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理想城市与城市理想
2022-03-30
“有记者问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是哪里?我说没有。来到苏州工业园以后大吃一惊。园区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模式。”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读城记》中这样描述道。
从产城一体的规划先锋,到产城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园区真正打造了这个时代下的诗意江南。远观之下,这无疑是一座高楼林立、新兴产业云集的现代化都市;深入其中,则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感受到江南文化的鲜活血脉。园区用2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中国人的理想生活范本。
产城均衡,“精明增长”的梦里江南
建筑师唐克扬曾说:“不是我们造就空间,而是我们因为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空间,空间倒过来造就了我们。”这句话或许能够很好地解析规划之初的园区。
当国内不少工业园区还在采取“边开发、边规划”或者“先开发,后补规划”的建设路子时,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从“科学规划”做起,成为全国开发区建设的一个范本。
从1994年至2000年,园区在湖荡密布、阡陌纵横的农田水乡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由古城中轴线延伸而出的苏州大道主干道,串联起一个个环形分布、圈圈相扣的金融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连接着金鸡湖,一路向东延伸,这是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工业化快速启动、城市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园区以理性规划,打造现代化江南生活典范的起点。
值得称道的是,园区在建设初期就以“产城均衡、产城融合、配套共享”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主导方向,着眼于“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定位,发展多年。如今的园区,更是合理配置了科技研发区、绿色生态区、公共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层次分明而又综合利用,形成了规模适宜的产城人融合型整体结构。
苏州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东吴智库研究员屠立峰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佐证,他说,2002年该区域启动时名为“苏州研究生城”,之后改为“独墅湖高教区”,2008年又改名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名称的不断改变,实质上反映出园区为推进产城人互动而对区域功能定位的调整提升,通过搭建新平台、集聚新人才,实现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的目标。
在存量土地有限的前提下,园区一次次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节点,通过城市规划促进了产业升级,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如今的苏州城市新中心,一个个身份的叠加是园区一次次扩大开放、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城市功能升级的见证,并鲜明地反映在了园区的土地上。
如今,园区正聚焦创新打造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高地、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高地、接轨国际的制度创新高地;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建设制度创新最活跃、开放底色最鲜明、产业优势最突出、创新动能最强劲、营商环境最优越的 “一流产业新区”。
更多可能,潜力无限的理想城市
人才是产业和城市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屠立峰认为,园区在探索人才集聚发展、实现人尽其才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特别是,园区为高端人才提供了包容发展的“三件套”,真正把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工作条件与发展空间相结合落实到实处,打动到每一位人才的内心。
一是提供高端舞台。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相继布局了华为苏州研发中心、微软苏州研发中心、协鑫中央研究院、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区域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2个,国家级孵化器12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4个;建成了生物药分离纯化、微纳机电制造、软件评测等3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了“美国冷泉港会议亚洲分会”等2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如此众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所、研究中心,为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是提供便利条件。园区在人才引进和居住证办理方面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居住、出行、商业、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优惠的待遇和保障。
三是提供充足经费。园区积极推动将各类人才纳入江苏、苏州等有关人才计划、资助项目支持范围,多渠道给予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经费支持。
为把引进人才与产业发展、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结合起来通盘谋划,形成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园区出台了《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领军人才工程”“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关于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若干举措(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惠及面之广、投入之巨大,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在此基础上,园区努力打造高端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规模优势,建设以苏州纳米城、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生物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及大学科技园为主的专业科技创新载体群,一批高层次人才纷纷入驻,在提升园区产业整体发展层次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园区最本源的核心竞争力——人才。
屠立峰认为,以人才高地构筑产业高地,以人才创新创造力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正是园区28年来在产城人融合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园区品牌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所在。
青出于蓝,不断升级的绿色城市
优良的生活环境既是对人类住区的基本要求,也是创业的重要保障。园区在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在园区初期开发建设过程中,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曾考察过太湖取水口,并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供水项目太湖取水口揭碑仪式。他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落成,他亲手在金鸡湖畔种下绿树……在此后出版的《李光耀回忆录》中,他这样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高层领导的智慧与才干,以及各层人员的辛勤努力,我们选择苏州是正确的……我给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成绩打70分,这是个相当高的分数。那里风景宜人,总体规划给人一种很新加坡式的印象。”
当然,园区对“花园城市”新加坡这位老师的学习绝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由古城中轴线延伸开去的苏州大道,贯穿着园区东西,而园区内,原有的河道、湖泊和水塘不仅被全部保留了下来,并进行了提升改造。延绵的道路、河网和文化,成为了城市中最有特色、最具生态、最有吸引力的园林城市景观。也成了吸引创造性人才聚集的一大特色。
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园区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推动企业技术改革投资,引导企业在生产全程中,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等循环经济试点,构建以电子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为主体的静脉产业链,先后引进瑞环化工、富士施乐爱科等一批高水平资源回收企业,提高一般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安全处置率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同时在企业、学校、住宅推广新能源利用。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国家级绿色园区、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一个个响当当的称号镌刻在园区的绿色发展“成绩单”上,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园区更是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智能终端及无线网络等技术,为促进绿色产业、绿色城市发展,打造绿色低碳的智慧新城做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探索与尝试。
理想2.0,从大都市到大都市圈
园区经过28年的成长,已然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都市。从先进制造业加快向现代服务业提升,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延伸了城市功能内涵,园区国际化的城市风貌、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生态化的城市环境,引导并支撑了更佳的产业形态和结构。
多年来,园区重点筛选、引进、培育与支持“低能耗、占地少、附加值高”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落户。不断培育适应于园区产业自我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制度安排、技术保障和市场环境,加速集聚人才、技术与资本,逐步形成了多个“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链条。 《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显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作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聚集区之一,2021年园区纳米技术相关企业已超900家,产值达1255亿元。同时,园区已经形成了半导体、光电、汽车以及航空零部件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副其实的“产业重镇”地位,让园区不仅发展成为长三角上璀璨的大都市,更取得了长三角都市圈重要一员的席位。
作为与上海距离最短、合作最多、总量最近的城市,园区不断推进与上海的深度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围绕“一流的产业新区”的目标,园区面向长三角,不断强化高新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深度参与推动长三角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集群建设。
屠立峰认为,园区在打造理想城市的过程中,让城市理想变得日益丰满,并且对周边产生了强烈的溢出效应。园区在产城人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也深深影响和带动着其他区域与城市的发展。从80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区带动园区周边乡镇发展,到建立 “苏相合作区”,输出园区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随着产城人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入,园区对于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越发凸显。
随着园区品牌竞争力的日益凸现,园区品牌输出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以多种模式先后与拉萨和新疆合作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市场化形式与安徽滁州建立了现代产业园,并分别与宿迁、南通建立了苏宿工业园和苏通科技产业园。这种合作模式,既输出了园区经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创新实践了中国开发区的示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