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完善对策探讨
2022-04-01王海英
王海英
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为经济迅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上浮,“三农”问题成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逐步打造农业高效、生态宜居、农民富足的现代化新农村。为了尽可能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国家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工作,开启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标志性工程,使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围绕新农村的“三资”管理模式展开调研,综合分析现阶段“三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和优化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的对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清楚地意识到民族想要复兴,农村必须振兴,加快推动农村、农业的建设工作,鼓励农村科技自立自强,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现阶段,有些地区的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三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一一显现。“三资”管理模式作为新农村发展的关键理念,与农民的实际利益紧密关联,是当下新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是摆在农村建设工作面前的一大难题。只有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全面监督“三资”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农村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的相关论述
(一)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的内涵
所谓的新农村“三资”,主要指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其中的资产主要包含村集体的所有固定资产、设备、建筑物、机器、物资材料、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债券等资源包含农业、草地、林地、土地、荒地等自然资源。由于新农村“三资”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整体的管理难度加大。
(二)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此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产业化的状态。因此,为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安全性和利用率,必须加强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强化农村党风的廉政建设。通过实行科学的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夠规范驻村干部的政治行为,使政务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公平,在有效缓解各种农村矛盾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农村集体收入迅速增值,不断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优化基层管理内容和方法,从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由此可见,加强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利益和实现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经济的建设工作,以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希望能够尽可能地缩小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只不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区域内的农村“三资”建设管理中,依然存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严重损坏了国家、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廉政形象,还不利于保障基层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建设步伐与发展。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的“三资”管理模式虽比较完善,但因部分领导人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过于关注制度和政策的执行力度,忽视了各岗位在落实政策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三资”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细节误差,进一步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对此,各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对“三资”管理模式给予更多的关注,全面分析现行“三资”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并采用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明确农村财产管理中的工作重点与工作难点,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存在的纰漏。
二、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
时至今日,有些地区的财务管理仍未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有些虽建立了监督管理部门,但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与实际情况不匹配,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整个工作只存在于表面形式。一些乡镇的基层财务管理部门,出现了大量的位不在岗的情况,相关的服务人员被调离至其他部门。久而久之,基层中缺少专业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深入分析和了解基层财务的状况,工作内容和细节模糊不清晰,对于一些有关于土地收益情况,没有及时明确的记录,最终导致“三资”管理中出现数目不清、账目不明、收益差距较大的情况,使整个财务管理系统形同虚设。
(二)村务工作开展不公开、不透明
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有些财务的管理性质特殊,需要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管部门加以约束。目前,有不少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只可惜这些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制定的相关制度没有结合当地的发展现状,使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难度,整个制度缺乏实用性和合理性。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些地区的民众思想比较保守,缺乏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民主意识,在开展村委会等工作时,部分村民很难理解和接受。有些集体事项的会议中常以私人讨论为主,缺乏一定的公开和透明,严重制约了“三资”模式的作用,使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有些干部为了自身的利益,非法买卖集体资源和资产,从中牟取大量的资金。将公有的建设或项目化为已有,擅自为他人谋取不正当的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的违规操作,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滥用,危害当地人民的集体利益。
(三)相关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新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中,有些地区的村干部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没有切实按照民主理财的方式,对当地财务开支加以记录,全面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有些领导没有充分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松懈管理内部的财务使用状况,加上很多群众对理财知识的欠缺,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地区的管理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研究财务管理工作,使“三资”管理模式寸步难行。gzslib202204011414(四)集体利益损失惨重
在现阶段的“三资”管理模式中,有些村干部存在诸多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四个方面:第一,乡镇村干部和村委工作人员在不了解项目和相关单位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随意开展投资行为或者联合经营行为,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流失;第二,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随意出借或捐赠集体资金和资产;第三,挪用公款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任意浪费和使用公共资金,对借债人的拖欠、赖账行为置之不理,或者因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管理素质有待提升,制约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无法维护和科学管理集体经济,最终使相关的经济效益损失惨重;第四,对工作人员实施不规范的考评制度,随意发放奖金和提高薪酬,导致内部工作人员的薪资差距过大,加重了部分工作人员的抵触心理。
三、现阶段“三资”管理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管理工作认识有待提升
随着新农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少数地区的农村经济较少,所欠的外债较多,整个区域的资产和资源出现大量的流失情况,有些乡镇甚至出现无资产可管的现象。在财务管理工作践行“双代管”之后,少数基层干部缺乏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普遍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由村民自治,村干部不宜过度关注。由于相关规章制度无法落实,不少干部出现了认识偏差,对财务管理和制度不熟悉,使“三资”管理模式出现不规范、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
(二)缺乏专业的监管部门
目前,“三资”管理模式的监督工作有待提升。一方面缺乏专业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由于现阶段农村土地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致群众的民主意识、集体观念意识浅薄。大部分有能力的青年人士背井离乡工作,留在乡村的多为老弱妇孺,对集体经济的相关工作意识不足,使有些村干部有机可乘,出现思想滑坡、乱用公款的不廉洁行为。有些监督工作常处于形式主义,没有切实落实国家的新政策和新思想,使整个管理工作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大大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现阶段完善“三资”管理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三资”管理模式的监督和管控
现阶段想要完善“三资”管理模式,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控。第一,加大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力度,认真记录每一环节的财务事务,严格规范相应的审批流程,工作人员对事件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展开详细有序的记录工作,确保最终的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避免管理工作中的不合法、不合理现象,保障集体经济利益的进步。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定期培训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不断强化村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监督工作的常态化和真实性。通过加强对“三资”管理模式指导和监管力度,形成群众监督、网上监督、村务监督、上级部门监督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系统,杜绝一切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违法行为,严格规范党风党纪,对出现违规行为的干部,一切从严处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建立健全完整的“三资”管理体系
“三资”管理模式为新时期建设农村的基础保障,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三资”管理体系、“四位一体”体系以及“三项监管”措施。首先,通过完善资金清产、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民主理财、政务公开等事项,在土地补偿费用、筹资等重大事项的工作中,实行一事一议的管理制度和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在保证每一环节的责任清晰基础上,实现村级财务状况的长效监管。其次,进一步构建科学的“三资”监督系统,优化资产评估、资产登记等财务管理工作。针对集体性质的资产和资源,需要通过全体村民的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设置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公开栏,确保村民对财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严格按照地方农村经济管理责任追究方法,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并以保护群众的利益为原则,引进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禁止村干部以权谋私,随意对集体资产的非法占有和以权谋私。最后,完善相关的决策方式,凡是需要集体表决的重要事项,必须明确相关的法律条例、行为目标、实施方案、决策内容等,向上级部门提交完整的战略报告,并进行相关的备案工作,通过张榜公示的途径,保证政务工作的公开和透明,确保群众能够及时详细地了解集体经济的管理情况。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管理意识
现阶段想要完善“三资”管理模式,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管理意识,增加对基层干部的全面培养,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培训工作。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按照国家乡镇建设的相关政策,建立两个服务中心,通过制定《关于加强村级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工程项目的资产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在规范资产建设、处置和购置等工作的基础上,切实保障农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能。
(四)完善集体利益的产权管理工作
现阶段想要完善“三资”管理模式,必须完善集体利益的产权管理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民主審计实施监督体系、民生理财账前会审和集体资金流失问责机制,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党纪方面的廉政建设。例如,实行公开的招标政策,完善相关的产权管理工作,认真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对集体资源和资产进行科学评估,一旦产权管理发生变动,必须及时进行登记和变更信息。同时,对集体资源进行统一的分类和归纳,详细记录每一事项的数目、总量、价格、面积、使用情况等,在严格遵守竞标规则的基础上,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促进我国基层产权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健全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