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中,不同技术来源和行业开放度对产品质量的具体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研究发现:(1)与其他代表性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的平均增速较高,国内技术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产品质量升级较快,但技术含量远不及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且国内技术含量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低端生产环节,主要以组装加工的中低端技术生产活动参与国际贸易。但金融危机之后,在一些国家制造业技术含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仍能保持平稳增长趋势,说明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发展潜力较大。(2)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贡献率在2000-2014年间均有较大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逐渐成熟,其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改进,但各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在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中的排名仍处于较低位次,如医药行业、电脑、电子和光学制品业等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品质量上升幅度不大,国内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3)引进国外技术对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U”形特征,在“U”形的左侧成本效应占优,在“U”形的右侧技术溢出效应占优。且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引进国外技术对产品质量逐渐呈现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尤为显著。(4)行业自主研发可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在产品质量的低位点和高位点的促进作用更强,其分别与国内技术以及行业开放度具有互补效应,即自主研发可以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增强技术溢出效应,而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效用更大。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以下启示:中国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内外前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国内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实现技术追赶。首先,对于传统的纺织、皮革与制鞋业、木材及其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较陈旧,可通过购买新设备等方式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推动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其次,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应充分利用自主创新与经济开放之间的互补效应,强化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研发效率和技术实力,更快实现中国制造业产品高质量发展。最后,引进国外技术是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但随着中国国内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应重视技术引进的成本效应,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不能过度依赖于国外技术引进,应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激发自身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波、杨庆,2020:《双向FDI如何影响了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国际经贸探索》第4期。

[2] 陈维涛、王永进、孙文远,2017:《贸易自由化、进口竞争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复杂度》,《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3] 程惠芳、陆嘉俊,2014:《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4] 杜传忠、张丽,2013:《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测算及其动态变迁——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视角》, 《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5]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2006:《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 《经济研究》第8期。

[6] 樊茂清、黄薇,2014:《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世界经济》第2期。

[7] 关志雄,2002:《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 《国际经济评论》第4期。

[8] 韩亚峰、付芸嘉,2018:《自主研发、中间品进口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经济经纬》第6期。

[9] 李强、郑江淮, 2013:《基于产品内分工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财贸经济》第9期。

[10] 李洲、马野青,2020:《三次产业增加值分解视角下的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兼评经济开放对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11] 刘磊、关权, 2019:《中日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国内技术含量的视角》, 《现代日本经济》第5期。

[12] 毛海欧、刘海云,2018:《中国OFDI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含量——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

[13] 孟祺, 2013:《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科研管理》第1期。

[14] 倪红福, 2017:《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动态变迁及国际比较》, 《经济研究》第1期。

[15] 盛斌、毛其淋, 2017:《进口贸易自由化是否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世界经济》第12期。

[16] 王林辉、应洁妤, 2018:《制造业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来自国内技术含量视角的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

[17] 王林辉、张伊依, 2016:《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存在门限效应吗?——基于中美制造业产品质量视角的实证检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18] 肖利平、谢丹阳, 2016:《国外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增长:互补还是替代——基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 《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19] 徐洁香、宋国豪, 2019:《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的衡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财贸研究》第3期。

[20] 姚洋、张晔, 2008:《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1] 张海波、李东, 2015:《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国际经贸探索》第2期。

[22] 張永旺、宋林, 2019:《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出口技术含量——兼论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过程转变》, 《软科学》第5期。

[23] 祝树金、戢璇、傅晓岚, 2010:《出口品技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 《世界经济》第4期。

[24] Chen Y. and Puttitanun T.,2005,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78(2): 474-493.

[25] Coe D. T. and Helpman E.,1995,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CEPR Discussion Papers, 39(5): 859-887.

[26] Dean J. M, Fung K. C. and Wang Z., 2008, How Vertically Specialized is Chinese Trade,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Working Paper.

[27] Feenstra R. C. and Ma H.,2014, Trade facilitation and the extensive margin of exports, The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65(2): 158-177.

[28] Hausmann R., Hwang J. and Rodrik D.,2007, What You Export Matter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2(1): 1-25.

[29] Herreriasa M. J., and Orts V., 2011, Imports and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 8(6).

[30] Lall S.,Weiss J. A. and Zhang J.,2006, The “Sophistication” of Exports: A New Trade Measure, World Development, 34(2): 222-237.

[31] Michaely M.,1984, Trade, Income, Levels and Depend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1: 291-293.

Product Quality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Content

Sun Jia1, Yang Sasa2 and Wang Linhui3

(1.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 School of Economics, Xiamen University;3.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world input-output table from 2000 to 2014 to calculate the total technology content,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ts export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conten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n the sample period, although the technology content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s subsectors increased rapidly, its absolute valu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it was observed to be at the low end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system. Secondly,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echnology has a u-shaped effect on the quality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ducts. When the cost effect is dominant, it shows a negative effect, and when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s dominant, it shows a promoting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chnology content at home, the inhibition of technology import from overseas begins to appear. In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particular, the technology import mainly exhibits an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thirdly,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which has complementary effects with both the domestic technology acquired and the opening-up of the industry. In this regard,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increas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industry as well as improve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while the complementary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Key Words:product quality; domestic technology content;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責任编辑 郝 伟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
工匠精神的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吗?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融资约束是“瓶颈”吗?
产品质量与品牌关联度分析
抽样检验质量分析对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在线消费者忠诚度的分析
某电子企业电源转换器质量改善研究
产品质量调查——原载美国“安迪·辛格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