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枯叶蝶2
2022-03-31钟顺昱
钟顺昱
今天晚上,我们在清源山上吃完饭后,就去山顶的马路散步。
走着走着,爸爸突然大叫了起来:“那是什么东西?”我走上前去,仔细一瞧,发现是一只枯叶蝶。
我俯下身子,绕着枯叶蝶转了几圈,看清了它的模样:它的身子是土黄色的,翅膀是棕黄色的。它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腿长在第二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
爸爸版《拯救枯叶蝶》:个人感悟是爸爸作文最大的亮点。为什么会帮助一只小小的蝴蝶?爸爸写出了自己的感悟与思索——他原本打算一走了之,但书中的道理与温馨的往事同时涌上心头,让他觉得眼前这件小事并不“小”,自己理应有所行动。
儿子版《拯救枯叶蝶》:爸爸由小小的蝴蝶想到了沧海桑田、世事无常,孩子的想法就简单多了——他只是单纯地担心蝴蝶的安危。爸爸的作文有哲学思考,孩子的作文则有科普童趣,父子俩“各司其职”,作文也各有特色。
我发现枯叶蝶的翅膀在微微颤动,就说:“这只枯叶蝶可能产生生物电了!”爸爸问道:“生物电是什么意思?”我便给他科普起来:“就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表现的电现象,比如用刀解剖青蛙时,金属刀尖碰到了蛙腿上的神经,蛙腿就会抽搐。”妈妈打趣道:“生物电是哪种电?”我正要解释,却被爸爸抢了个先:“生物电的电就是发电机的电!”哎,你们聊吧,我还要仔细观察呢!我趴下身去,仔细看了看枯叶蝶肉嘟嘟的身体和它一抖一抖的翅膀。观察完毕之后,我们就继续散步去了。
越往前走,我越担忧:枯叶蝶会不会被人踩死啊?我们可是在马路中间发现它的。我很担心枯叶蝶的安危,大家一致决定——返回帮助枯叶蝶。我们费了好大的工夫才找到枯叶蝶,确定它活着之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妈妈捡了一片叶子,想把枯叶蝶托起来,用叶子送到路边,但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爸爸着急了,准备去折一段树枝,弟弟就捡了一小段枯树枝递给他。爸爸小心翼翼地用树枝碰了碰枯叶蝶,枯叶蝶仿佛看到了救星,顺势钩在了上面。爸爸一步一步地緩缓走着,把树枝轻轻地放在了路边。看到这一幕,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我们全家和枯叶蝶说了声“再见”,就开心地回家喽!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
在写作“生命”这样“高大上”的主题时,孩子往往“为赋新词强说愁”。明明是小小年纪、未经世事, 却不得不为了所谓的“ 立意” 空发议论、空洞抒情, 虽然“ 凑”出了一篇看似深刻的作文, 其实所感所悟多半不是心里话, 而是“复制粘贴”的套话、空话。本期这对父子档的亲子作文给我们做了一个不错的示范:父母和孩子在年龄、阅历方面原本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使写的是同一件事,也能看出“ 身份”的差别。由垂死的枯叶蝶想到生命和时间、生命和自然, 这是人到中年应有的感慨;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只有第一次看到枯叶蝶的新鲜感和“蝴蝶为什么会这样抽动”的好奇。没有对生命易逝的怜惜,就不要强行抒情;没有产生对大自然的感悟, 就不要强行拔高。如果硬要为小小的童心套上大人的“ 衣服”,只会产生“ 违和”感。写出了自己的好奇和思考,同样是一篇优秀的观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