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开展
2022-03-31刘霞
刘霞
课程游戏化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和全新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在文章围绕幼儿亲子体育活动展开研究,分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亲子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结合现代幼儿体育教学现状,提升幼儿园老师教学质量,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出一系列的组成方法,为课程研究提供有效措施,促进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1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意义
1.1 改变幼儿亲子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因为社会发展和家庭背景的影响,大多数幼儿园的亲子体育活动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像老师、家长、幼儿,其中最常见问题的就是老师无法顺利组织亲子体育活动,特别是家长缺席的问题,一直是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弊端,再者就是老师自身的问题了,现阶段的幼儿园老师出身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占比非常大,他们当中专业学习体育的老师很少见,所以,在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的训练,也无法体会亲子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幼儿的身心健康没有保证。
幼儿的天性活泼好动,对外界情感变化的感知非常敏感,尽管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增加老师的工作难度,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老师的语言和动作给予一定的回应,方便老师接下来的工作展开。在现代的幼儿园亲子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个别的幼儿园会定期地组织亲子体育活动,为家长和幼儿提供独立相处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中,使幼儿的身体、精神达到最大限度地优化。
面对以上这种现象,幼儿园老师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结合幼儿的家庭背景,把亲子体育活动由幼儿园转移到家庭,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幼儿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能够完成亲子体育活动。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游戏“一二三木头人”很受幼儿的欢迎,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中展开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到游戏过程中,而且这个游戏最少只要三个人就可以进行,所以,在幼儿园幼儿有老师和小朋友的陪伴玩耍,而在家里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耍,这样的游戏不仅仅能够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弥补了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教学的不足之处,让幼儿的智力和身体同步发育。
1.2 促进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创新研究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亲子体育活动作为现代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在确保幼儿园身心健康的同时不断地创新研究新的亲子体育活动,让家庭和幼儿园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幼儿。亲子体育活动的本质就是为了加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联系,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提升幼儿园体育教学质量。轻松愉快的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智力,促进身体机能的健康发育,满足精神世界。
幼儿园老师在幼儿的成长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老师之外,还可以是亲人和朋友,幼儿的世界简单、纯粹,他们判断事物的能力主要依靠个人的喜好,所以,在亲子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搜集大量的专业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的创新亲子体育游戏,开发出适合幼儿活动的体育游戏,把握游戏活动的运动量,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增加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诱导性,保证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
现代的幼儿园不管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设备或者是教学理念,都是非常先进的,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展开,需要新时代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创建高质量的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研讨会,集思广益,丰富亲子体育活动内容,分析亲子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形式、意义等,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挖掘,为幼儿整理、制定合理的、高效的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突显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学的特色,促进课程游戏的进一步应用。
2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组成方法
2.1 家园相互合作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亲子体育活动中,老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能够理性的对待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毕竟,完美的亲子体育活动需要幼儿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所以在幼儿体育活动的展开中,首先幼儿园要培养专业的体育老师,要求他们在专业的领域里熟练利用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明白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新时代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理念,为幼儿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把亲子体育活动与课程游戏活动完美地区分开来,利用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创新设计新的亲子体育游戏,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在亲子体育活动中发挥最大优势。
在家园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工作中,老师和家长之间需要不停地磨合,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父母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完全不同,对于优质的家庭来说,父母的思想觉悟也有一定的高度,很容易接受亲子体育活动教学观念,但是对于普通家庭,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思想工作,改变家庭的育儿观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幼儿连一个完整的家都没有,他们的监户人也是法律规定,在家园相互合作的工作中给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这些不同的家庭背景,老师和家長需要一同接受育儿培训和学习,重视幼儿的成长状况,为幼儿负责。比如说,在锻炼幼儿四肢协调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首先要和家长交换资料,根据幼儿在园的表现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或者动画角色进行引导,像“三只小熊”,让老师和家长在亲子体育活动中身着道具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最后在家长的带领下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老师在一边指导。
2.2 培养大量的幼儿体育活动专业老师
现代的幼儿园缺乏专业的体育活动教学老师,正常情况下,幼儿园老师都毕业于学前教育,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非常杂乱,很多时候每个专业都要踏足,所以,幼儿园老师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新时代幼儿园老师就要具备新思想、新理念,而且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自己的视野,珍惜培训学习的机会,参加高质量的专业讲座,为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改革树立长远目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与家长和谐相处,提高两者之间的沟通效率。
幼儿园老师作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亲子体育活动的实施者,必须掌握核心技术,以专业的角度创新设计亲子体育活动游戏,确保游戏活动的教育意义与现实生活相互融合,培养幼儿的体育运动精神,把体育活动作为幼儿成长的一部分,迎合幼儿的天性和喜好,组织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他们通过亲子体育游戏活动来释放自己的天性,尽情享受亲子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家人的陪伴,体会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
专业的幼儿园体育老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为幼儿量身打造合适的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因为幼儿的体育活动过程针对的是幼儿的身体素质,所以专业老师不仅要有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具有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满足现代幼儿亲子体育活动教学需求,给予幼儿最大的耐心、细心、关怀,面对幼儿,始终保持平和的教学态度,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幼儿,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2.3 创新设计多元化的亲子体育活动模式
为了更好地展开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在课程游戏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幼儿园老师可以高效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亲子体育活动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充满童趣。比如,情景再现教学模式,可以把游戏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完成教育教学,像“接力赛跑”,把幼儿和家长分成小组,为游戏活动环节设置一定的距离和一些安全障碍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自身的体力范围内完成游戏环节,在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下赢得胜利,把亲子体育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幼儿的年龄和身体都处在成长阶段,他们的运动天赋和思考能力还有待开发,在幼儿园,不管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好奇心非常重,而且喜欢模仿,所以,老师和家长就要做好榜样,延长陪伴幼儿的时间,以便近距离的了解幼儿的成长状况,把游戏与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帮助幼儿培养体育运动意识,让幼儿对亲子体育活动充满热情,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3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的开展措施
3.1 创设有趣的游戏化教学情境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政策的指导下,人们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的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学的时候,必须把“德智体美劳”实施落实到底,幼儿作为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继承者,在幼儿园阶段,就要接受全面综合教育,现在为了让幼儿的身体素质更加优秀,老师就要为幼儿创设高效的体育活动游戏,在满足幼儿好玩天性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的体育运动习惯,让他们踊跃参与到亲子体育活动当中强化个人身体素质。
为自己的幼儿阶段添加更多的成长乐趣,具有课程游戏化性质的亲子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运动天赋,还能够挖掘他们的潜力,所以利用情境教学设计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比如,在锻炼幼儿反应能力的体育活动中,老师可以利用“数字游戏”进行,首先老师选择户外活动地点,然后让所有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顺时针旋转,注意听清楚老师的口令,如数字3,一旦老师发出口令,幼儿就要在最短时间内3人成组,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的伙伴,老师就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如表演自己的特长。
最后,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能力给予适当的引导,教会他们掌握游戏规则,并且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应用出来,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锻炼个人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素质,因为不同的数字可以让幼儿来回奔跑,选择自己的目标,从而快速掌握游戏規则和技巧,达到学习的目的,不同的游戏经过情境创设之后,所产生的教学结果完全不同,因此,幼儿园老师一定要提高教学情境的利用率,丰富亲子体育活动游戏模式,让课程游戏与体育活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3.2 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体育活动研究
在幼儿园亲子体育活动中,老师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研究,像性格特点、行为特点、年龄特点、兴趣特点等等,其中性格特点和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他们接受的关爱除了父母之外还有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的关爱,这些过多的关爱很容易让他们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过分溺爱幼儿,满足他们所有需求。
幼儿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情绪是不受控制的,特别是面对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要么直接占有,要么哭闹不止,直到达成所愿,这样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如果想通过体育活动来修正这种行为习惯,老师就应该设计科学的亲子体育活动,从日常生活出发,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改造成游戏化体育活动教学模式,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引导他们,让他们通过游戏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避免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研究幼儿特点的工作中,老师既要注重体育活动的游戏性,又要注重体育活动的教育性,使幼儿在亲子体育活动中既能体会玩的乐趣,又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改变自身的身体素质,把幼儿亲子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起来,解决如今幼儿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丰富幼儿亲子体育活动,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秩序的前提下促进亲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帮助老师更好的落实幼儿亲子体育活动,让幼儿体育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完美,使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下快速成长。
3.3 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器材
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少不了体育器材的帮助,如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等等,每一个道具在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应用体育器材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游戏的安全性,防止发生碰撞或者划伤的情况,给亲子体育活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老师可以给体育器材做好防护措施,或者是利用其他物品代替,像布偶、气球等,这样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玩耍兴趣,还能够保证游戏的安全性。
在加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进行幼儿园亲子体育教学的时候,还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防止幼儿在亲子体育活动游戏中发生意外事故,如角色扮演,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游戏道具的加入,像刀、剑等,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尽量让这些危险道具被老师或者家长把握,降低危险系数,预防游戏的激烈环节影响幼儿的行为控制、对周围的学生产生伤害,所以老师要注重培养与提升家长和幼儿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在游戏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懂得保护自己、维护同学。
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幼儿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体育活动展开过程中,游戏模式有多人运动也有单人运动,不管是哪一种游戏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老师在利用课程游戏设计亲子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控制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性,科学的应用课程游戏展开教学活动,灵活运用课程游戏资源,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长在幼儿时期的陪伴和关爱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在幼儿时期家长要给予一定的陪伴,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中去,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它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幼儿的未来发展,所以老师在设计体育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游戏的复杂性,降低游戏的难度,减少游戏环节,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体会游戏的乐趣。
本文系成都大学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名称:幼儿居家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开发,课题编号:YETYZX202
0B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