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流通发展与“最先一公里”建设实践
2022-03-31程勤阳
程勤阳
农产品产地流通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起点,紧紧联结着农民,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征。发展农产品产地流通,是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链的基础,是丰富乡村产业形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拓展农民经营范围、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及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产品产地流通现代化的重点是加快“最先一公里”的建设。
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发展历程
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后集贸市场逐渐恢复及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到多业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现代化提升阶段。
农产品统购统销阶段
农产品统购统销发端于粮食的供需矛盾,也是全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实施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标志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正式出台。1954年,中财委发布《农产品预购工作的指示》;195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其他物质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的规定》,农产品产地流通完全进入到统购统销的高度计划时代。
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及批发市场快速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释放的同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也深入推进。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除少数品种外,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集贸市场首先得以恢复并不断壮大。随着农产品产量迅速提高,传统乡村集贸市场难以承载大规模的农产品自由交易,由此逐步衍生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984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诞生,成为全国首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随后,在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包括产地市场在内的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2000年达到4500多家,之后在总交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市场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多元化业态蓬勃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新兴流通业态竞相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农超对接”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创新,2008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并持续推进。2012年5月,农业部门启动了“农社对接”试点工作,通过这种流通模式,农民增加了收益,市民得到了实惠。农产品电子商务近十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截至2020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507.61亿元。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已经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产地直销为补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农产品产地流通存在的问题
“最先一公里”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等鲜活农产品缺乏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的问题由来已久,造成生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民经济损失。2020年我国蔬菜、水果和薯类产量分别为7.49亿吨、2.87亿吨和1.49亿吨,总计11.85亿吨,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2亿吨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现有规模化贮藏窖、通风库和果蔬冷库的贮藏能力总计约5000万吨,因此需要新增约1.7亿吨的贮藏保鲜设施,缺口相当大。
农产品产地流通技术装备不配套
生产规模化以及消费者质量意识的提高都对农产品保鲜贮藏、冷链运输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新的需求。近些年,我国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开展关键及装备研发较多,单一品种的保鲜技术研究也不少,但按照农产品流通链开展技术集成研究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十分缺乏,农产品流通技术的成套性、匹配度、标准化水平相对较低。
产地流通组织化程度仍然太低
近年来,尽管一些经营主体开展了农社对接、直供直销等短链流通业务;有些合作社通过在销地批发市场建立档口或与档口建立合作关系,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效率。但总体上,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多数农户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既缺乏横向的“联产联销”和冷藏保鲜设施“共建共享”,更缺乏纵向的“以销(消)定产”,“先产后销”“待采待销”现象十分普遍。
提升农产品产地流通的新实践
为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建设的短板,国家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仓储保鲜设施。与此同时,农产品流通企业基于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支撑和保障,着力开展进“最先一公里”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政策引导农产品产地流通升级发展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分等分级、贮藏保鲜、预冷包装初加工是农产品产地流通的重要环节。为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2012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财政补贴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马铃薯贮藏窖、通风库、机械冷库和果蔬烘干设施等。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10.3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7.4万座马铃薯贮藏窖和果蔬通风库、4.5万座机械冷库和1.9万座果蔬烘干设施,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206万吨、果蔬贮藏能力415.3万吨、果蔬烘干能力287万吨。采用新建设施开展初加工作业,果蔬贮藏损失率仅5%~6%,错季销售价格上涨20%~50%,果蔬烘干加工增值率高于100%,减损增值效益十分显著。如广西武鸣县黄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租用6亩建设用地,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两条果蔬初加工生产线及5座冷库,加工能力4吨/小时,冷库库容300吨。通过贮藏保鲜,商品价值提高50%以上,年收益可达到200万元。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的实施情况看,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需求最为紧迫。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的要求,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于2020年4月发布《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20〕2号),提出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在村镇支持一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加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支持节能型通風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及配备的预冷、称量、除土、清洗、分级、包装、输送等设备的建设。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80亿元继续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为提高设施利用率,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共建共享”。此外,还实施了农产品冷藏保鲜整县推试点县创建,在试点县通过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培育形成一批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运营主体,构建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运行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
社会资本投资“最先一公里”建设(以阿里为例)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的同时,农产品流通企业也认识到“最先一公里”建设对于提升农产品流通价值的重要性。为提高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的效率和水平,阿里建立了“产地仓+协同仓”的模式,在全国建设五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县、乡建立若干小型协同仓,协同仓收集产品后送至产地仓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建设产地仓,农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预冷、清洗、分级分选、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转化为商品,一方面阿里可以不断扩大自营模式下的农产品基地直采规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合作商户提供农产品商品加工处理和仓储服务。产地仓主要功能包括品质检测、分选分级、预冷和冷藏、机器人搬运、自动化包装等且有利于产品保鲜。产地仓分别与遍布全国各城市的销地仓,淘宝天猫、盒马、大润发等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形成数字化的仓配矩阵和分销网络。
启示与建议
主要启示
消费需求的变化促进了流通业态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从追求农产品消费的数量转向越来越关注产品品质,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旨在减少流通环节、保持产品新鲜度,同时有利于农民增收的直供直销业态得到发展。在消费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有了享受便捷服务的愿望,可实现点对点服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家庭宅配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科技进步为农产品产地流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农产品流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技术进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械通风库、冷库、气调库等贮藏保鲜设施和预冷、分选等预处理技术延长了鲜活农产品的贮藏周期;冷藏车以及简易冷链运输车的推广实现了农产品大范围跨区域物流;机械化、自动化分等分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等级的差异化需求;移动互联使得农产品购销“触手可及”。
政企在“最先一公里”建设方面具有互补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政策扶持下开展“最先一公里”建设的目的是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以进入流通链网;流通企业掌握的是流通渠道和链条优势,加强“最先一公里”建设是为供应链提供支撑保障。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仓储保鲜设施与阿里物流系统中的协同仓功能基本一致;新型经营主体可以依托阿里的共配物流开展营销。
政策建议
提高设施建设共建共享水平。加强政企合作,合力推进“最先一公里”设施,加快构建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当前,在政府积极引导和财政支持下,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最先一公里”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既要加快补短板,又要避免局部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和土地。在产地仓、农产品产地处理中心、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方面,加强与农产品电商企业、大型连锁超市、物流企业等开展合作,创新合作机制节约投资和资源,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流通高技术和装备的支撑。十四五期间,要围绕保持农产品品质、降低损失,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价值,大力开展以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为重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主产区,根据农产品特性,因地制宜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库等仓储设施,配备预冷、传输、提升、计量、货架等相关设备,购置必要的冷藏运输车辆,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装备系统。
注重技术与标准的集成应用。技术进步不仅能改善农产品流通关键环节的效率,还可引领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根据我国农产品流通特点,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农产品流通科研体系,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接轨国际技术进步,为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现代化源源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十分迫切。此外,应加快建立层次门类清晰、技术经济合理、全链协同适用的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显著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尤其是产地商品化处理、仓储保鲜的标准化水平,减少流通损耗,降低流通工成本。
积极推广绿色节能技术与模式。首先,支持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批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农产品短链流通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损耗,尤其要避免“迂回物流”;其次,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提高大中城市重要农产品自给能力,尽可能实施“地产地销”,减少农产品物流;此外,还要加快推广蓄冷保鲜技术、新能源运输车辆、可降解包装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充分发挥电商企业在信息整合服务的优势。农产品产销信息在政府决策、经营主体经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始终未能建立及时、完整、有效的農产品产销信息采集和利用服务体系。电商企业在产销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阿里集团就是依托了其大数据资源逐步构建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流通和数字化销售。因此,应加强政企合作,充分利用电商企业在农产品产销方面的数据资源,提升引领、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加工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