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梦星辰大海

2022-03-31蒋聚荣

环球飞行 2022年1期
关键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升空

蒋聚荣

这一年,作为航天摄影爱好者的我,更是一直奔波在拍摄的路上。历经艰辛,排除困难,两次专程从北京“打飞的”回海口奔文昌。其中一次是在参加完第十三届中国珠海航展后,先回海口,再飞赴甘肃嘉峪关,转场酒泉等地奔波拍摄。我先后用相机镜头见证、记录了一系列令人激动的精彩瞬间:

3月12日,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试验九号卫星成功,此次发射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天和核心舱;

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

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

12月24日,海南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回顾这一年来的影像记录之路,我参加了文昌全部5次发射的拍摄,用影像传递了中国航天良好形象和其代表的正能量。而在众多令人激动的精彩瞬间中,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发射是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

非常庆幸,2021年十月金秋时节,我第一次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镜头记录了整个载人航天发射的伟大时刻与过程,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人不断创造历史、书写辉煌的艰辛与不易,真心为他们叫好点赞。

回顾自己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所见所闻的采访过程,前辈们艰苦创业的成长历程,令我终身难忘。特别是参观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区时,我观看了当年的纪录片和图片展览,走进了封存的发射塔架和当年的厂房旧址,真心敬佩老一辈“两弹一星”创业者的坚持与不懈的大无畏精神!

在参加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新闻发布会和情况介绍会上,我们共同见证了航天员系统总师黄伟芬女士的从容与欢颜,还有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先生新闻发布的精彩与严谨,也感受到数十家中外媒体报道团队聚焦会场的忙碌身影与壮观场景等等。

10月14日下午17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我用相机完美的留下了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时,首次亮相神采飞扬的影像。特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坦诚与自信,让人印象深刻。作为见证记录者,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心潮澎湃。

10月15日下午15时,接到有闻名已久的“出征包子”的采访信息,我立即前往某后勤食堂,见到多名衣着整齐的厨师紧张忙碌的身影。他们包着好看的包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告诉我们,任务完成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据了解,每逢神舟飞船飞行任务在即,后勤保障人员都会不辞辛苦,精心准备好食材,特别包上包子供给每位一线参战人员餐用。本次赶制的包子有六种馅料,每盒装六個包子,每个包子十三个褶,寓意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六六大顺,马到成功。

10月15日晚上9点40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我及时用三台不同焦段的相机和镜头将此火热场面完整记录下来,并快速上传给相约的媒介和朋友们分享。

10月16日零点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其乘组正式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我在现场,利用得天独厚的高点位置,选用了三支装有尼康540长焦镜头(跟踪拍摄火箭升空的特写镜头)、尼康70-200mm变焦镜头(锁定焦段连续自动拍摄)、尼康8-15mm超广镜头(用8mm鱼眼焦段长时曝光)的相机和镜头,在现场拍摄到了很多精彩瞬间。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迈向更加遥远的星辰,探索更加浩瀚的宇宙。我们更加期待2022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而我会继续努力在现场呐喊助威,用镜头捕捉更加精彩的火箭飞天、星辰瀚海画面,用影像为航天世界写真。

猜你喜欢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升空
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发射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
“一箭三星”
遥感三十四号02星成功发射
火箭升空啦
让你的船下水吧
火箭升空
文昌塔怎么摆才可旺“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