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可更换耗能梁的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2022-03-30范文杰
范文杰
(介休市建筑设计院,山西 介休 032000)
1 概述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会对城市和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便。我国所有地区都在6度及以上,发生地震时将面临严重的震害风险[1-2]。
对于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主要注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忽略了震后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可恢复功能。地震过后,损伤严重的构件修复困难或者成本较高,只能重建,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巨大损失[3-5]。为了保证地震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具有功能可恢复结构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受损构件,实现结构震后功能的快速恢复,从而减少建筑功能中断的试件和修复的难度[6-8]。
目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可更换耗能梁主要运用到了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以及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中[9-10]。本研究将对不同体系中的可更换耗能梁进行总结,并对这种结构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为今后具有可恢复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剪力墙结构中的可更换耗能梁
可更换耗能梁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比较广泛。Fortney等[11]针对剪力墙结构首次提出了可更换耗能梁的概念,即用钢连梁代替原来的钢筋混凝土连梁,并将连梁分为中间耗能段和两侧梁段,在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和损伤能够集中在中间耗能段,并且震后受损的耗能段易于更换。纪晓东针对剪力墙结构进一步发展了可更换钢连梁,如图1所示,该梁由中间耗能段和两侧非耗能段组成,通过研究表明: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震后能够快速更换受损构件以达到快速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吕西林等[12]在钢连梁跨中设置耗能构件,并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连梁保险丝,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可更换连梁保险丝能集中损伤,而两端的连接梁能够始终保持弹性状态。
综上所述,在剪力墙结构中,带可更换耗能梁的结构抗震性能和可更换性能较好,并且震后更换方便,目前,可更换耗能梁在剪力墙结构中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成熟,通过研究表明:这种结构在实际工程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待在实际工程中作进一步的验证。
3 框架结构中的可更换耗能梁
近年来,可更换耗能梁在框架结构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谢鲁齐等[13-14]提出一种新型可更换耗能钢梁,并将这种耗能钢梁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中,结果表明:试件的塑性变形仅出现在指定的耗能构件中,震后通过更换耗能构件即可实现结构功能的恢复。
邵铁峰等[15]提出一种可更换钢梁,如图2所示。通过角钢将钢梁中间段与端部连接,角钢主要承受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损伤,而梁段则保持弹性。结果表明:角钢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快速更换,并且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张浩等[16-17]提出了一种在钢框筒裙梁跨中设置可更换耗能梁的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研究表明:耗能梁段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结构的变形能力较好,并且能集中损伤。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成果,可更换耗能梁在框架结构中的研究较少,应用主要集中在可更换梁端设置可更换耗能连接件,震后通过更换受损耗能连接件来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需对框架结构中的可更换耗能梁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4 框架-支撑结构中的可更换耗能梁
可更换耗能梁在框架-支撑结构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偏心支撑框架的耗能梁段和支撑上。Mansour[18]等将可更换耗能梁的原理引入到了偏心支撑的耗能梁段中,通过研究表明:这种带可更换耗能梁的结构塑性变形能力较好,延性较高,可更换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大,当可更换参与位移角为0.005时,能够快速简便的更换受损耗能段。吴徽等[19]将可更换防屈曲支撑用于RC框架中,通过对模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变形与损伤主要集中在防屈曲支撑中,提高了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并且通过更换受损的防屈曲支撑可迅速恢复结构功能,试件形式如图4所示。吴瑞尧[20]提出一种新型消能梁段,该消能梁段由高强钢外框和软钢腹板组成,两者共同耗能,并且软钢腹板能够快速完成更换。消能梁形式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可更换耗能梁在框架-支撑结构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更换耗能梁主要运用到了偏心支撑的耗能梁段中,通过偏心支撑构件进行耗能,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可更换性和抗震性能,需对这种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结构形式。
5 结语
通过对不同结构体系下可更换耗能梁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
1)可更换耗能梁设计简单,传力明确,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和可更换性能,并且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
2)可更换耗能梁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地震过后,通过更换受损耗能段即可快速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而在框架结构和框架-支撑结构中的应用较少,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3)可更换耗能梁能够较好的满足结构的可恢复性,能够为可恢复结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