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4-01王彬
王彬
【摘要】语文兼具语言性与人文性,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全体师生都必须对朗读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
读书是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的学习过程,但怎样读、读什么,学生却一脸茫然,晨读时读,上课时读,很多师生都把朗读当作教学的前奏,读是为了背诵,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教学效果不佳。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领会文本的内涵和韵味,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逐渐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着重培养朗读的习惯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一、从思想上重视朗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重讲轻读的现象,课堂上的读都是为了讲解、理解这段文字,师生都对朗读不够重视。因此要想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师生需要重视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评价中,突出朗读的地位,毕竟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指导性。我在接手每一个班级时,首先都會向学生宣传朗读的重要作用,对朗读的时间、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在晨读时、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发挥集体朗读的力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的良好氛围,并给予学生朗读指导。课外教师要联合家长进行监督,给学生更多朗读的时间,使学生慢慢地体会到朗读的妙处,从而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朗读,将“朗读”与普通的“读”区分开。
二、从技巧上指导学生朗读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既是引导者也是领路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及技巧的指导。首先对字音、语调等进行明确指导,有的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教师要在字音、语调、语速、停顿等方面逐一进行示范指导,抓住朗读的要领,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有的学生朗读水平较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根据文章的内容情感进行朗读,尽量要求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其次教师要进行范读,一些文章可以配乐朗读,比如在朗读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要突出节奏、语气、重读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文中的情境,开头的“盼望着”一词反复出现,要加以重读,教师要读出一种急切盼望春天到来的情感,感受到对春天的企盼。最后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比如抒情性散文、记叙文、诗歌,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感情有不同的朗读要求和技巧。
三、从时间上保证朗读效果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中语文涵盖了古今中外很多的名家名篇,朗读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最好途径,是提高学生鉴赏水平、拓宽视野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保证朗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堂上,虽然只有45分钟,也要每节课都让学生进行朗读,且保证高效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读出语感,品味出文章的深层意义。朗读还可以放在晨读时,教师对朗读的篇目、要求做出明确指导,然后带领学生朗读,让学生精读课文。语文课堂上只有抓住了朗读,才算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四、从活动中强化朗读训练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身体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精力旺盛,喜欢新奇的事物,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多举办一些朗读活动,进行朗读专项训练,比如朗读沙龙、朗读比赛、诗歌朗读、情景剧朗读等等,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参考文献:
[1]黄永红.试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
[2]高春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