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一流开放特区?
2022-03-30
事实上,苏州工业园区既不是1984年首批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是1991年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者们心知肚明:当时全国已有了包括深圳在内的5个经济特区,和他们相比,园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政策上都没有占得先发优势。那么不到30年的光阴,这座年轻的新城如何赢得发展?又何以冲刺一流开放特区呢?
不特有特,比特更特国务院两次为苏州工业园区发文
原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潘云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都知道这个中新合作的区域是当时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在这里摸索,我们在这里创新,我们在这里就是要跟国际上接轨,所以我们要给其他地方做出样子。不特有特,就是说不叫特区但是有特区的政策,我们有一些政策可能会比特区更加厉害。”
众所周知,园区的成功是中国改革创新“顶层设计”的完美成果。复盘园区近30年的发展史,有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万众瞩目中,园区手握“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政策优势呱呱坠地,开了中外政府间合作建设开发区的先河。
20年后的2014年,园区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彼时的园区,被赋予“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发挥试验示范作用”的使命与任务,而这也为园区回答好“下一步怎么走”的时代之问、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这是继1994年批复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之后,国务院第二次专门为园区发文,被认为是指引园区“第二个20年”发展的行动纲领。此后,园区在不断开放创新的道路上乘风破浪,融入国家战略,对接全球资源,实现创新发展,把一块块“试验田”种成了“高产田”。
潮流上的世界高度开放的城市环境鼓励攀高峰
13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水道纵横、桥梁众多”的苏州比作“东方威尼斯”;公元前514年,吴国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设计规划了周长47里的大城区以及周长10里的内城区(即如今的姑苏古城);1978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州城渐渐突破延续千年的樊篱,迈进大城时代。
此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苏州展现出了更为开放的格局与视野。如今,汇聚11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20亿美元投资,超过2万外国人在此工作生活,高度开放的城市环境正激励着担当者们勇攀一个又一个新高峰。
作为苏州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园区,从1994年打下第一根桩到经历多次转型升级,再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一流自贸试验区,如今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苏州城市新中心,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
在高度开放的城市环境中,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闯劲,园区人把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弹奏成一部经典传唱的“交响曲”。令人欣喜的是,2003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10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近年来,园区始终保持历史高位,全市领先。2021年上半年,园区新设外资项目188个,同比增长61%,新增注册外资20.3亿美元,其中,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完成实际利用外资约13亿美元,这片被誉为“潮流上的城市”的开放创新热土地,从当初的规划图纸上跃然而出,一步步走向了令人期待的现实。
278平方公里的样板高地描绘开放创新的新画卷
278平方公里的空间,一块“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试验田,播种一座城市非凡的梦想,也称为中国拥抱世界的象征;下好“改革棋”,走好“开放路”,打好“创新牌”,在新时代特色鲜明的样板高地上,你,筑梦人间天堂更美更靓的新城。
上述是著名诗人,江苏省委宣传部原部务委员、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李朝润在一次苏州自贸片区采风活动中为园区创作的诗。
事实上,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先行先试的园区,一路走来,已屡屡承担起国家任务。
2015年获批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1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苏州片区全部位于园区;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打造“一核两带”功能布局,园区主动对接上海,推动一批高质量、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功能平台、重大项目落地,打造北向拓展带的核心增长极。
有人说,开放的苏州,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缩影。从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首度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到牛津、哈佛顶尖高校落户东方慧湖;从明轩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完美落成,到加拿大逸园开门迎客;从助力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建设,到“长三角地区对接东盟货物贸易平台”运行……一座城市精彩演绎了自觉学习世界、自信融入世界、自强增益世界的开放之道。
园区作为后起之秀,可以说是苏州走向世界舞台的缩影,如今,其身兼“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两大名片,集成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三大特殊功能,已然成为苏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能量级。
奋楫者先,越来越有国际范的园区正在描绘着一幅开放创新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