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一千万次围观:“你点我查”火起来了

2022-03-31李浩瑄

廉政瞭望 2022年2期
关键词:监管局星巴克商家

李浩瑄

“重磅重磅!欢迎围观!”近日,网友举报成都市内一家全球知名会员制大型卖场内销售的生牛肉变质发臭。拿着检验报告的“督哥”前往该卖场,为消费者讨个说法,在镜头前与卖场负责人针锋相对。

这是“你点我查”新一期的“爆款”。节目播出后,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管局已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同时责令该店对销售的同批次问题牛肉进行全面召回。

“你点什么,我就查什么”,躺着血水的冰箱、餐具生肉混洗的水池、布满油污的橱柜……凭借一条“野路子”,去年夏天,由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你点我查”节目刷新了人们对后厨真相的认知,一条视频播放量上千万、点赞几十万已是常态。

不久前,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到访该局才知道,这档传说中“啥都敢查”的节目,主创团队竟只有新闻宣传与公共联络处(以下简称“宣传处”)的3人,出镜的“督哥”景赢,负责拍摄、剪辑的林典和负责统筹审核的宣传处副处长黄浩。

“你点我查”节目诞生,缘于2021年6月,四川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了一场“周三查餐厅、周四查市场”行动。该局食品经营处和宣传处一起商议,希望找一个接地气的形式,既能回应老百姓的呼声,又能让监管更加“智慧”,还能为市民群众普及一些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局里的拍摄器材太老,林典自掏腰包购入了拍摄设备,“按原计划我们打算两周出一期节目,毕竟没做过,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呈现效果如何。”节目形式确定下来后,景赢被选为出镜的主持人,当时摆在宣传处面前的难题是:首期节目该突击检查哪家店?

“既然是一档民生节目,我们最终决定由市民来决定节目内容,节目名也就顺势有了。”摄影师林典一直负责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互联网公号的运营,她在网上发出了向网友征集选题的消息。

“你点我查”节目诞生之际,正值炎夏,小龙虾市场尤为火热,征集消息发出后,评论前排几乎被小龙虾占领。“于是小龙虾商家成为了我们的首期‘嘉宾’,我们之后也一直以视频评论中点赞量最高的餐饮店作为下一期节目的靶向目标,另外一些时下有负面舆情的商家也会成为我们的突击对象。”

在录制第一期节目期间,林典一直忧心忡忡。“我们做第一期的时候考虑得并不充分,选在下午去突击,到那了才反应过来,后厨还没使用,当然会很干净。”林典越录心里越没底,“一点问题都没查出来,网友该不会觉得是在作秀吧。”再加上他们3人以前都没做过政务短视频,不知道对不对网友的“口味”。

本以为第一期节目发出来后,会像一条普通的执法视频一样淹没在信息海洋里。没想到播放量噌噌噌地涨,一个晚上就破了八百万。“实在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做‘你点我查’之前,我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视频类型,甚至找过与‘网红’合作,但都收效甚微,试错无数次后,感觉终于找到了适合我们的短视频模式。”林典说。

从第一期视频火了之后,3名主创人员就要处理后台收到的上千条留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并没有专门的短视频宣传岗位,还承担着其他工作任务的3人,加班到深夜已是常态,关注度飙升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突击检查没法彩排,每个细节都会被聚光灯放大。另外,我们是政务号,代表着政府的公信力,不能只暴露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所以,每一期视频的背后,都饱含着我们业务处室和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与担当。”黄浩告诉记者。

随着网友们一片叫好,业务处室、属地监管部门和宣传处很快达成了共识,“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是我们必须零容忍。成都一直在提‘打造安全合格的美食之都’,何不把这个节目当成一个契机?”

“你点我查”节目主持人“督哥”景赢正在检查冰柜中的食品。

黄浩心里清楚,做这个节目绝不是为了博眼球、圈流量。分管领导的支持让他记忆犹新:只要你们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和老百姓站在一起的,宣传导向没有问题,流程没有问题,不违反纪律,你们就大胆地去做,要敢于尝试。

突击检查区域内外卖销量第一名餐饮店的那一期,让“你点我查”在网络上再一次发酵。

节目中,景赢坐在车里打开外卖软件,找到几家区域内销量最高、最受用户喜爱的餐饮店。说查就查,他们迅速到达某知名鸡杂店,这家月销量高达6000多单的店,在某点餐软件上排名第一。

现场一看,只见不大的后厨堆着各种杂物,泡在水里的食材被装在塑料筐里,叠放在巨大的垃圾桶旁边。装满脏水的小池子,同时洗着碗具、蔬菜和生肉。还有几筐泡得发白的生鸡杂、猪大肠以及满满的一大桶鸭血。用来冷冻保鲜食材的冰箱,竟然没有启动。箱门一拉开,里面的生肉、蔬菜、小吃隔着塑料袋堆在一块,有的袋子底部还血水四溢。景赢问店家:“你对得起消费者吗?”

这期节目放到网上后,由于大量网友给商家“打差评”,该鸡杂店关门歇业了。在景赢看来,关停一家店可以是市场监管的目的之一,但不是节目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关了一家还会有十家。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节目到底想告诉观众什么,这关系到我们对问题的呈现尺度”。

和鸡杂店出现在同一期节目里的,还有一家钵钵鸡店。这家店在被曝光后,店主非常积极地配合整改,于是“你点我查”还专门跟进拍摄了他们的整改情况。“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初衷不是一板一眼呈现监管流程,而是做有‘温度’的市场监管。”景赢告诉记者,检查出来的问题不能抛给消费者、网友、社会就了事,其实每一期节目都有后续,只不过有的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有的则交由属地单位持续跟进。

景贏接受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采访。 刘怀乐 摄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你点我查”不是真的突击检查,可能存在“导演”戏份。对此,主创团队没有正面作出解释,而是选择用节目来回应这样的疑问,很快便有了一个好机会。

当时,主创团队考虑到不少消费者在点外卖时,并没有查阅商家资质信息的意识,所以根据经验,他们选定了一家可能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蛋糕外卖店,看它是不是“影子店铺”。这期节目中,景赢按照外卖平台上的地址,怎么也找不到实體店,于是他站在路边下单了一个蛋糕,准备“钓鱼”。紧接着一个穿着熊猫玩偶服的外卖员走下车,向景赢发出共舞邀请,这是这家店独特的配送服务。镜头里的景赢笨拙地跟着“小熊猫”跳舞,这突如其来的喜感打消了不少网友此前的疑虑。

“熊猫小哥的工作激情让我挺感动的,但我还是必须跟他表明身份和目的,没想到他很配合。”经查,这家蛋糕店果然是“影子店铺”,缺少必要的证照。后来,这期节目从检查商家的营业资质,延伸到外卖平台对入驻商家存在审核漏洞这一更大的问题。

“外卖平台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解决了不少人员就业和商家经营的问题,但是这个迅速崛起的行业对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来说则是一项挑战。”黄浩向记者坦言,外卖平台公司的制度并不是由地方分公司制定,而是总部统一制定,这就导致地方市场监管局不管是约谈企业还是督促对方整改,多少会有延迟。“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影子店铺’的巡查力度,但是要想从源头上将这个口子封住,还是得从平台入手。这需要我们的节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督促平台重视整改。”

黄浩并不讳言做一档节目的风险,“一方面,我们需要更专业更严谨,尽量减少宣传失误。另一方面,我觉得,只要我们是用心做事,为老百姓做事,就算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网友也能理解的。”

去年12月,“你点我查”做了一期突击检查星巴克的节目,事实上许多网友在留言中提议“查查星巴克”。“其实我们有考虑到,这个选题存在较大风险。不过录制那期节目很偶然,当天在查完别的店后,大家招呼着就顺便走进了旁边的一家星巴克。”黄浩在没有其它工作的时候,会一同外出拍摄,“星巴克与餐饮店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后厨,执法人员能做的只有查看进货台账和保质期,我们去的那家店没有发现问题。”

这期节目播出没几天,外地的两家星巴克门店就被曝出食材过期、店员篡改保质期等问题,有网友向“你点我查”提出质疑。“刚开始确实需要自己消化一下,但令人欣慰的是,有非常多的网友留言鼓励我们,这说明,我们的节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信力。”景赢认为,网友的信任不是偶然,这源于“你点我查”敢于监督,也敢于接受监督。

节目里的景赢进店查健康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市场监管局在日常执法中的规范程序。“指出问题不是凭感觉的,而是要有理有据,对于做得好的商家,我也会在镜头前详细说明他们哪些方面符合要求。”要做到这般有底气,景赢需要熟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各项要求,比如店内的空间布局、冰箱温度、消毒水配比等各种具体的数据标准。

“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节目做成一本视频版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当有人想开餐饮店的时候,‘你点我查’就是经营者的入门宝典。”景赢说。

现在,“你点我查”已经拓展到了查医美行业、查游乐场等,主创团队在考虑今后把凡是属于市场监管局职权范围内的执法过程都呈现给网友。

“如今市场监管局的监管领域非常广,其他部门都管我们叫‘宇宙局’,在每期节目录音之前,我必须提前搜集熟悉相关行业领域的背景资料和与之相关的监管流程。”景赢说。

猜你喜欢

监管局星巴克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作品五
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
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