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2022-03-31蔡国平

当代体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美育体育教师舞蹈

蔡国平

随着“五育并举”理念的提出,美育教育逐渐受到广大初中体育教师的重视,挖掘体育学科蕴含的美育素材、培养学生运动美、健康美和体态美意识,释放体育教学魅力。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寻求挖掘运动项目中蕴含的美育教育素材,规范学生站姿、走姿和运动姿态,开发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运动中接受美育教育的熏陶,结合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融入武术、街舞和啦啦操等运动教学,满足不同学生运动需求,培养学生良好运动和生活习惯,提升初中体育美育教学效果。

美育教育不仅包括了审美教育,还包括了人文教育、健康教育和生活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寻求体育项目和美育教育的契合点,首先要积极开发美育校本课程,从体态美、运动美等方面入手,提升体育教师美育教育意识;其次,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讲解啦啦操和街舞运动,让学生体会音乐、舞蹈和运动的完美融合,提升初中生体育审美能力;再次,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展现竞技体育比赛视频,带领学生欣赏体操、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等比赛视频,让学生欣赏刚柔并济的体态美,督促学生注重自己的体态;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运动习惯培养,组织班级每天阅读打卡活动,让学生保证每天的运动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育教育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1 美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更注重技能教学,忽略了美育教育

随着各地中考政策改革,体育学科所占分数比重有了明显提升,很多初中体育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了运动技能讲解和项目训练上,对美育教育不太重视,没有挖掘不同运动项目中蕴含的美育价值,影响了体育课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只是纠正学生起跳动作、摆臂动作和落地动作,没有纠正学生空中姿态,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这项运动的美学价值,学生跳跃动作缺乏美感,没有发挥出体育课美育价值。

1.2 美育教育形式單一,学生配合度不高

虽然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开始尝试开展美育教育,但是美育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很多教师只是为学生播放一些专业体育赛事,讲解竞技精神,美育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美育实践活动。体育教师却采用“一刀切”式方式开展美育教育,没有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竞技体育美,导致学生只是模仿花哨的运动动作,也忽视了利用音乐开展美育教育,导致学生对运动体态美、健康美的理解有限,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运动热情。

1.3 美育教育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效果不理想

美育教育来源于生活,但是初中体育课堂的美育教育却和学生生活“遥遥相望”,初中生更喜欢对抗性强的篮球、足球和武术等运动,动感十足的街舞、健美操也是备受学生喜爱的运动,这些运动充分展现了健康美、姿态美。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只是参照1000米,800米,立定跳远等中考项目开展美育教育,一成不变的运动项目难以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更难以诠释运动的美育价值,影响了体育课堂美育教育效果。

2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和美育教育融合的优势

2.1 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骨感美和化妆逐渐进入初中生视野,初中生产生了“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很多学生盲目节食,过度追求骨感美,这对学生健康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美育教育可以端正学生审美观,让学生正确认识体态美,并不是体重越轻越好,让学生认识真正的健康美,为学生讲解匀称美、肌肉美,端正学生审美观,消除学生的身材焦虑,督促学生通过运动来控制体型,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

2.2 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形态美

初中生学习任务加重,忙于文化课学习,对自己坐姿、走路姿态和站姿等形态都不太重视,很多学生都存在高低肩、含胸驼背和O型腿等形态问题。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美育教育渗透形态美理念,让学生意识到良好形态对自己的重要性,逐步纠正学生坐姿、站姿和运动姿态,改善学生精神面貌,让学生养成挺胸抬头、昂首迈步的好习惯,塑造学生良好形态,让学生更加阳光、积极向上,提升学生的精气神。

2.3 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运动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还可以锤炼学生意志力,让学生养成敢于挑战、坚持不懈和吃苦耐劳精神,有利于塑造初中生健康人格。体育教师要结合不同运动项目渗透美育教育,在耐久跑训练中锤炼学生意志力,鼓励学生克服疲惫,提升学生耐力和意志力,在篮球和足球教学中渗透团队精神培养,让学生懂得团队配合、自我牺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战胜学业或生活上的挫折,充分展现体育课美育价值。

2.4 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美育教育可以展现体育课接地气、更有人文气息的一面,可以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运动美,了解体育文化、体育舞蹈和健康运动习惯,深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教师可以讲解中国运动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例如中国体操健儿夺金瞬间、花样游泳精彩表现,让学生体会柔美与力量的完美融合,让运动精神、运动姿态美来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训练中。

3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原则

3.1 经常性原则

良好的思想美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培养而形成的,但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有很多学科的美育教育的倾向性不够强,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美育思想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凸显出来的美育教育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一些竞技类的体育运动主要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而集体运动则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深入分析大纲和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内容,从而将其合理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经过长时间系统的美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2 及时性原则

和初中其他学科不同,初中体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突发事件,而这些所谓的突发事件正是教师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契机,避免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减少同学之间相处的矛盾。若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则很有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及时性,将美育教育的价值与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3 内化性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若想保证效果,那么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引导性的美育教学活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教室外进行的,这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较强的环境优势,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准备上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教师明确,那就是要时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转变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课堂活动的开始到结束都能够有效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发挥出美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3.4 实践性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研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直观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保证体育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接力跑的体育运动项目时,要将接力跑的最终成绩取决整体成绩,而不是个人成绩,这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若是学生在接力跑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个人成绩,在整个项目运动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团队观念,就会导致整体成绩受到影响。这项体育教学活动很好的突显出美育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很有必要。

4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

4.1 立足体育教学特点,开发美育校本课程

体育教师要围绕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身心发育特点来开展美育教育,自主开发美育校本课程,一方面把学生喜爱的运动纳入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则是开发信息化教学素材,不断丰富体育课美育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运动喜好,把學生喜爱的啦啦操、太极拳、街舞等纳入教学项目,展现不同项目的运动美,满足不同学生运动需求,并精心设计体能、力量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不同运动项目技巧。例如教师可以自主编创啦啦操,把旋转、跳跃、抛跳和队形变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体育舞蹈的形态美、运动美和配合美,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运动蕴含的美学价值。其次,教师要精心制作信息化教学素材,例如借助互联网搜集中学生啦啦操大赛表演视频,健美操运动员考试视频和奥运会比赛视频,为学生呈现姿态美、体态美和竞技精神,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积极成立体育社团,开设街舞、瑜伽、体操、游泳、太极拳和轮滑等社团,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把音乐、舞蹈和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教学中,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美育教育活动中,提升初中生身体素质。

4.2 优化体育舞蹈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审美能力

初中生更喜欢动感十足、热情洋溢的体育舞蹈,华尔兹、国标舞等收获了很多初中生的喜爱,体育教师可以自主学习体育舞蹈,开设华尔兹交谊舞、探戈和集体舞教学,让学生体会音乐、运动和舞蹈的完美融合,展现当代初中生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教师可以先跟随华尔兹舞蹈表演视频学习,也可以观看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视频,讲解慢步华尔兹基本步伐,不同配乐舞蹈动作,再为学生讲解华尔兹脚下步伐和上肢动作,让学生体会到华尔兹浪漫、唯美、舒曼美,塑造学生良好体态,让学生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养成抬头挺胸的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运动审美能力。教师安排男女生配对学习华尔兹,在音乐声中为学生讲解华尔兹步伐、旋转和走位变化,让学生在旋转、舞动中感受体育舞蹈的热情,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体育舞蹈充分展现了体育课美育价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体态美、舞蹈美和运动美的理解。

4.3 融入竞技体育比赛视频,塑造学生体态美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美育教育,例如筛选中国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精彩比赛视频,展现花样游泳、跳水、游泳、体操、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美学价值,让学生感受运动员精益求精、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竞技精神,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教师可以播放中国体操运动员管晨辰平衡木袋鼠摇手夺冠视频,让学生欣赏她在平衡木上跳跃、迈步的美妙身姿,欣赏她可爱的袋鼠摇手,为我国赢得了平衡木金牌。体操是观赏性极强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空中旋转和跳跃姿态优美,展现了运动和舞蹈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形态美。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14岁跳水冠军全红婵夺冠视频,她在十米跳台中拿到了三个满分,打破了世界纪录,展现了中国跳水“梦之队”的霸气。全红婵的空中姿态非常优美,脚尖绷直、犹如一根针插入水中,施展了“水花消失术”,展现了跳水运动的形态美。这些运动展现了不同形式的形态美,督促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形态,尤其是运动过程中的姿态,由于塑造学生良好体态。

4.4 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展现健康美价值

教师要关注学生课下运动,让学生每天至少保证一小时运动时间,举办班级运动大考活动,督促学生养成每天运动的好习惯,充分展现运动的健康价值,端正学生生活习惯。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健康讲座,端正学生对体重的认知,讲解健身知识,为学生讲解健康减肥方法,同时为他们讲解健康低脂饮食习惯,让学生通过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来保持匀称身材,让学生了解健美身材标准。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简单易操作的有氧运动,推荐学生一些科学健身抖音、微博或微信账号,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例如利用课间十分钟跳燃脂操,让全身关节都运动起来,消除学生端坐一天的疲劳,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教师还可以讲解基本的瑜伽动作,带领学生拉伸腰部、颈椎和腰椎,缓解学生亚健康状态,为学生讲解平板支撑、波比跳等健身动作,让学生在家中也可以健身,改善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让学生发自内心爱上运动。

5 结语

初中体育教师要把美育教育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展现运动体态美、审美观、竞技精神美,把学生喜爱的体育舞蹈、奥运会比赛视频、体育社团纳入美育校本课程中,开设不同运动项目教学,挖掘学生运动潜能,协调好课堂内外运动指导,关注学生课下自主锻炼,为学生讲解有氧运动、健身技巧,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运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美、收获健康、收获健康,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提升初中体育课美育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杭州市行知中学)

猜你喜欢

美育体育教师舞蹈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舞蹈课
美育教师
雪地上的舞蹈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