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与升华

2022-04-01周侃

中华瑰宝 2022年4期
关键词:行书楷书草书

世界文字如此之多,何以漢字书法能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化艺术形式?汉字书法之美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篆隶楷行草』是不是汉字书法的真正演变顺序呢?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书法不会感到陌生,尽管笔墨纸砚早已不是日常的书写工具,尽管很多人没有真正地学过书法或拿起毛笔习过字,但汉字书法文化的各种元素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问什么是书法,汉字与书法有什么关系,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说书法就是写毛笔字或是写好看的作品等等。这些回答只是对书法的一些简单印象,而比较通用的关于中国书法的定义如下:书法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以诗词文章为书写内容,以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为书写工具,以金石竹帛等物质材料为书写载体,与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紧密联系,表现了书写的意境和书写者的心灵境遇等。

书法与汉字的关系密不可分。汉字为中华民族所创造,是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被誉为“活化石”。书法更是将汉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在中华文化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汉字的历史也是书写的历史,而书法正是通过汉字的笔墨书写将民族文化记忆贯穿其中进行弘扬和传播。

肇于自然

关于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生成的问题,古籍中有很多记载,如结绳、图画、仓颉造字、刻木记事、八卦等。对此,文字学家、书法学专家已进行了诸多考察和研究。在诸多记载和研究中,先民造字和书写向自然取法这个特点几乎是公认的。汉字造型脱胎于自然的象形美,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文字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基本是“直绘物象”。隶变之后,隶书、楷书形体日趋抽象,写实的刻画模拟虽被系统性的偏旁部件取代,但其实质还是符号化的图像,即从自然之“像”演变为自然之“相”。

汉字“以物象形”的属性,无疑决定了书法艺术的取法与审美源于自然。祖先在造字时上仰观天象,下俯察地法,汉方块字浸润着古人对这个世界的想象。书法也是如此。纵观历代书家留下来的书论名言,师法自然、表现自然的论述非常多。这似乎也成为各门艺术创作的永恒命题。书法肇于自然:“每见万类,悉书象之”(钟繇);“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横如千里阵云”(卫铄);“凡作一字,或似篆籀,或似鹄头,或似散隶,或似八分,或似虫食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利剑,或似妇人纤丽”(传王羲之)。中国古代书论有相当部分是喻物(人)论,认为字形、字势及其相关笔法皆由象形而生。历史上诸如锥画沙、印印泥、古钗脚、屋漏痕、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担夫争道、公孙大娘剑器舞等笔法术语,或是“尚物”或是“尚人”,都是借自然现象、人世百态来体悟书法。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自然美和艺术美在书法文化中得到统一。书法以汉字为依托,既师法自然,又表现自然;既要依托客观的汉字造型,又要超然于汉字字形所拘束的框架之上,充分表现客观事物和书写者的精神意象。

裁成一相

书法的艺术性蕴藏于汉字的形体之中,这是最基本也是极重要的常识。鲁迅先生将汉字之美归纳为三点,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充分展示了汉字的形美。书法对于汉字形体的再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万物的简单摹写,而是融入了书法家个人的艺术想象和审美理念。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看到“公主与担夫争道”后,顿悟笔法龙蛇翻转之妙;观看公孙大娘舞剑,遂得草书之神。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看到船夫逆水划桨之大力,深受启发而顿悟笔意。近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字的造型虽然在纸上,而它的神情意趣,却与纸墨以外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动态有自然契合的妙用。”正所谓思接千载,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一个“裁”字点出了汉字与书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绝妙所在。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是界,可以理解为笔画书写过程中显示出的结构划分,就如线条对纸面的分割一样。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点、横、竖、撇、捺”是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但从书法的角度按笔势来划分,即有百余种,这些笔画不似零件般机械僵硬地排列,而是表现为俯仰屈伸、提按顿挫的各种点画。书法被誉为“线条的艺术”,书法家通过种种直而不僵、弧而不弯、粗而不肥、细而不弱的点画线条将汉字的结构形态赋予崭新的生命力。固有的结构通过点、横、竖、撇、捺等笔画长短粗细、位置形状的组合变化,再和线条分割后的空间共同产生作用,构成了形态各异的书法形象,表现出气象万千的笔画美、间架美和章法美。在书写同一主题同一内容时,精彩各异的书写风貌和审美取向愈加明显。比如《千字文》极具魔力,吸引了历代书法家的书写兴趣,形成了千字千姿千面的盛象。唐代书论家张怀瓘说:“其后能者,加之以玄妙,故有翰墨之道生焉。”由书写客观的“形象”“物象”创作出不同的“意境”,情与景、意与境和谐统一,这就是书法的大道。

书体流变

在书法领域习惯于将字体理解为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将书体理解为书法家所形成的诸体,如“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篆、隶、楷、行、草”这五种字体似乎成为书法的代名词,但汉字书法仅包含这五种字体吗?这个排序是依据汉字书体的演变顺序而来的吗?

在汉字五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也在不断变化。简单来说,汉字的演变可划分为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古文字和今文字这两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主要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等;隶书以后是今文字阶段,包括隶书和楷书,草书和行书可说是隶书的演变。我们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叫作“隶变”。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商周时期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又称为大篆或籀书)。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殷商时期最大宗的书法文字资料。但从功能和使用的环境看,它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甲骨的使用范围极其狭窄。金文又称钟鼎文,在当时属于正体,用于庙堂之上;甲骨文属于一种俗体字,主要用于占卜和记事。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复杂多样,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秦用籀文,东方六国用古文。秦国改造籀文慢慢形成小篆,比如石鼓文、诅楚文都是向小篆过渡时期的作品,线条变化已趋同小篆。战国晚期则是隶书形成时期。秦代“书同文”的政策确立小篆为全国统一的官方正体文字,多用于朝廷的重要场合,比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无一不是为歌颂帝王而作,并未在民间普及。六朝以后,青铜器铭文不再流行,但由于各朝都有青铜器陆续出土,金文的书写代不乏人,还形成了专门学问—金石学。

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成熟的隶书字形跟楷书很接近。所以虽然隶书早已为楷书所取代,人们习惯上却不把它看作一种古文字。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又有汉隶和“八分”之别。所谓“八分”,一般认为是汉隶向今隶的演变,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其本质也属于隶书的范畴。成熟隶书的显著特点是“蚕头燕尾”,字形摆脱了“物形”的束缚,汉字也由“物形组合”过渡到“笔画组合”,进一步脱离象形性特征,使汉字书法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在西汉产生,至东汉广泛流行。东汉晚期在新隶体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成熟并盛行于魏晋。行书是日常应用最广泛的俗体,具有中介性和融会性,书写更为迅速流畅,可辨性更强。

楷书是中国汉字正体的最后定型字体,从隶书中萌生演变而来,又与草书、行书相互影响。楷书出现后,隶书和新隶体并没有很快丧失它们的地位。经过魏晋二百年左右的时间,楷书才最终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字体,直至唐代完成形式与法度的构建,达到高峰。可见,楷书的形成并不像我们一贯所认为的那样早于行书、草书。之所以会形成“篆、隶、楷、行、草”这种固定说法,很大程度是因为学习书法的一种常见顺序,即先从楷书入手,后学行书草书。

总之,汉字书写或师法自然,或表现自然,最终经过历代书家、书手们的反复实践,通过毛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留下水墨的黑白意象,衍生出无穷的书写意境。中国书法因此得以以各种字体争奇斗艳,各种风格异彩纷呈,并通过神韵、意境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出巨大的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和无声的乐。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维系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首先必须传承的就是文字文化,即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在研习书法时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在欣赏书法经典作品时于字里行间领悟先人的智慧,我们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汉字文化、汉字书写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

猜你喜欢

行书楷书草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柳佳玮作品
潘池勇行书作品
自撰联(行书)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书画名人汇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