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小学作文课中的渗透
2022-03-30朱奕洁
朱奕洁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起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优化,并逐渐意识到从多个角度入手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对心理学方面的资源开发成为热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围绕心理学在小学作文课上的点滴渗透一题撰文,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習思维、塑造学生写作习惯以及树立学生正确写作情怀等方向切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心理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写作素养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兴趣的形成是一个感性色彩颇为浓厚的过程,基本无法通过“短平快”的方式来实现,只能借助心理学手段予以逐步引导。小学语文教师不妨从学生的普遍兴趣点着手,借助对生活元素、趣味活动的引入等开展工作,以期取得良好的成效。
1.通过对生活元素的引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并不丰富,这也从另一方面意味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非常乐于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生活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心理,在作文教学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引入一些身边的人、事、物,以之作为教学的场景、素材和内容。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很强的亲切感,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
例如对于“父母之爱”这样一个经典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父母之间相处的难忘瞬间,如学骑自行车,爸爸怎样呵护自己;父母怎样为自己过生日;不善厨艺的妈妈怎样为自己做红烧鱼……这些片段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父母给予子女的殷切关怀,学生自然很感兴趣。
2.通过组织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活泼、好动、爱玩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这一天性,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学”,在轻松、刺激的游戏体验中实现对写作技法的理解与吸收,从而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落到实处。同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和思维不成熟的事实,不要一味追求课堂的“娱乐化”,以防“喧宾夺主”。
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描写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你说我猜”的游戏:按照“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依次派出两名代表参赛;代表中一人面对黑板,一人背对黑板;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件物品、一种行为或者一句大家学过的诗词名句,面对黑板的学生依靠语言描述引导搭档猜出黑板上的内容。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作文兴趣
大多数小学生是“群居者”,在心理上喜欢和同伴抱团行动。针对这一心理认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主题讨论、文章构思、细节推敲和成品交流等活动,既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心理上的依靠感,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灵感、思路的有效交换。
例如以“难忘的回忆”为题作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择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同时尽量保证每一组中都有在语言表达、文笔和逻辑思维方面比较突出的成员,而后让学生分组商讨写作思路。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作总结汇报,再在全班交流,最后动笔写作。
二、利用心理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思维
相较于其他学习模块来说,作文可以说是最没有“章法”的一个项目:它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式”,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定理”,完全要凭学生的个人思维去完成写作。因此,语文教师务必要将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思维作为一件头等大事,要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和模仿欲较强这两个主要的心理特征设计引导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从课文或者课外篇目中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结尾的文章,让学生在完成既有部分的阅读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合理的续写,以此锻炼学生的情节构建能力和故事叙述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很明显得表达特色的文章,在聆听完教师对表达技法和主旨情感的讲解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可以沿用材料中的句式、结构或场景写一个类似的片段,用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
譬如,教师可以选择《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最后“我”和闰土的分别,想象一下再过二十年当“我”和闰土再次相逢时,彼此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等。
三、利用心理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对于指导写作而言,课堂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指明方向和传授技法,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还是要依靠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利用激励法和行为引导法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实现将写作教学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诉求。
1.借助激励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生都有着一颗好胜心,希望能够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过人之处,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赞美。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心理,在写作训练时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使学生树立起写作信心,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写作训练中。
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在文笔方面表现欠佳,但是一直有着不错的情节构建能力,那么教师可以在评语中写:“你的作文好像一篇精彩的小说,老师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如果能用更优美的文笔写出来一定会是一篇佳作!”写作水平有较大起色的同学,可以鼓励:“你的进步这样明显,是得到了哪位文学大家的真传了吗?再接再厉!”
2.借助行为引导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正如前文所言,小学生普遍都有很强的模仿心理,尤其是对“大人”的世界更是充满了向往。在小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所以,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展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才华,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值得强调的是,这项工作的开展务必要体现出足够的“长效性”,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必然会引起负面反弹。
例如在每一次布置写作任务后,教师也要拿出一张纸来和学生们一起写,并在之后的交流活动中将自己的作品念给学生们听一听;在自习课坐班时,教师可拿来一本文学名著或者关于作文指导的专业书,跟学生一起安安静静地阅读、学习;在课下,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做一些交流,围绕一些热点话题或生活趣事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等等。
四、利用心理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正确写作情怀
仅靠辞藻的堆砌和情节的编造是无法产生一篇高质量的作品的,还需要作者融入自己丰沛而健康的社会情怀和人文认知。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正确的写作情怀,让他们在掌握丰富的写作技法的同时具备健康而完备的写作认知,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作文素养成长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1.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怀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任何有效的教学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结合丰富的实践引导,作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小学生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也十分善于在活动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从而对他们的主观世界产生影响。利用这一心理特性,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还应当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设计、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们参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首先可以感受到很强的新鲜感和趣味感,其次也能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很多个性化的灵感和素材,同时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更广泛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优化活动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还可加入团队合作模式,让学生彼此的感情和默契得到持续增进,这对于他们写作素养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比如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写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乃至校园,来到学校的花圃、绿化带或者附近的公园、植物园、近郊等地方,引导学生们静静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听一听悦耳的鸟啼、树叶的“沙沙”声和悠扬的风鸣,看一看翠绿的小草、娇艳的花朵、高大的树木,闻一闻空气中馥郁的花香和清新的泥土气息,观察一下翻飞的蝴蝶、采花的蜜蜂和列队“行军”的蚂蚁……这不但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而且还进一步培養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他们的习作能够更有“温度”。
2.通过课外文化产品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怀
文学可以说是陪伴人类时间最久的一门艺术,从古至今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发挥着自己的正向影响力,使人类社会变得更有魅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利用学生们所具有的“追求新鲜”的普遍心理,积极引入一些课外文化产品来供学生欣赏、思考,帮助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剖析出多元的精神“正能量”,同时以学生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带领他们做深入的解读,进而促使学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久而久之,必然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情怀得到全面的丰富和优化。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或者从每周的语文课中单独拿出一堂“欣赏课”,组织学生一起阅读杜甫的诗歌、鲁迅的小说或者朱自清的散文,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来观看由上述内容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并对这三位文学大家的人生经历、思想观点做一番详细的介绍,让学生通过作品解读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情怀,了解鲁迅先生不惧黑暗、敢于“破壁”的胆气以及朱自清先生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傲骨,从而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将“正气”融入自己的习作当中。
除了以上几方面主要策略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将心理学在学生写作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与家校合作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建议学生家长在闲暇时间多关心孩子,阅读并品析孩子的习作,同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孩子在写作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予以必要的奖励;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孩子谈一谈自己对某些事、某些人的看法。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就学生在校写作、学习表现等话题和学生家长多做沟通,一来为家长的居家辅导提供准确信息,二来也能让家长掌握更为科学有效的辅导方法。
写作是一项细腻的活动,对于它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法的讲述和对“范本”的机械模仿、套用层面,而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借助精神和情感方面的能量开展长效活动。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并积极践行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各类心理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以及激发学生写作情怀等方面,悉心指导,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还要在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表达技法,让学生能够切实爱上写作,学会写作,从而为自主学习、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