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策略

2022-03-30尚亚丽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9期
关键词:论据事例论点

尚亚丽

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是否得当是决定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需注重论据的广泛积累,准确掌握论据的运用方法与规则,写出优秀的议论文。同时,教师需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积极开阔自己的视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拓论据的来源,为写作议论文积累更多的素材,更有力地进行说理。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通常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任务较重,阅读量不足。由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阅读时间被其他学科所占用,就会影响课外阅读的时间。甚至高中阶段所规定的阅读书目,学生都没有时间读完。同时,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读书,缺乏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更多的同学是在写议论文时,才着急翻阅作文书,或者套用一些背诵的例子,常常说些大家都会说的话,这就使熟悉的素材反复出现于作文中,自然会影响考试成绩。阅读少,就缺乏写作素材,缺乏素材就会使写作缺乏相应的论据。另外,缺乏素材的积累储备,仅仅依赖于作文书,更多是饮鸩止渴,无法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生活阅历浅,缺乏生活体验。就高中生来说,不论是生活体验,抑或是生活阅历都不够丰富,这就无法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语言组织以及素材运用等方面能力较差。同时,高中生存在较大的升学压力,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周边的案例或者事情,从而在写作议论文时,论据的运用和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写出的议论文只是空说理论,而缺少论据,语言空洞,最终影响了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三,惯性思维驱使,存在写作偏好。我国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初始就开始教学写作,最早是看图说话,接着是记叙文,到了初中议论文逐渐出现,但仍是以记叙文为主。而到了高中,教学目标逐渐提高,写作文体也更偏向于议论文。但学生由于长期写记叙文,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他们无法有效转变自身的思维,用心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手法。这种状况下,学生纵然想写议论文,但缺乏素材,也不懂得议论文的写作要领,进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写作议论文论据应用原则

写作议论文时,其论据的应用能否与自然贴合,通常是衡量文章水平高下的主要依据之一。论据素材的合理选择与运用,不仅需要关注它的真实性,运用时还需要关注它的生动性以及准确性,这都是不可或缺的。与真实性脱节,文章论点就无法有效立足;而缺乏生动性,就会枯燥地进行说理,就会影响到文章理性美的呈现。鉴于此,在运用论据的时候,需要做到统筹兼顾。

(一)真实性原则

论据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以支撑论点。如果论据失去真实性,就难以有力地证明文章的论点。鉴于此,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需注重论据的真实性。在对论据进行选择时,需注重精挑细选以及审慎对比,确保做到精益求精,去伪存真。就议论文而言,其核心要义是进行事实陈述以及道理论述。而素材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确保事实确凿,素材足够正确,才能更好地论证中心论点,获得读者们的认可。如果用到的论据都是虚假的,或者存有一定的争议与瑕疵,抑或凭空想象捏造事实或张冠李戴,文章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与积累时,需明确标注素材的具体来源,做出详尽的摘录。在对论据进行具体运用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明确标注出他人的话语,确定原话所使用的具体语境,既不可以断章取义,也不能以偏概全;具体用到的事例,要确保其真实有据,不可以使用“差不多”“大概”“左右”等词语;而与人名、地名、数字、时间等有关的内容,需仔细核对,以保证用到的论据准确无误。

(二)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主要指论点与论据之间存在的联系性以及同向性。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用到的论据通常与其论点密切相关。如果选择的素材和论点是毫无关联的,或者关联不大,就属于论据使用不当,无法达到论证的效果。在选择论据的时候,需将论点作为依据,作为一把尺子,衡量所选的素材是否与论点相一致,以确保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若论点与论据二者之间缺乏关联,就会使写作做无用功,文章毫无说服力。

(三)时效性原则

材料呈现的时效性、新颖性通常表现在新人物、新事例、新观念以及新思想上,通常有着显明的时代特色。或者对陈旧的材料进行创新表达,即运用素材的时候需注重突出旧素材中体现的新角度,使人们觉得材料虽然十分熟悉,但由于提炼的角度不同,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准确把握论据的时效性,需注重揣摩一些高质量的范文,特别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领会素材运用新颖鲜活的特点。鉴于此,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构建素材库,建立与自己相适应的“云存储”,从而充实素材不斷融入到自身的云端,以便于后期写作时运用。

(四)生动性原则

记叙文通常注重以情动人,议论文则更注重以理服人,通常凸显出理性美。议论文的理性美,并非人们认为的观点独特、论证结构严谨、论据典型。因为论据素材的有效选择只是第一步,而想要更好地用论据说理,就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包装,适当美化语言,使表达更加生动凝练,使写出的议论文更加出彩。由此可知,学生只有准确理解材料主题,并确保语言表达的严谨缜密,才能使写出的议论文更具说服力。如果素材缺乏生动性,写出的文章不免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因此,论据的生动性可以有效增加议论文的美感,充分彰显议论文具备的理性美。

三、高中议论文写作论据运用策略

(一)注重素材积累,素材与论点关联

学生通过事例实施论证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因为掌握的论据相对较少,就使其在写作时选择的论据无法有效论证论点,只是将自己日常记忆的零散的普遍的事例进行堆砌;第二,无法有效运用过渡句。事实上,用事例证明观点时,需要用过渡句把事例引出来,这样才能使议论文的结构更加紧凑,具有逻辑性。但学生在写作时,无法有效地确保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常常会出现用到的事实论据与其中心论点、分论点不相符的状况。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在日常多加积累,以促使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能够选择与中心论点相吻合的论据。论据积累的方式有许多,既有与自然现象有关的素材、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素材,也可以阅读书报及教材积累素材、从历史故事中积累素材等。

(二)合理引述素材,注重思辨分析

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将客观事实加工之后当作论据,通常能够使论证更加生动、具体,更容易让人信服,但由于学生积累到的与论点相符的事例论据可能相对较少,因此,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将平时学习过程所存储的事例论据进行最大化运用,用大量篇幅细细地描述事例。这样一来,字数虽然满足了相关要求,但造成了议论文文体特征不明显,論证没有力度。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不会论证分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注重学习事例分析的方法,促使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明显提高。议论文文体特征决定了必须具备对素材的概括能力。因此,写作时不能大量使用叙述性语言,不是用形象化的事例感动他人,而是用简洁的素材阐述道理。因此,叙述事例必须简洁明快,应将重点放在道理的论证上。

(三)注重凝练表达,关注语言张力

高中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论据表述通常会出现表述不当以及语法错误。恰当地应用论据,有利于突出论点。叙述事例是服务于中心的,但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常常存在论证缺乏逻辑性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善于表达,语言缺乏缜密性。写作时,凝练连贯的语言表达,通常能够使写出的作文更有感染力。鉴于此,学生在运用论据时必须提炼语言,彰显语言的张力。引导学生借助事实论据展开说理分析,不能只是对材料进行简单罗列,用详细的事例替代论证,而缺乏相应的分析,这种做法明显会影响到作文的写作质量。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规避常见的问题,精确把握语言表述以及逻辑结构,再根据具体事例表述的内涵进行论证。在完成材料的叙述之后,需结合论点以及论据的关键内容进行密切关联,通过议论,明确材料中的特征、实质、意义等相关内容,使其含义得到充分彰显,以实现对观点的有效论证。经过事例分析,将事实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能够使论点更加鲜明,使读者更加信服。

(四)注重仿写,提高议论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明确提出,作文是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需要、工作需要,并非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也并非是为了当作家。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议论文的写作教学短时间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而长期目的则是为了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需要。由于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并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作家,因此,仿写训练就成了高中生写作文的有效、重要手段。仿写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能力的起点,当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更多只是停留于朦胧的感性认识时,开展仿写训练就显得极其重要;当学生写作时遇到困难的时候,走出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就是仿写;议论文的升格期,想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得到相应的提升,仿写则成为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策略。正确适当的仿写,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仿写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可引导学生在仿写时学习提炼观点;仿写怎样综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仿写其段落结构的安排;仿写怎样运用假设推理以及因果推理等多种方法。在对仿写内容的难度进行选择时,需注重“分层教学”和“普适性”的原则,仿写的主要特点就是难度相对较小且见效快,此时,就需要提醒学生仿写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普适性”,且具有不同层次的难度,根据个人基础选择不同难度的仿写内容,以此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仿写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积极仿写、乐于仿写的热情。要避免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内容,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敢仿写,不愿仿写,影响仿写的效果。另外,在仿写教学中,要注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能急于求成,谨防欲速则不达。另外,还要尽量做到分专题仿写,比如仿写论点的归纳、仿写论据的运用方法、仿写整体布局谋篇、仿写语言表达等。这样各个击破,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素材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要使学生明确积累论据的重要性,并通过论据运用方法的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熟练、合理运用论据论事说理的能力。鉴于此,语文教师需引导学生养成论据积累的习惯,为写作备好材料;同时,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论据,提高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论据事例论点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