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民族中学改扩建建筑方案设计分析
2022-03-30韩风英
韩风英
0 引言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是以人文教育的不断提升为基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加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普及。全国各地大部分原有的中学校舍面积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不断扩张的教育规模。普及全民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人、塑造人,中学校舍的改扩建势在必行。
1 工程概况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总人口140 余万,聚居着彝族等22 个少数民族。拟建项目位于七星关区毕节市民族中学内,用地北低南高、较为规则,呈梯形,西侧为拥军路,北侧和南侧亦为市政道路。学校周边有倒天河环绕而过,校园的南北两侧为滨河绿化带,学校现占地面积仅49 000m,建筑面积24 862m,按建校规划是28 个班1 600 人,发展到目前已有49个班3 744 人,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本次方案设计的设计范围包括新建综合教学楼一栋,风雨操场一栋等,旧建筑修缮等改造。该校是集“民族性、农村性、扶贫性”于一体的市直民族重点高中。
2 改扩建原则理念
本校区为典型的山地校园,校园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采用“两主轴,多中心”的规划体系。改扩建后满足4 000 学生,通过改扩建整合完善了校区功能板块,丰富了运动区域,改善了校区交通流线。总体布局有序、主次分明、前后空间连贯,整体教育建筑形象美观,能表现出其舒展、大气的性格特征。满足各功能分区需要的同时,又强调校园内外环境的融合和渗透,与城市规划相一致。
3 改扩建方案与规划布局
3.1 已有建筑改造
旧教学楼改造主要涉及建筑室内外修缮,不改变建筑平面功能等内容。包括大成楼、致远楼等总修缮总面积10 203.13m。修缮原则:门窗更换,与新教学楼相统一。地面不变。室外墙面揭除现有瓷砖,统一按新建教学楼的做法与样式处理,室内墙面重新粉刷。管线更新,尽力沿用原有线路的布置,在整个旧教学区域考虑做桥架,所有线路布置其中。屋面的绿色琉璃瓦揭除,铺设与新教学楼统一瓦,保证风格统一。
3.2 新建建筑方案
新建综合教学楼采用现代中式风格,灰瓦坡顶,建筑入口采用中式门楼的形式,提取部分民族文化元素装饰,体现民族中学特色。规划方案采用庭院式布局,建筑屋顶为坡屋顶,与改造建筑设计肌理一致。建筑布局紧凑,形成一个半闭合空间和原有建筑呼应,并在空间相互连通,保持整个校区和谐统一。通过廊道将教学区主体建筑组合为一体,建筑整体感强,交通流线明晰,从而使教学区活动联系便捷,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同时将教学区一层架空设计,使整个校园交通流线更加灵活。新建一个风雨操场,圆柱状造型,色调风格与新建综合教学楼和谐一致,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3.3 改扩建整体规划方案与空间构成
北侧与西侧的两个主入口连接校园内两条十字相交的中轴路,教学区与原回字形中庭式多功能楼斜对称布置于南北向中轴路两侧,教学区与西侧的宿舍区对称于东西向主干路两侧。西北角庭院式教学楼为整个校园的核心空间。庭院内部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校园南侧集中布设有风雨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运动休闲空间。整个校区教学-生活-运动三大空间,布局完善合理、空间层次分明。在校园功能布局上,校园内教学区与行政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后勤服务区各区相互独立有联系,各区互不干扰,使流线更加简洁。各功能区的建筑布置应紧凑而集中,布局合理,强化校园整体性,同时地下空间也被合理开发利用。整个规划根据不同分区的功能组织、以及地形特色,打造多中心、多空间轴。形成与环境结合细致的空间模式,塑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该校区总平面布置图、功能区块分析图分别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总平面布置图
图2 功能区块分析图
3.4 改扩建后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62 600m,原有建筑面积22 300m。新建总建筑面积38 959.79m。其中新建教学楼面积35 641.00m,建筑高度:23.90m,地上共五层,地下共两层。新建风雨操场两层共3 170m,建筑高度:17.30m。建筑占地面积16 762.88m,其中原有建筑占地面积5 600m,新建建筑占地面积11 162.88m。计容建筑面积51 993.27m。地下停车位126 个,含3 个校车车位。建筑容积率0.83,建筑密度26.77%,绿地率30%。
3.5 交通组织设计
学校三面紧邻市政道路,两个主要出入口设置在校园北侧与西侧,临近两个主入口处分别设置有次入口。校区内部道路沿建筑设计,高效简洁顺畅。在车行系统方面,除消防外的机动车均禁止驶入校区地面层,确保了校园地上各功能区的整洁与交通流顺畅。在校园北侧新建教学区六角楼附近设有一处出入口,机动车经处直接停到地下停车场。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地上交通压力。在慢行系统方面,校园整体布置两条十字形非机动车流与人流的主轴路,道路宽度9m,教学区,生活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区内可通行消防车。同时各功能区之间根据地形走势设置多处步行道,或拾级而上,或漫步园林,即方便学生就近往返,也增加了道路与景观的联系。校内所有道路纵坡均小于8%,改扩建后校园内交通流线也更加顺畅。交通分析图如下图3 所示。
图3 流线分析图
3.6 消防系统设计
校内均为多层建筑,室内按要求设有消火栓。各个建筑单体消防设计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面积与个数、疏散口位置及安全疏散距离等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消防水泵房位于新建综合教学楼地下二层。建筑四周均有消防通道环绕,建筑之间的距离满足消防要求,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m,消防车可从西侧的次入口进入建筑围合的内庭院,内庭院内部满足消防车辆的回转要求。设计中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消防技术,消防分析图如上图4 所示。
图4 消防分析图
4 结语
通过改扩建方案对毕节民族中学进行优化设计,使项目建设规模达到预期,布局完善合理,空间层次分明,人文氛围浓厚,交通流线畅通,消防安全可行,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规划方案采用中庭式多层建筑,提高了容积率,预留出更多的室外运动与绿地空间。同时坚持整治、保护与建设相结合,打造民心工程,人民满意工程,对西南地区校舍改扩建具体有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