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现与摹写的升格:再现艺术中的审美变调
2022-03-29胡新叶
胡新叶
“再现”是设计艺术家们将艺术灵感由抽象转为具象的一种重要手法。而艺术的再现又必须经过一个重要的“变调”再加工过程。本文意在针对变调产生的行为机制,对艺术作品中的再现与变调手法或现象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本文基于现代审美经验的理论和著述研究,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再现与变调的艺术设计实践展开探讨。基于再现与变调的产生及作用机制,从中梳理出相对普适的审美规律,为驱动相关领域的艺术设计创新提供方法论基础。
再现;变调;艺术加工;审美经验
1.复现与摹写的升格:再现
“再现”有种种不同的含义。基于现代美感理论的研究,最基本的再现有两种:一是纯心理的再现,二是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的再现。这两种再现都不同于对外部事物原封不动的模仿或复制。纯心理的再现是指,根据回忆将不加处理的表象适当选择或改造之后,以意象的形式在脑海中复现出来。例如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至“胸中之竹”的转化过程。而另一种再现,即艺术的再现,则是在心理再现的基础上,将心中的意象用笔墨、文字等实践手段体现出来,即形成“手中之竹”。不言而喻,艺术的再现更加远离了客观现实,是艺术家们不断向内深化的自我审视和对美感的诠释与追求。
在艺术历史的高山上纵目远眺,人们对现实再现的追求是艺术创造史上最主要的倾向之一,也是人类史上延续最久,分布最广,被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一种艺术形态。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再现,似乎都经历着从拘泥于外形形态到逐渐远离外物形态,然后再到逼真地再现外物形态,最后再简化的奇妙变化。英国绘画评论家罗杰·弗莱(Roger Fry, 1866-1934)说:“从特定的角度上看,整个艺术史可以归结为一部对再现形式逐渐发现的历史。原始艺术及儿童艺术以概念性符号作画,用圆圈和线条代表五官。这种符号象征形象再经过进一步的发展,便逐渐地接近事物的真实表象。……”是的,自原始艺术的发源起,仿制和摹写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创造手段。石器、彩陶、图腾、壁画等原始艺术的诞生,离不开对于原始社会中劳动与生殖的摹写。曾经盛行的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乃至当今依然流行的超写实主义绘画等,更体现了人们对于写实性再现的追求。而后在现当代兴盛的抽象主义、立体主义等等,又逐渐抽离了单纯的描摹范畴,经由不同的变调手法取得了多样的效果。但我们这里讨论的艺术性的“再现”与原始的摹写和现代艺术中的表现具有截然不同的形态和性质,造成的美感经验也大相径庭。它不像原始的模仿艺术,仅仅是作为一种代用品,代替人们最关心的、最希望占有的事物(生殖崇拜、部落崇拜乃至宗教崇拜等),而是对现实事物形象的再创造。这种艺术再现不仅有着合乎美的比例的外部形态,而且有着深刻的内涵。
总之,艺术再现绝不同于复现,也不是一味摹写,而是充分运用审美知觉的规律,运用简化的形体、变形的处理、暗示的手法等等,努力获得与现实结构对应的形象,从而取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刹那见永恒的效果。那么,在讨论艺术再现的过程当中,艺术家们是怎样做到通过巧妙的细微设计与转换,获得惊人的艺术效果呢?虽说审美创造活动是一项主观能动性极强且充满了主观随意性的实践活动,其中规律也往往不可捉摸,但科学就是在混沌中寻找秩序。于是,为了寻求再现艺术道路之上这一抹遥远而模糊的光亮,我们不得不首先走进艺术再现的必由之路——变调。
2.多位供能的跨域审美节律:变调
“变调”原是一个音乐术语,但在视知觉中也可以被显著感知。音乐作曲领域变调的方式众多,有些变调现象几乎无规律可循,但常用的变调方式是将变调前的最后一个和弦发展到新调的附属和弦上。这样就可以使乐章继续向前流淌与延展,而并不影响乐曲的恰当韵律与整体和谐,甚至为乐曲平添几许震撼人心的听觉效果,为听者带来出其不意的审美经验与感受。
变调一词在梵文中的含义是 “合并”。因此变调一词也指在连续发出汉语的音节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高低会受到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的现象。这是一种在全球多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并合性运作。须知在所有声调性语言中,改变声调的程序是一种人类主体自发自动的行为。因此,变调行为通俗来讲,可以理解为人们为了使语言或音律和谐地合并在一起,而作出的一种在音节或曲谱上的主动退行或改变。
与此相通的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所有知觉,也是在与音韵类似的不断对比变化中产生的。滕守尧在他的著述中阐释变调这一概念时,强调“无论是绘画的作者,还是沉入画中境界的人,变调原理都会不由自主地发生作用。” 例如,绘画中人们将光线进行艺术性夸张,以聚焦画面中心;写实肖像画中,人们将动物皮毛的颜色进行去立体化处理,以二维的平面的线条获得更逼真的视觉效果(图1);电影艺术中,人们往往夸大由物体速度所产生的空间效果(图2),以强调物体速度之快等等;都是变调原理作用的方式。这就体现了变调原理在人类知觉所能获得美感的诸多领域中,具有多位功能的属性,为人类的审美行为提供了更广阔的审美内容。
图1 动物皮毛刻画的去立体化释例
图2 物体速度产生的空间效果释例
变调原理是艺术再现时依据的主要原理之一。在变调的基础上,配合其他一些心理和艺术规律,假以各种创作手段把观者的五感调动起来,便可以巧妙地相互强化,取得更真实地再现效果。基于变调原理和手法的存在,艺术再现并不需要照搬现实。艺术创作的主体只要摸清知觉活动的规律,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知觉梯度加以“变调”处理,就能产生出满意的艺术再现效果。毫无疑问,“变调”手法的运用使多样化的艺术性再现成为可能。
3.再现与变调的创作机制展示
3.1 以时间轴展开的变调与再现作品释例
那么,再现与变调这两种独特的审美活动机制,究竟是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挥其隐形的魔力的呢?当我们带着这样一种预期角度观察艺术世界,就会发觉目光所及几乎都是再现与变调的身影。以时间轴的角度分解看待,自史前彩陶文化发源伊始,人类就试图在粗糙烧制的陶器上留存珍贵的影像,抑或是篆刻自己的信仰。出土于我国河南渑池村的仰韶文化彩陶器物就是佐证之一。“寓鱼于人”的人面鱼纹盆(图3)和记载着最早人类宗教精神文明生活的舞蹈纹彩陶盆(图4),揭示了部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生发的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行为,是将部族的客观生活场景和主观精神寄托经过粗犷、几何化的抽象变调,继而再现在陶器载体之上的一种原始再现艺术。
图3 人面鱼纹盆
图4 舞蹈纹彩陶盆
而当原始社会的号角在历史长歌中渐隐,封建社会的乐章已然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再现艺术也同样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册上占据着相当广袤的篇幅。例如对祥瑞图案进行再现的商周莲鹤方壶,汉代装饰性与实用性并重的青铜卧羊灯(图5),唐代憨态可掬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图6),以及宋代温润如玉的定窑孩儿枕、织绣大师朱克柔的《缂丝莲塘乳鸭图》等,都是再现艺术的瑰宝。虽说在不同的时代精神影响下,艺术作品采用的变调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时代的作品偶尔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调手法与特征——例如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玉人和玉雕形象通常经过向几何形态靠拢的抽象性变调,更偏向于图腾化的再现方式,而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彩绘铜车马和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却偏爱等比例的塑造和尽量写实的再现手法。汉代民间陶俑说唱俑(图7)又往往将人体或动物形体经过不符合现实比例的夸张变调以获得憨厚诙谐的艺术效果,而汉代宫廷器皿长信宫灯却精于对人体尺度的把握,并表现出庄严肃穆的神态气氛。总体而言,它们体现了艺术再现作品变调形式百花齐放的特性。
图5 汉代青铜卧羊灯
图6 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
图7 汉代说唱俑
西方古典艺术同样也有着类似的特性显现。古埃及的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刻画角度多为正、侧面(图8),其变调手法有概念化、程式化的倾向;古希腊艺术精神是倡导科学理性、解读神性,因此人物塑造和动植物刻画往往生动秀美(图9),具有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而古罗马艺术往往兼具写实性和表现性,强调对真实、力量和动态美的刻画(图10),其变调手法具有强烈的理想化特质。紧接着由于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和统治,中世纪艺术则带有浓厚的宗教禁锢色彩;而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摆脱精神上的奴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浪漫豪奢的巴洛克艺术注重综合变调手法带来的空间和立体感;洛可可艺术则偏好轻松活泼的色彩和优雅的装饰。依托法国大革命而生,借古开今的新古典主义在变调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浪漫主义则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用热情奔放的艺术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变调手法来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艺术流派的换代更迭,体现了再现艺术作品中变调形式受不同时代背景和宗教文明影响的特性。
图8 古埃及墓葬壁画
图9 古希腊神庙壁画
图10 古罗马宫廷壁画
西方近现代艺术中,变调手法的游嬉空间就更开阔了。工业革命与自然主义思潮所带来的科学精神催生了印象主义的崛起,长期压抑的、理性写实的再现艺术主流又孕育出了野兽派和达达主义。由印象主义接踵延伸而来的抽象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都在再现艺术与变调手法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独有的映射。
3.2 色彩、光线与氛围的漫步
从变调的不同手法角度分解看待,变调的创作机制大致可以归为三个门类:第一种是由创作主体将色彩、光线和氛围按一定规律进行变化所造成的变调;第二种是由创作主体对风格、形态和态度的迥异理解所带来的变调;第三种是创作手段和实现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变调。
其一是广大创作主体将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光线和氛围按照主观意识和认知规律进行系统的变化。在这种微妙变调手段的调整下,简单的水的意象可以化作是午夜朦胧的细雨,午后静谧的深潭,也可以是晨间磅礴的水瀑。在善于采用此种变调手法的艺术家手中,色彩、光线和氛围就如同舞台布景师手中的音乐、灯光与幕布的控制按钮,一切都是为了作者当下的创作情绪和内在精神世界服务的。而说到对这三要素的把控,就不得不提到艺术史上首次对传统写实性再现艺术作出革新的印象派。
在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影响下,受现代光学的启发,印象派注重对外界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在户外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以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印象派大家克劳德·莫奈(Oscar-Claude Monet,1840-1926)于1865年的官方沙龙上展出的作品(图11)就被评价其带有一种迥然于传统绘画的调子,这种独特调性构建出了一种暗淡、沉着且颇能吸引观众的和谐色阶。这种光与色的相互关系,和现实明度相区别的抽象因素,在莫奈的作品中无处不在,成为独特的变调艺术手段。
图11 克劳德·莫奈作品
而发明色彩分割理论的新印象派和主张抒发自我的后印象派也有力地推动了绘画再现艺术的理念发展。在谢弗勒尔(Chevreul Michel Eugene, 法国化学家,1786-1889)的科学研究和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法国画家,1798-1863)的用色影响下,点彩派大师乔治·修拉虽然经过了传统的学院派艺术训练,但他认为“在这里我找不到什么新鲜的东西,我希望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绘画。”最终他通过红绿至橘蓝的补色在高饱和度与纯粹的用色中,发展出了经过自己“特殊理性分析”的变调再现方式,即使用特殊光感色彩的手法。他曾说道,“你在我的画作里面看到了诗歌,而我只从中看到了科学”(图12)。这种从现代科学和独特的光感角度中提取出来的变调艺术风靡一时,影响了欧洲百年间的现代艺术。凡·高同样从修拉的点彩法中吸取了教益(图13),但在他手中这种绘画技术已经发生变化。凡·高不仅使用画笔涂色勾线,还把色彩涂厚,变调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图12 乔治·修拉作品
图13 凡·高作品
又如野兽派的画家吸收东方和非洲艺术的精髓,以用红、绿、黄等鲜艳、浓烈的色彩作画。这种直率粗放的变调手法摆脱了物体固有的色彩特征,创造了强烈的画面效果(图14)。这一态度上的根本转变,将欧洲从几百年的传统自然色彩禁锢中解放了出来,色彩开始独立而不必依附任何自然形态,甚而不必具备真实性。若说印象派是基于外界光线变化,对传统再现的写实用色进行适度的改变来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那么野兽派则是全无保留地抛弃了传统的色彩规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大师画作中的隐形魔术之手——变调,在画面中对于色彩的调控、光线的排布、氛围的营造,都成为艺术家表达自我的全新道路。
图14 马蒂斯作品
3.3 形态、风格与态度的嬉游
变调的第二种创作机制,可以归纳为由形态或风格变化形成的变调。近现代艺术流派往往摒弃传统再现艺术中关于形态与风格的固定性和僵化教条主义,试图表明全新的自我风格,发扬不同的思想态度,传播特异的社会思潮以达到个性化的调性与表现。这就为基于形态、风格和态度的变调手法的茁壮成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床。这种变调行为往往伴随着变调的第一种创作手法有机发生,并依托于色彩、光线和氛围的变化来构成作品外部特征。但与单纯地在色彩等显性方面作出变化的再现不同,这一类的变调手法更倾向于摹写基于社会心理的潜层意识,是由创作主体以内在心理倾向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再现艺术的变调手法,从而外化影响作品风格的一种变调路径。
具备这一类特质的流派例如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艺术家大都受康德哲学、帕格森的直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在绘画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的平面和缺乏透视,创作更多基于情绪和感受,而不基于科学和理智(图15)。虽然其美学目标与创作追求与野兽派类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但强调反传统,不满于对客观事物的传统摹写的精神,得以改革了彼时的艺术生态,使得艺术作品更多地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和揭示人的灵魂。这种艺术再现就不再停留在对暂时而偶然的外界现象记述上,也不再拘泥于生活中的现实物象,而是深入到内在精神与心灵世界的再现层次中。
图15 爱德华·蒙克作品
又如从野兽派汲取养料的达达主义,和孕育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都主张放弃逻辑和有序的经验记忆,否定一切现实存在,挖掘人潜层次心理中的模糊形象来代替现实形象,进而尝试将本能、潜意识、梦的经验和现实观念相联结(图16)。其手法一是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识别的变形手法处理形象和场景,来营造一种幻梦感;二是用纯粹靠心理支配的意象来追求作画过程中的无意识性,形成充满幻觉和生命形态蓬勃的抽象画面。这一举动对艺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现代艺术家对形态创造的不拘、创作风格的偶然与随机、亦怒亦嗔的游戏艺术态度可见一斑。至此,人类艺术史上的再现艺术范畴有了极大的拓展,而再现艺术中的不同变调手法则为这一过程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图16 达利作品
3.4 创作手段与实现方式的创见
三是由创作手段及实现方式产生的变调。作为艺术家将感性认识和创作冲动化为艺术作品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创作手段与实现方式的革新最能承载新兴再现艺术的变革。近一百年来,年轻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
立体主义就追求一种几何形体和形式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单一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光线、空气、氛围所表现出来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构成的轮廓,块面的堆积与交错也被视为情调。在破碎又剔透的结构中,体现的是画家抽象而主观的综合。例如毕加索体现人民战争创伤的转型之作《格尔尼卡》,虽然极尽破碎重构之能事,并把抽象几何与分割块面作为主要的画面语言,但观者依然能够从这种经过变调的再现形式中轻易获得相应的审美趣味,并与画家当下的创作情绪产生共鸣。
除了在二维的空间内不断地探索与改变,三维空间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新的创作手段及实现方式的出现带来了有生力量。孕育于独特政治土壤的构成主义,不仅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抽象几何观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的艺术创作之上。这些创新实现手法的有机结合对现代雕塑的发展方向有决定性影响。现代波普艺术则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载体。波普艺术家作品中大量运用工业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来作出拼贴组合。这种新兴的综合材料艺术不仅正视商业社会、消费主义的冲击,并且经由艺术创作者的整理、选取以及变调创作,成为流行通俗文化的再现者。
4.再现与变调的未来应用展望
除了在传统艺术绘画与设计领域以外,博物馆展陈、虚拟现实技术、电影艺术等领域同样也有着再现与变调手法的身影。 例如在现代博物馆展陈中,往往会采用三维的技术手段对历史故事或源流进行画面叙事,以增添游览的趣味性。又如在电影艺术中,往往会通过变调手法来实现不同的影像风格与视觉个性。在游戏中,也越来越普遍应用将经过转化的3D 视角来增添玩家的现实感,而多维度现实感的构建正是再现艺术的重要内核。
再现与变调是人类的艺术追求中不可绕过的重要部分,但因为其隐匿性和普遍存在性,往往被艺术研究者们忽略其重要的作用。我辈艺术工作者需要加深对再现艺术的认识,在不断变化的当下现实背景中将再现艺术不断扩容,并应用多样化的变调手法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为观者创造更广阔的审美内容,为艺术之河的蜿蜒发展贡献更多可能的趋势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