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心移植人体背后的哈佛学霸:“基因剪刀手”杨璐菡

2022-03-31高延青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6期
关键词:剪刀手异种自律

高延青

人物时事速递 >>

2021年1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例转基因猪心脏移植人体手术。然而,这不是一颗普通的猪心脏,它提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免除了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风险——排异反应。这项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一位华人女科学家的贡献。她便是杨璐菡,被称为“基因剪刀手”,毕业于北大—哈佛的真学霸。要知道,猪可是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最佳动物之一。一直以来,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存在著两大风险:一方面猪的基因本身携带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另一方面猪器官会在人体内产生排异反应。2017年,杨璐菡领导团队成功运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灭活猪细胞中的致病基因并发表在Science上。

人物素描1 自律、努力才是标签

杨璐菡是个土生土长的川妹子。1986年,她生在山水灵秀的巴蜀小县城,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会计师。从小,璐菡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律和努力是她的标签。杨璐菡的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杨璐菡曾表示:“小时候爸妈都很忙,妈妈身体还不好,我从小就不想让他们操心,非常努力。我学习也不是一直都很好,如果你去问我的同学,他们可能会说璐菡很努力!其实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很吃力的。”真正打开生物“黑匣子”的,是在杨璐菡的高中时代。杨璐菡从高二开始加入生物竞赛队伍。从一开始解剖花草昆虫,再到后来学习分子生物学、遗传学,都让她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那时候作为高二学生,一年要把所有生物系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都学完,大部分靠自学。我们去七中旁边的川大旁听,几乎听不懂,但看两三遍总也懂了,这让一个人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有很大提高。”

人物素描2 人生不是“迪士尼乐园”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约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而器官捐献数量远低于需求。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成为解决“移植器官荒”的重要途径,但同时面临异种病毒传播、免疫兼容性和功能兼容性三大技术难点。基因编辑技术成为解决这些技术难点的有力工具。杨璐菡的梦想,不仅仅是在科研领域解决异种器官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而且是在未来打造出“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能用得上的器官治疗产品”。她觉得人生不是预设好、等人享受体验的迪士尼乐园,而是一块需要耕耘的田地,“你可能耕耘出一个小菜圃、一个小花园,或种出一棵参天大树。只要用心付出了,真实对待自己和人生,那就值了。有这个想法之后,我少了焦虑,从容了很多。”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以“自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我们祝贺杨璐菡博士取得的成就,也祝愿这项技术能早日推广,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同时,我们应该向杨璐菡博士学习,学习她敢于坚持的勇气与信心,学习她自律自学的恒心和定力,学习她对待人生的态度,耕耘出属于自己的菜圃、花园!

【其他适用话题】科学进步 创新突破 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剪刀手异种自律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剪刀手”拍照会泄露指纹?
自律成就美好
剪刀手“嚓嚓”
异种部门
异种部门
异种部门
异种部门
以他律促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