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中:监督聚焦民生小问题 赢得民心向背“大政治”

2022-03-31赵扬

廉政瞭望 2022年2期
关键词:巴中市用房租房

赵扬

巴中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洪斌(中)深入群众家中开展走访调研。

2021年6月25日,一场以解决“急难愁盼”小问题、赢得民心向背“大政治”为主题的全媒体直播节目——“眼见为实”在巴中圆满播出,全网12.14万人次点赞跟帖。

“通过这种全媒体全过程亮晒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目的就是让群众可视化地把党委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眼见为实、纪委监委执纪为民的追求眼见为实、行业领域集中治理的成效眼见为实、干部队伍优良过硬的作风眼见为实。”谈起开播这场节目的初衷,巴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年来,巴中市纪委监委推动主责监督、专责监督、职能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贯通融合、同向发力,围绕“吃”“住”二字,扎实开展“小卖部、小诊所、小饭桌”,公共租赁住房、新建小区配套社区综合服务用房,不动产权登记证“三小两房一证”集中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三小”领域清理销毁过期变质食品药品32吨,13667家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行为;清理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公租房承租户793户,433户住房困难群众搬进了公租房;新建小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已交付使用1.83万平方米,占2018年以来已建成总数的96.8%;186个“问题楼盘”71726户业主达到办证条件,占摸排总数的85.3%;30.5万户农村房产进行了确权登记。

“人民群众急在哪个环节,难在哪个症结,愁在哪个领域,盼在哪个方面,只有把问题和现状摸准确搞清楚,才能锚定我们监督执纪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巴中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洪斌强调。

2021年伊始,一场由巴中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暗访调研随即展开。

平昌县同州街道办事处大腊村某副食店贩卖过期“五毛零食”多达百余袋。巴州区城乡午间托管机构经营不规范,食品和消防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暗访调研组发现,农村地区的小卖部和小诊所,数量多、分布散,经营者大多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安全防范管理能力较弱,加之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方式单一,存在过期食品药品的问题较为普遍。

与“小卖部、小诊所、小饭桌”存在问题同时进入暗访调研组视野的,还有公共租赁住房和新建小区公建配套社区住房问题。

截至2021年2月,巴中市有1300余户符合条件的公租房轮候人员因无房源而得不到住房保障,但一些不符合租赁条件的人员却长期侵占、转租转借。比如,南江县公租房承租人赵某将个人所有的房子按照每间800元/月的价格对外出租,自己却占用公租房长达8年时间;而巴州区江北街道龙泉社区居民周某因公租房沒有房源,全家5口一直租住在一个18平方米的楼顶房屋内。

此外,更让群众揪心的是,全市221个“问题楼盘”存在用地手续不完善、土地价款及税费欠缴、未通过建设工程验收等6个方面问题,致使8.41万余户业主因缺乏政策支持无法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近68.72万户农村房产未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有群众说:“房本一天没拿到手上,心就一天悬在天上。”

农村食药安全隐患多、公租房政策执行松软、不动产权登记难等打捞起的一个个领域的具体问题,引起了暗访调研组的深思。如何既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又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利益?如何在清理中让违规的退出来、轮候的住进去,让公租房政策更暖心?如何让社区用房收回来、用起来?如何推动不动产权证办理和“问题楼盘”遗留问题同步解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彰显价值,只有维护民利、守护民心,才能不忘初心。如今存在的问题就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巴中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饭桌”治理涉及教育、卫健、消防、市场监管等各职能部门,新建小区公建配套社区服务用房、不动产权登记办理更是需要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税务、司法等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打破部门监管壁垒,形成治理合力,必须健全工作机制,以专责撬动各方‘专起来’推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委政府主导、纪委监委主推、职能部门主责、群众媒体主评”的工作机制迅速建立起来。市委书记何平带头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市纪委全会上专门研究部署,真正把民生的堵点和盼点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市纪委监委通过点对点向市级牵头领导发送履职提示函,推动市级牵头领导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导约谈,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引领带动推动各方责任落地落实。

专责监督推动是促进各方履职的重要抓手。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综合运用暗访调查、通报曝光、提示提醒、专题约谈等方式,加强工作调度,推动市、县、乡三级联查,市级部门联动监管,打破职能壁垒,形成监督合力。

职能监督主动是推进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市纪委监委统筹调度下,职能部门通过集中销毁一批过期变质产品、集中交付一批公租房钥匙、集中接收一批新建小区社区用房、集中颁发一批不动产权证等硬措施推进集中治理。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以罚代法、以罚代管等问题开展专题约谈,推动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自查清理的不追究、不问责、不立案、不处罚,经营业主共自查清理过期食品药品29.5吨,占集中销毁总量的92.2%;推动市住建局探索推进公租房小区电子智能化管理,市民政局制定出台社区公共用房功能布局和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行政+司法”追缴土地出让价款和“证缴分离”等方式解决遗留问题。

群众媒体主评是检验治理成效的试金石。创新开播“眼见为实”全媒体直播节目,通过纪检发布、局长交“货”、媒体连线、群众见证、亲历者说等方式,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检验工作成效、回应群众关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群众点赞好评,26万余人次通过网络收听收看。一网友留言:“让部门‘一把手’把成效拿出来晒,才能挤水分、交干货。”

有力度、有温度,治理才能有深度。

“小商小贩也是群众,大多数从业者是迫于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在集中治理中,我们既突出力度,坚决整治那些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又注重温度,把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推动职能部门作风转变、促进行业领域规范发展作为治理目标、一体推进。”巴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集中治理后期,很多小摊小店的经营者对监管执法者从过去的关门闭锁、抵触谩骂,变成了现在的自愿清理、主动上缴;四处藏身、逃避监管的午托机构实现了亮证执业、安全运行。“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干事有态度,群众就有觉悟;只要我们办事讲公道,群众就会走正道。”

护民心、秉公心,干部才能守初心。

民生之急、急在饮食不安,民生之难、难在夜寝难眠,民生之盼、盼在合家有居。在集中治理中,巴中市纪委监委从盯住一片过期的治病药、一份放心的午间餐、一本心心念念的房产证入手,下乡镇、进社区,察实情、讲政策,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揪心、最烦心的现实问题,让群众觉得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时刻感受到党委政府的牵挂就在身边、守护就在身边。

从群众的锦旗、掌声、笑容里,执纪执法者收获了信任和感动,作风在转变、情怀在提升、初心在闪亮。“只要我们对群众掏心窝子,群众就会对我们竖大拇指。”辛苦奋战在执纪执法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叹道。

既主动、又联动,治理才会有行动。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一体推进的系统思维,推动党内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一手抓排查、抓整改,一手立规矩、定制度。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三小’领域制定行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公租房小区电子智能化管理,出台社区公共用房功能布局和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采取‘行政+司法’追缴土地出让价款和‘证缴分离’等方式‘一盘一策’解决遗留问题,是我们跳出‘治理—反弹—再治理’怪圈的制度探索和最大收获。”

猜你喜欢

巴中市用房租房
巴中市恩阳区:“四个聚焦”稳住就业基本盘
巴中市:奋力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观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管理用房典型设计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破解租房难,路还有多远?
巴中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
巴中市巴州区第11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