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卫校女生体育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2022-03-31韦锋
韦锋
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如何让更多学生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动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国家、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卫校中,女生群体占据的比例较大。若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们往往很难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表现不佳。对于卫校女生,其尚且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身体形态、各项机能在不断发展。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下,家长往往较为溺爱学生,学生日常参与的活动较少,这也是影响学生体育活动热情的重要因素。从生源角度看,进入中职卫校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在自我约束、管理能力上存在不足,也就无法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所以,如何优化卫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开展卫校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深入地研究卫校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教学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优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促使其养成爱运动、爱锻炼的兴趣爱好,促进卫校女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 中职卫校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从生理角度看,对于中职阶段的卫校女生,其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尽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但是,总体上仍保持有青春期的特点,在发展上存在不稳定性。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活动相互关系,具备了更高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在具体表现上,女生们已经具备了更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越来越追求创造美、感受美和发现美,也能从审美角度看待自己的外表。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注重青少年教育工作,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卫校女生的审美观念,其更希望能够获得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康体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卫校女生体内神经细胞代谢机能较强,虽然容易出现疲劳状态,但恢复速度往往也较快,脑细胞内部机能、结构迅速发展,使其具备更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青春期阶段,受内分泌活动的影响,神经系统的波动性较强,容易出现动作迟缓、自身感觉不适、动作协调能力不足的情况。
从心理角度看,在中职教育阶段,女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并稳定。在情感表现上,她们更加含蓄、敏感、内向和自尊;在意志表现上,她们十分容易出现畏难心理,不敢于面对挫折、接受失败。在体育课堂上,女生们往往不好动,存在怕晒、怕脏、胆小等心理,缺乏自主锻炼的热情。同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她们在心理上面临着较重的心理负担。在主要表现上,往往因个人的焦虑偏执、犹豫、敏感等心理,限制了人际交往范围,容易嫉妒他人的优势和优点,导致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足。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女生往往不乐于参与竞技项目,在游戏中的反应能力不足。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女生心理素质很难得到提升,无法积极地融入体育课堂氛围,活动参与程度不高。受限于身体素质,一些女生动作模仿、学习、掌握能力不足,很难跟上教学进度。面对身体素质良好、体育成绩好的女生,有些女生容易因无法赶超的原因,在心理上出现一定的思想负担,出现懈怠、怯懦等心理,这就容易产生一些自卑情绪。
2 影响卫校女生体育课感兴趣程度的因素
2.1 个人心理波动的影响
学习心理、情绪是影响女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受青春期發展的影响,女生对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根据相关调查和访谈发现,更多女生更习惯呆在教室,不喜欢去操场“受累”。尽管部分女生希望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塑造具有美感的体型,但由于存在怯懦、害羞等心理,很难真正体现出个人对体育课的兴趣。此外,卫校女生身体发育基本情况良好,但欠缺一定的耐力、爆发力。这样的心理、身体情况下,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容易消退。
2.2 体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中职卫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养,是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热情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受到业务素质和水平的限制,部分教师未能合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不够丰富。在我国使用的体育教材上,大多使用着滚动制教材,教材内容缺乏一定的变化性。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尽管教师针对性地制定了教学要求。但是,在具体的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未能细致地调整动作要领等相关要求。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从体育教学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更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仍然采取固定的模式。在体育课堂的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往往直接组织学生进行跑圈运动,再让学生进行徒手操,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心理,不利于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
2.3 身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卫校超过40%的女生对体育课程充满较强的兴趣,对体育教学抱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在强烈的兴趣下,这部分女生往往较少出现早退、迟到等现象,还能主动配合教师开展项目训练,积极学习和掌握体育动作,在学习中发掘个人体育运动潜能;同时,也有部分女生并没有强烈的喜好感,直接将体育课程视为普通的放松课程、活动课程,用于释放身心压力。在体育教学中遇到脏累等挑战时,这部分女生往往会存在畏惧感,不能积极地参与练习。比如,在遇到体育课时,由于月经等特殊身体情况,女生会直接申请不参加体育运动,认为月经期间的剧烈运动会影响身体健康。面对寒冷或炎热天气时,女生们也会担心冻伤、中暑等问题,对体育学习产生排斥感。由此,在片面的认识下,女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也会受到影响。
2.4 体育活动场地的影响
学校场地、体育器材是支持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在中职卫校教学中,往往存在多个班级共同器材或场地的情况,学生较少接触体育器材。这样,不仅会影响各个班级的教学进度,还会使得学生丧失体育锻炼兴趣。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受到学校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对器材、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同时,学校更侧重专业教学,对体育学科教学缺乏重视,认为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关联性不强。学校往往将资金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对器材更新、场地扩大缺乏重视,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力度。此外,受限于体育器材的数量,学生往往交替使用器材,这就会削弱学生锻炼热情。
3 卫校女生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3.1 关注卫校女生特点,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为了提高卫校女生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全面地分析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中职卫校中,女生处在15-20岁的青春期阶段,身体机能在向成熟的方向发展,诸多女生对体育运动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感。由于女生自尊心较强、抵触体育运动,对体育锻炼存在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相较于中小学阶段,卫校学生开始关注个人的外貌特征、体型变化,十分追求美、向往美。中职卫校女生肌肉力量不强,但诸多女生身体具备较强的协调性、柔韧性,更容易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规律。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联系女生的爱好、兴趣,关注其体育适应能力,合理地安排具体教学内容,重点开展体育锻炼项目,帮助女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增强体育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进而提升女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
3.2 注重思想层面引导,培养活动参与意识
当前,部分女生只是追求在课上完成任务,较少关注具体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较多地掌握技术,但缺乏对体育理论的了解。所以,体育教师要注重思想、理论层面的引导,让女生们认识到为何这样做,如何这样做,使其能够掌握锻炼背后的道理,正确地认识体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女生心思细腻的特点,多与她们进行对话、聊天和谈心,在一言一行中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待体育学科的态度,让更多女生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并加以积极表现。例如,教师可以从生物学、科学角度普及人体健康知识,注重体育健康、女生生理、科学知识等内容的宣传。通过开展正面的教育引导方式,适当地给予批评,多给予学生表扬,逐步地帮助女生树立起锻炼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幽默化的教学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其塑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女同学在快乐氛围中参与活动。
3.3 调查女生兴趣爱好,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对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创新,结合女生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内容,科学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塑造多变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带领女生走进活泼的课堂环境,增强其活动体验。例如,在体育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不应一味地使用固定活动形式,如集体跑步、徒手操等,而应根据学校地区特点、女生体育兴趣爱好,开展花样跳绳、韵律操等特色运动项目。对于柔韧性强、平衡性弱的女生,教师可以开展体育舞蹈、健美操等活动,有意识地开展柔韧性训练,并适当地训练其肩带肌、腹肌和盆底肌。对于具有丰富体育爱好的女生,教师可以引入乒乓球、羽毛球等较容易入门的项目,引导女生们学习体育技能,培养她们的社交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坚持渐进性原则,让女生先适应普通运动难度,在达到放松效果后,再逐步提升教学难度,让女生们主动挑战更高难度的运动,增强其运动自信心,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4 革新体育教学方法,培养体育运动兴趣
4.1 合理规划运动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合理设计、规划运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卫校女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刺激其产生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对于韵律操、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卫校女生往往十分感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详细地具体的训练过程、训练内容,科学地调整训练难度,开展自由讨论、协同学习活动。同时,面对女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教师要增加放松环节、休息环节、经验交流环节,让大家实现轻松学习、快乐锻炼。
4.2 运用激励式教育
后进生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群体。为了塑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教师要重视后进生的发展,运用激励式教育引导女生成长。具体而言,教师应多给予后进生鼓励,通过发现女生优点、点拨不足,引导其不断地获得提升。根据后进生的情况,教师要抓住激励教育的契机,多运用赏识的眼光、激励的语言,增强女生的获得感,使其更加积极地面对新训练内容。由于女生明显的生理特征,在选取體育项目时,其往往容易受到束缚和限制,甚至在心理上抵触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中职卫校女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女生们拥有追求美的特征。对此,教师要多关注女生在不同阶段的进步和表现,用爱心、耐心鼓励和帮助女生,激发其主动学习和锻炼的热情。相对应的,教师要适当地减少批评教育,不应过于追求体育教学进度,关注女生体育技能水平,逐步地帮助其越过体育锻炼的心理障碍,进而有效培养女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3 关心女生身心情况
人文关怀是加强师生联系的钥匙。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始终保持严肃的态度,要多给予卫校女生身体、心灵等方面的关怀,与其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顺利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比如,对于女生的生理特征,往往容易在体育课上出现请假现象。这时,体育教师要扮演好“亦师亦友”的角色,向其普及生理学和体育健康知识,让女同学认识到:即便是生理期,在身体情况正常时,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然后,教师要严格地把控体育运动的强度,适当地调整动作幅度,尽量避免布置背起、仰卧起坐等腹腔训练活动。通过设置契合女生需求的训练活动、调整训练强度,有效培养女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在卫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诸多女生更希望获得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主要由于日常的课业任务较重,希望通过体育课堂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因此,教师要关注女生的情绪变化,善于搜集和聆听学生的意见、想法,适当地增加课堂活动时间,让女生们选取喜爱的项目进行练习,使其运动主动性得到提高,进而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4.4 开展多元学习活动
若缺乏充足器材支持、良好体育场地条件,是很难很好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为了有效调动卫校女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学校应加强体育器材、场地的建设,加大场地建设、修缮的投入力度,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体育器材,满足女生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需求。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要积极申请相关资金,或寻求企业单位的帮助。在采购体育器材时,学校和教师应关注女生的体育运动需求,针对性地选取器材种类,切实满足女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激发女生体育锻炼热情,为提升女生体育课堂参与度打下基础。面对不同学校的差异,学生情况也存在一定不同。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教师要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创新应用的方式,有效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同时,教师应着重分析不同年级女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多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理论教学,培养女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再者,要引导班级男生树立运动榜样,带动女生参与体育游戏,强化身体素质。通过正常开展男女混合教学,促进男女生建立起正常的交往关系,使女生在男生的示范作用下积极表现,确保更多女生能够跟上体育学习进度,进一步达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卫校女生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女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为了让女生自觉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必须要分析卫校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全方面地分析女生的体育爱好。具体而言,教师要通过关注女生个性特点、注重思想层面引导、调查兴趣爱好、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等形式,让女生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终身发展的重要性,让她们了解更多基本的健康知识,掌握更多的体育专业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南宁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