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IoT的农村储能监测系统
2022-03-31陈子晗
陈子晗
(上海电力大学,上海 200000)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普及的背景下,农村新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正逐步改善着新农村配电网的结构。同时储能系统的大力建设也对储能装置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NB-IoT是一种基于蜂窝的物联网技术。其整个网络系统建立在蜂窝网络的基础上。仅消耗约180 kHz带宽,可部署于GSM、LTE、UMTS等网络,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同时,可以快速实现网络平滑升级[1-2]。随着5G技术的成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推动,工业已进入4.0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变革,智能化、快速化、精确化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共同的追求。在这种环境下,一种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全新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3]。NB-IoT技术优化了4G网络的架构,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优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速、高时延设备被生产出来,使得NB-IoT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智能微电网、智能电表等监控领域对数据传输的延迟不敏感,NB-IoT蓬勃发展。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NB-IoT技术逐渐应用于智能监控场景,NB-IoT终端数量快速增长。将NB-IoT技术引入到智能监控领域,没有技术障碍,可以标准化推广。另一方面,NB-IoT可以将现场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远程主站,时效性更强。
1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监测端、NB-IoT模块、云平台3部分组成。监测端使用AT32F403A型微控制器和SH367309BMS芯片,负责采集储能电池的状态数据,保持与NB-IoT模块,使通信完成数据的上传和下发[4]。NB-IoT模块使用的是WH-NB75-BA型产品,支持CoAP协议和UDP协议,通过串口和控制器连接再将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实现了模块到云平台的双向数据透明传输。云平台采用的是有人透传云,利用AT命令配置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
图1 系统总体框架
2 硬件结构
2.1 控制器与监测芯片
SH367309BMS芯片适用于5-16串锂电池保护,足够监测总电压不超过70 V的锂电池包,拥有13bit-VADC用于采集电池的温度、电压以及电流,转换频率可以达到10 Hz,其中包括了16路电压采集通道,1路电流采集通道和3路温度采集通道。同时内置EEPROM,支持100次的编程擦除次数。芯片可以完成充电过电流、过充电、过放电等硬件保护功能,同时还进行对电池包每节电芯的电压、充放电流以及监测点的温度实时监控。
微控制器使用的是AT32F403A型,该控制器集成了足够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监测的接口电路,内置1 024K字节的闪存存储器,96+128K字节的SRAM,是一款带有ARM内核的32位处理器。工作电压范围为2.6~3.6 V,在-40~105℃工作温度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为满足监测领域的功耗要求提供了3种省电模式,非常适用于监测控制系统,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优势。监测芯片与控制器的外围接线如图2所示。
图2 监测芯片与控制器的外围接线
2.2 NB-IoT模块与透传云
NB-IoT模块采用WH-NB75-BA实现了设备与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相互传输数据。模块支持2路简单透传、6路指令传输和1路CoAP协议。网络发送接收缓存和串口发送接收缓存都可以达到1 024字节。温度范围为-35~75℃,工作湿度为5%~95%(无凝露),可以满足农业现场监测的需求,达到稳定高效的工作。
2.2.1 NB-IoT的低功耗机制
为了解决功耗的问题,NB-IoT网络引入了PSM和eDRX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终端的能耗,使得设备的使用时间大大延长[5]。PSM指终端用户进入功率节省状态,此时终端不接受无线侧传呼,没有消息交互处于最省电状态,最大可能降低功耗。此模式下只有终端主动上传数据,平台才能数据下发。eDRX是指为了进一步减少终端空闲状态监听网络下发数据的寻呼数据,扩展寻呼周期减少监听网络寻呼时间,从而降低功耗。此模式下平台可以下发数据,如果通信处于寻呼窗口则终端立刻接收数据,如未处于窗口时间,网络则会缓存数据。NB75测试的状态功率消耗情况见表1。
表1 NB型功率消耗
2.2.2 有人透传云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现NB-IoT的低功耗特点,模块增加了休眠模式,通过降低或者不主动接受服务器数据达到低功耗的目的,并且因为IoT模块目前只支持UDP协议,在其内部增加CoAP协议使得数据更好传输。本监测系统使用的有人云平台支持CoAP协议,在透传云中进行设备的添加,就可以通过一条AT指令实现将数据百分百发送到服务器,内置的CoAP协议也保证了数据传输机制的准确性。
3 监测软件设计
3.1 总体软件系统设计
电池监测芯片在主控器AT32F403A的控制下完成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的数据采集和简单的电流电压保护以及数据传送至NB-IoT模块,实现系统远程监控。微控制器和采集模块之间采用I2C通信协议通信产生起始和停止信号、CRC校验码用以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同时使用的DMA可以用来减轻CPU占用资源。微控制器和NB-IoT模块之间采用的是UART通信,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电池的数据采集需要设置一个中断定时,否则大量的实时监测数据的上传不仅会占用控制器的处理内存,而且会加大NB-IoT模块上传下发数据的压力,造成网络拥挤影响数据的精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整体开发环境为Keil5,编程语言为C语言,通过控制器集成的AT-Link-EZ编程和调试工具即可对AT32F403A进行调试。系统的总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软件系统总体流程
3.2 NB-IoT模块与有人云软件系统设计
首先登陆透传云配置设备和透传云地址,设置完成后重启模块查询驻网,利用AT+NMGS命令发射确认信息,确认后就可以将数据发送给NB-IoT模块再上传至服务器[6]。在NB-IoT控制台中将模块设置为透传模式,使用虚拟串口从云端拉取采集数据并显示,方便进行实时监控。
4 结论
本系统设计了基于NB-IoT技术的农村微电网储能电池的状态监测,能够实时地采集到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的状态信息,同时完成电池的保护和故障警示功能。结合远程的监控中心可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方便协助运维人员对储能设备的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储能运行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