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调欲法结合艾灸治疗脑卒中抑郁症60例
2022-03-31李彦兰张津华
李彦兰 张津华
脑卒中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发病后出现的以多种精神异常症状和躯体症状为主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语等精神异常,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躯体症状,且许多患者伴有心悸、失眠、腹泻等症状[1,2]。临床研究指出:在脑卒中发病后的3~6个月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期,现代医学认为PSD的发病与遗传因素、个体差异、社会心理学机制紊乱等密切相关,多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3]。中医学认为PSD可归属到痴呆、郁证的范畴中,认为其病机主要为:正气不足、情志失和、脏腑失调,导致气血瘀滞、津液运化不畅,日久导致气结、神明昏焉、失眠难寐等症状,在治疗中主要采取情志干预、针灸、中药、艾灸等治疗。本次研究中特探索情志干预中的调欲法与艾灸疗法相结合治疗PSD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诊治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120例为对象,将筛选后的12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有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3~72岁,平均(60.5±5.5)岁;缺血性脑卒中48例,出血性脑卒中12例;抑郁症病程15~69 d,平均(38.5±7.2)d。观察组有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5~73岁,平均(60.8±5.6)岁;缺血性脑卒中46例,出血性脑卒中14例;抑郁症病程17~75 d,平均(38.9±7.5)d。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卒中者;②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者;③年龄<75岁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大面积、广泛性脑梗死患者;②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③既往有抑郁症、其他精神疾病病史者;④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组织功能障碍、严重基础内科疾病等疾病者;⑤伴有交流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
1.3 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脑卒中的改善血流灌注、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并对患者的抑郁症应用百忧解治疗,于早餐后口服20 mg/次,每日服药1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情志调欲法治疗,主要措施为:①导欲法。给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在床旁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在互动交流沟通中了解患者的欲求,并引导患者进行欲求的调整。例如对于喜爱音乐的患者,给予音乐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又如对于喜欢听收音机的患者,给患者提供收音机,让患者在空闲时间可以听喜爱的节目,使其将对疾病的注意力转移到听收音机上。②从欲法。对于情绪障碍严重、心理抗拒的患者,医生在床旁耐心与其交流沟通,引导患者倾诉,在倾听过程中分析出患者的欲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一些合理欲求,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好转。③养欲法。对于基本丧失欲求的患者,分析患者未曾得到满足的欲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一些欲求,以激发起患者的欲求。例如:许多患者未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在卒中发病后生活基本由家人、护工等完成,日久觉得生活无趣,欲求丧失,对此从引导患者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项目开始,如穿衣、洗漱、进餐等,并要求家属的配合支持,逐步激发患者的欲求,调动生活积极性。④节欲法。对于欲求过于旺盛的患者,通过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到欲求的不现实性,引导患者主动降低欲求或是集中欲求,避免欲求的过于分散,如可通过指导患者听音乐、看电视、呼吸训练等方式来调整欲求,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行为方式,达到节欲的效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取穴,选择六神穴,即:神门、神道、神庭、神封、神藏和四神聪。采用悬灸疗法,每个穴位上灸5 min,手持点燃后的艾条悬在穴位上方进行悬灸,艾条与穴位的距离以患者的耐受度调节,保持局部皮肤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连续灸2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抑郁评分: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采用HAMD-24量表评测患者的抑郁状况,得分<8分表示无抑郁症状,得分8~20分为轻度抑郁,得分20~35分为中度抑郁,得分>35分为重度抑郁。②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在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HAMD评分减少≥75%。显效: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减少50%~74%。有效: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减少30%~4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③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2个月后采用GQOLO-74量表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成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方面,每个方面累积得分最高为2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④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口干、头痛、疲乏等。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3.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D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例,
2.2 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量表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口干,1例胃肠道不适,2例疲乏,1例头痛,总发生率10.00%(6/60);观察组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有1例口干,2例胃肠道不适,1例头痛,1例局部皮肤发红,总发生率8.33%(5/60)。2组比较χ2=0.100,P=0.752>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是郁症发生的基础,由于情志能影响气机升降聚散,因此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5]。脑卒中后的抑郁症是在脑卒中的基础上,因风、痰、瘀、热等交搏郁结导致气血瘀滞不畅,肝气失其条达,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出现抑郁[6]。病位在脑,心肝脾肾等脏腑的损伤与抑郁发生密切相关,属于本虚标实证或虚实交杂证,治疗中应以调理脏腑气机、调和情志为主要治则。中医情志调欲法是中医情志干预的常用措施之一,是在情志理论的指导下,以调控患者的欲求为目的,将患者的欲求作为心理干预对象,通过对欲求的评估、针对性干预等来影响患者的情志,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开封市中心医院开展的情志调欲法注重医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强化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欲求,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满足一些合理的欲求,或是激发患者的欲求,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的欲求逐渐趋于适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在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单纯的情志调欲法配合药物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常见外治法,是通过热力宣发艾草的有效成分,并经穴位经络吸收药力,发挥温经散寒、升阳举陷、化瘀散结等功效[7,8]。本次研究中对六神穴进行艾灸治疗,其中神门是治疗精神病的要穴之一,具有泄心火、安神定志之效;神道穴则是督脉阳气在该处循其通道上行,并在神庭穴聚集;神封和神藏均是足少阴肾经腧穴,肾经吸热上行到神封穴的经气在此处散热冷缩;神藏为肾经之穴,经穴之外的冷缩水气汇入穴内;神聪为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2.5寸,共有4个穴位,是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健忘等神志病的要穴。通过对上述穴位进行艾灸治疗能起到温通经络、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之效,使气血运行顺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将艾灸疗法与中医情志调欲法配合起来应用,艾灸疏通气血改善卒中病情,同时调畅气机改善抑郁症状;配合情志调欲法进一步促进抑郁症状的缓解。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2个月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调欲法配合艾灸疗法治疗脑卒中抑郁症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