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拙到繁丽
——徽州明清月梁纹样嬗变考释
2022-03-30高峰,罗乐
高 峰,罗 乐
徽州古称“歙州”“新安”,从文化角度看,当下的徽州意指皖南地区的文化概念。在历史上,虽徽州行政属地数次变化调整,但其蕴含的文化概念一直延续至今并形成独特的徽派文化,如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徽州戏曲、新安画派等,其中,徽州传统民居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其组成部分之一的大木构件月梁则是其极具在地性特色的代表性构件。
“应龙虹梁,梁形如龙,而曲如虹也”,月梁古称“虹梁”,因架高曲拱而得名。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传入徽州后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受到徽州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的诸多影响,逐渐演变为徽州传统民居中具有在地性特征的重要构件。其既具有结构性能,分流屋顶结构的重量,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无论是从其功能性,还是美观性,都具有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月梁的研究大体主要集中于月梁的结构形制研究。宋《营造法式》中对月梁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描述,并确定了不同规格的标准[1];汪兴毅等人发现月梁向上反拱的形式可抵消竖向位移的荷载,还可减少跨中弯矩产生水平推力[2];石宏超对古籍中记载的月梁形制与江浙一带现存的月梁遗构进行了对比研究,阐释了江浙月梁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时间不均衡性和地域混杂性[3];其在2019年对江南民居月梁和官式《营造法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基于月梁的实践工程对原著作内容进行了更正和补充[4]。学界目前主要集中于月梁形制的横断面研究,而对其形成缘由、发展演变的纵向探析仍存在讨论空间。
本文以明代初年至清代末年(1368年至1912年)的徽州行政辖区(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为主要研究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徽州明清时期民居建筑及厅堂建筑①的月梁构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共23栋。其中民居建筑7栋,厅堂建筑16栋),通过田野调查、纹样绘制、史料考证等研究方法,探究徽州明清月梁的起源,并将其与徽州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隐性因素综合,对徽州明清月梁的形制和纹样演变进行参与式观察,为进一步探讨徽州月梁的嬗变提供理论依据。
一、徽州明清月梁的起源
根据目前的资料,可知月梁构件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曾在《西都赋》中描述当时中原地区长安未央宫中的月梁“因瓌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5]。自汉以后,月梁构件曾广泛存在于我国东南、中原地区,历代诗词中都留下了月梁的文字记载:
(宋)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6]
(明)青云临鹿苑,焕景入虹梁。[7]
除月梁形式记载外,北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详细的阐述了造月梁之制,表明在北宋时期,月梁已具备详细的营造标准,且日趋程式化(图1)②。现存年代最早的月梁遗构,位于晚唐时期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大殿中前后槽乳栿、丁栿、角乳栿均为月梁式。梁身上部弧起,两端叠楞,削砍规整,轮廓秀美,呈现华丽状态(图2)③。
图1 《营造法式》注释中的造月梁之制
图2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明间横断面图
宋代以后,月梁在北方逐渐式微,仅存于南方的安徽、江浙一带。月梁传入徽州的具体年代尚无资料可考,但据史料记载,徽州本土居民原为古越人,巢居、纹身断发,与中原地区文明风俗截然不同。历史上,中原地区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都赋》所述之未央宫即位于中原地区长安城。然西晋至北宋的九百年间,中原地区社会动荡,兵燹人祸,缙绅、大夫、庶民等为避战乱,跋山涉水,进入徽州定居,唐代刘知己曾记载:“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8]。
据史料记载,最早进入徽州的中原人始于汉代,为吴、方、汪三族,高峰期则在魏晋南北朝、五代以及宋代,前后经历三次高峰。在古代,移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可知,移民迁入徽州也将中原文化带入徽州,并与本地越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徽州文化,作为中原文化一部分的大木构件月梁的营造技艺,也随之进入徽州并在漫长的文化流变中形成其特殊的地域特征。综上所述,可知月梁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在西晋至北宋几百年间的数次南迁中,随中原移民传入徽州,至迟在宋代已在徽州地区得以保留和发展。
二、徽州明清月梁及其装饰纹样分类
徽州明清月梁数量众多,根据建筑内部屋顶结构和纹样所处位置不同有多种不同区分方式。
首先,从位置来说,徽州明清月梁广泛存在于徽州传统建筑的厅堂和廊道之中,包括民居、祠堂、书院等,都可见月梁形制的梁枋、额阑。梁枋中的檐栿、剳牵、乳栿、椽栿等均可做成反曲上拱的月梁形制(图3)。
图3 月梁在徽州民居中的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其次,厅堂月梁依据建筑内部屋顶结构是否为彻上明造④分成两种,即彻上明造之月梁和平基之下之月梁。彻上明造时,由于梁架结构全部显露可见,因此视线所及的平梁、乳栿和檐栿均制成月梁形制,此时月梁荷载屋盖之重(图4);当建筑屋顶有平基时,月梁均位于平基之下,平基之上为草栿,此时月梁不负重,只承平基,起到联系前后柱的辅佐及装饰之用(图5)。
图4 彻上明造之月梁样式 图5 平基之下的月梁样式
最后,从组成构件来说,月梁由梁身和梁下承托构件(明代为丁头拱,清代为雀替)组成,两个部分均有精美纹样。纹样根据所处位置可分为三类:其一是梁身两端纹样(梁眉);其二是梁身中部纹样(开光纹样);其三是梁下承托构件纹样。
根据实地调研和考析,徽州月梁纹样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形态特征,按照三个历史时期可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梁身两端纹样(梁眉)是出现最早的纹样且是持续时间最久的纹样,从明初至清末,是徽州明清月梁的标志性纹样。其在早期呈“L”字型,线条平直较粗,无附加装饰,雕刻技法单纯,此种做法在明代早期建筑较多见,演变至清代呈“C”字型,线条细长,内部刻有吉祥纹样,运用多种雕刻工艺,纷繁复杂;
其次,梁身中部纹样(开光纹样)出现时间较晚,在明代后期才出现。明代时以彩绘手法绘制包袱锦纹样,清代则雕刻出吉祥开光纹,开光内部满雕人物戏曲纹,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场景各异,由于画面自身的故事性,折射出徽州学派的儒家理学思想,具有强烈教化意义;
最后,梁下承托构件纹样出现时间稍晚于梁眉,稍早于开光纹样,大约出现于明中期,延续到清末,早期为清秀雕花,明末清初为吉祥纹样,清中后期则为人物故事,其形式变化在三者中最为显著。三种纹样类型及不同时期的演化特征见表1。
表1 月梁纹样类型及演变时期的不同特征列表
三、徽州明清月梁纹样的演变
现存的徽州月梁遗构主要为明清时期所建。如上文所述,从明初到清末,徽州月梁纹样在不同时期呈现差异明显,且差异都与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思想等隐性因素联系紧密。下文通过遗构实物对比,尝试梳理各阶段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演变归纳为古拙、秀美、繁丽三个阶段(图6),分别予以论述。
图6 徽州明清月梁三阶段时间信息图
具体来说,古拙时期即明代前期(洪武年间)至明代后期(嘉靖年间)(约1368年至1566年);秀美时期即明代中后期(隆庆年间)至清代中期(乾隆年间)(约1567年至1795年);繁丽时期即清代中期(嘉庆年间)至清代晚期(宣统年间)(约1796年至1912年)。
(一)彻上明造之场域与徽州月梁之古拙
徽州地区位于安徽南部,襟山带水,表里山河,地形地貌特殊,以黄山为主的大小山脉绵亘回护,阻挡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寒流,形成徽州地区温和湿润的气候。在此气候条件下,徽州建筑厅堂屋顶内部结构采用便于通风的彻上明造结构,大木构梁架均为明栿,暴露于视线之中,相比于直梁的单调乏味,曲线优美的月梁形制更具有美感,因而得以在徽州地区留存,为月梁纹样的演变发展了载体基础。
由于徽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适宜林木生长,因此徽州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黄松、赤松、金叶松、马尾松等遍布黄山,林木茂盛,多粗壮之木,便于制梁,为月梁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物质载体条件。
因此,明前期的洪武年间至明代后期的嘉靖年间,徽州月梁初具规模,承袭北宋遗风,形式疏朗,装饰质朴,表现出古拙的美学特征。具体分析,明中前期的徽州月梁的三处纹样分别有以下特点:
首先,梁身两端的梁眉纹样呈“L”字形,横直线占梁眉总长度2/3,线条简练挺拔,曲线柔和平缓,式样朴实,无装饰。其次,梁身素净无华,尚未出现梁身中部开光纹样。梁身形式与宋代《营造法式》中所载略有差异,书中记载月梁侧面近乎平面,而徽州则鼓似琴面,当地人称之为“冬瓜梁”,为徽州月梁独特之处。最后,梁下由丁头拱承托,丁头拱眼内留空或雕花,花朵清新雅致,是明中叶徽州月梁的突出特征,其他时期并未有。
例如建于明代中叶的苏雪痕宅和方观田宅,梁身剖面饱满,形式古拙淳朴,梁眉线条粗而长,丁头拱内均留空。再例如建于明中叶的乐善堂、明弘治年间的司谏第,明嘉靖年间的曹门厅,丁头拱眼内均为雕花,质朴简洁,见表2。另外,从雕刻技法来说,此时期纹样雕刻手法以浅浮雕为主,技法单一,工艺朴实,从以上案例均可看出这一特点。
表2 古拙时期月梁纹样列表
总体而言,由于气候适宜形成的彻上明造构造和原料充足的物质基础,自明前中期始,徽州月梁初具规模,此时期实用性远超装饰性,主要做荷载屋盖之用,形式朴拙,纹样简单,技法单一,表现出古拙质朴的形式美感。此时期还未受到经济繁荣与文理教化的影响,徽州月梁的装饰风格尚未出现后期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其风格在三个时期中最为粗犷古拙。但标志性纹样梁眉在此时期已基本成型。
(二)新安商人之兴盛与徽州月梁之秀美
徽州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尖锐,安徽通志谓“地狭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往往仰裕四方”,生存条件的囿限迫使徽州百姓从土地以外的其他途径谋求生计;同时徽州水系发达,以新安江为主的众多支流通达浙江杭州,为徽州百姓外出经商提供了重要津梁。
综上所述,说明栽培基质中城市污泥添加范围在20%~60%时,锦紫苏的生长较为缓慢;栽培基质中城市污泥的含量在70%时锦紫苏的生长状况较为良好,能促进叶的生长,并且使株高、冠幅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因为锦紫苏是观赏叶的植物,因此处理⑥的栽培效果与对照基本一致。
新安商人何时开始兴起尚不明了,据《新安志》记载,在南宋时,经济中心南移,兴建南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大量木材需求使徽州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南宋文臣罗愿在编写《新安志》时提到:“休宁……山出美材,岁联为桴,下淛河,往者多取富”[9]。由此可知,新安商人在宋代已初具规模。经过之后几百年的发展至明代中后期进入兴盛时期,积累资本至巨富。歙县志有载:“……明成化、弘治年间,在两淮、两浙及河北长芦等地形成的歙籍盐帮,已成为徽商的中坚。……明代,盐、典商人有富致白银百万两者。”
致富后的新安商人返回家乡,积极参与宗族建设,给徽州整体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歙县志》中曾提及“徽州崇尚封建礼教,敬宗睦祖,不惜在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上花费大量资金。如建祠堂、牌坊,修祖墓、族谱,购置族田,盖亭立庙等。”[10]。但即使拥有相当资产,由于明代制度森严,百姓不能逾矩建造规模宏大的住宅。新安商人转而以精雕细刻的建筑构件来炫耀财富,作为建筑大木构重要部件的月梁,成为重点装饰的部位。
因此明代后期至清代中期,徽州月梁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繁荣经济的支持和新安商人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和明前中期相比差异明显,此时期月梁纹样更加饱满繁丽,精雕细刻,表现出繁盛似锦的秀美之感。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首先,梁眉一改明前中期的“L”字型,横直线缩短,竖直线增加,强调向上飞升之感,线条采用双曲线雕刻,趋向精细化,梁眉内部空间用浅浮雕雕出卷云、卷草等纹样。例如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罗应鹤宅和宝纶阁月梁,梁端梁眉线条细腻,形式清爽圆润,虽仍大体上呈“L”字型,但更强调垂直向上的飞升之感;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追慕堂和敬爱堂,梁眉已演化成标准的“C”字型,并浅刻有卷草纹进行装饰,圆润饱满。
其次,由于部分新安商人从事海外贸易,此时期的月梁纹样也受到了国外异域风格的影响,梁身中部出现了取自西亚地区的文化元素,月梁的装饰主题和形式、层次因此更加丰富。例如明末万历年间的宝纶阁从波斯地区吸收装饰元素,以写意的花卉团窠为主图案,纹样繁丽,富丽精美,采用数层几何分割构图,疏密有致,造型层次丰富,体现出新安商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喜爱。
最后,梁下承托构件由承重构件丁头拱逐渐演变为装饰构件雀替,雀替装饰主要分为两种,采用圆雕手法雕刻出立体卷云纹或浅浮雕手法刻出回形纹,例如罗应鹤宅和宝纶阁的雀替为饱满团簇的如意纹,再例如追慕堂和敬爱堂的雀替为回形纹装饰。
表3 秀美时期月梁纹样列表
此外,在新安商人的思想影响下,明代末期在徽州地区出现一种叫“商字梁”的月梁(图6),因形似商字而得名,是徽州地区的特有月梁构件。商字梁一般位于徽州大型民居的厅堂和部分公共建筑的太师壁两侧仪门上方,发展至清晚期时,几乎遍及徽州民居之中。商字梁开始的确切时间无文字记载,但其营造思想得到确切一致的认同:基于新安商人对当时士农工商四民阶级的不满和补偿心理。
总而言之,由于徽州富商大贾雄厚坚挺的资产实力,明代后期至清代中期的徽州月梁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梁眉曲线已成熟定型为“C”字型,造型圆润,飞升之感强烈;出现了具有美好寓意的吉祥纹样,细节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更加丰富,线条更加细腻,雕刻手法更加多变,日益彰显秀丽之美感。然而此时由于还未受到文理教化的影响,其尚不具备徽州雕刻“雕不离儒,儒不离雕,雕儒合一”的典型特征。但该时期的月梁已呈现出重视装饰的趋势,可预见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新安理学之教化与徽州月梁之繁丽
徽州文化起源很早,历代徽州都留下了不同的文化印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魏晋南北朝的玄学、隋唐五代的文学和宗教。两宋时期是皖风徽韵渐趋成型的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安理学便是于两宋时代开始崛起,以朱熹为宗师,逐渐成为闻名远近的“东南邹鲁”和“程朱阙里”。明代后期开始,一些新安大贾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鼓励家族子弟读书考取功名,以期名利双收。徽州文化领域得以百花齐放,学术领域中,出现吴廷翰、方以智、戴震等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文学领域中,桐城文派兴起;艺术领域中,肖云从、石涛、梅清等杰出画家驰骋画坛,徽州进入文教昌盛的时代。清嘉庆时期《绩溪县志》有载:“大江之东,以郡名者有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10]。
在新安理学思想教化影响下的清代中后期,徽州月梁装饰特征越发世俗化,精细化,细腻、精巧,涂金透镂,穷极华丽,着意描绘说教意味的场景,通过人物戏曲故事纹样传递理学思想之教化,是“文以载道”的图像化表现,充分表现了“儒不离雕,雕不离儒,雕儒合一”的教化特征。具体来说,清代中后期的徽州月梁纹样有以下特点:
首先,梁眉纹样线条雕刻细腻,细节更为繁复,在原来“C”字型的基础上结合了吉祥纹,采用桃、菊、梅、狮、凤、八仙纹等多种纹样,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例如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的承志堂,梁眉“C”字型纹样结合卷云纹,线条绵延舒展,寓意吉祥如意。
其次,梁身中部出现了雕刻有人物戏曲故事的大幅开光纹样,刻划人物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构思精妙,层次丰富,重在表达理学思想,融孝道、礼数、登科等儒家教化功能于其中。例如承志堂正厅月梁中部采用如意吉祥纹做梯形开光,开光内部雕刻“唐肃宗宴客图”,雕有30多个官员围绕四张八仙桌,在花园中对弈作画,生动传神,以传达读书及第的荣光(图7);再例如理坑村大夫第的百忍图,记载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堂的故事,以传达以忍治家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图8);程成安宅的唐太宗十八学士图,强调仕途之光宗耀祖的美誉(图9)。
图7 徽州商字梁
图8 宏村承志堂《唐肃宗宴客图》
图9 程金达宅《百忍图》
最后,梁下承托构件雀替也出现了人物故事纹样,例如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谷懿堂、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承志堂和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洪宅,雀替构件的方寸之间刻有诸多人物,侧面亦用吉祥纹样满刻。
表4 繁丽时期月梁纹样列表
总而言之,清代中后期的徽州月梁纹样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明前中期遒劲古拙的线条,在此时变得纤纤秀柔,质朴单纯的纹样,在此时变得繁华富丽;通过多种雕刻技艺堆砌的琳琅满目,透过华丽繁缛的纹样传达的是深刻的理学思想,此时期的徽州月梁纹样超越了形式本身,更着眼于思想层面,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完成徽州理学之教化,是徽州月梁纹样进一步世俗化的反映,体现在物质载体的表现则是纹样的繁丽化趋势。
四、结语
本文聚焦于徽州明清月梁的起源与嬗变,尝试梳理其起源的时间脉络及演变的动态逻辑。据古籍考证,月梁构件大抵至迟在宋代传入徽州,在之后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纹样在明清时期的自然环境、新安商人与徽州学派的影响下逐渐自成一派、独具一格,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特征。可以看出,月梁在三种逻辑因素的影响下,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明代前期至明代后期的徽州月梁在彻上明造场域下初具规模,纹样朴实古拙;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徽州月梁随新安商人的崛起而兴盛,纹样风格日益秀气绮丽;清代中后期基于新安理学的教化目的,纹样日渐繁华富丽;这是徽州明清月梁纹样明清时期演变的重要逻辑。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本文所用材料为史料考证和田野调查,统计数据具有一定局限性,据学者统计,徽州明清时代的民居数以千计,因此本文内容不能概括明清以来徽州月梁分布的全貌。其次,本文只是归纳了徽州明清月梁演变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和主导性的特点。因为在明清两个时代中,新纹样的形成和流行与旧形制的减少和消失,都需要一个过程。新旧纹样并存,旧有形制一直存在都是有可能的,不能孤立的看待文中所阐述的某些关键细节。
了解月梁的演变逻辑,有助于我们在日常创作中,遵循徽州月梁纹样的构成方式、变化规律和演变路径,把握纹样的核心内涵,发扬前人的智慧,融合时代风貌,赋予纹样新的时代特征,将其中具有价值的部分继续传承。
[注 释]
① 厅堂建筑指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及祠堂和书院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本文代表性传统民居建筑和厅堂建筑的选取原则:保存完整的围合式民居、祠堂、书院建筑,建造(或修复)年代为明代至清代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 图片来源: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144.
③ 图片来源:张映莹,李彦.五台山佛光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1:72.
④ 彻上明造又称“露明造”,即室内不做平基,由下面可以仰见梁栿、槫、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