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研究

2022-03-29高尚荣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学科技发展

文/高尚荣(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主要是指党成立以来所提出及实践的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观点及政策理论等方面的总结与概括,其中,科技包括科学、工程与技术活动等,既有社会意识形式的内涵,更是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与经验总结。作为探索未知、推进生产生活优化的有效工具,科技的根本在于创新,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进步、革新与迭代发展等,其出现和发展须在历史提供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基础上进行,具有演进发展的谱系学(Genealogy)特征,借鉴谱系学“家族渊源及历史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逻辑,有助于从党的科技创新思想发展中不断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推动促进新时代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

1.根植本土融通中外的科技创新思想渊源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规律。我国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农学、医学、算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明清时期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绘制了领先于世界的地理实测地图《皇舆全图》。但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割裂社会、钳制思想文化的腐朽政策,我国科技创新思想逐渐走向没落。14 世纪后,西方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运动中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思想,并随着资本主义扩张向东方传播。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7 世纪时英国科技界把技术(Techno-logy)理解为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实用方法,明确了工业产品与技术过程的区分。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将技术定义为“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在科技创新的维度上研究了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现象,马克思针对生产链条中的相互影响分析道:“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1]恩格斯针对英国珍妮纺纱机的演变指出:“由于珍妮纺纱机的构造不断在改进,机器随时都会变成过时的,因此必须把它们加以改造或者换成新的。”[2]19世纪60年代,维新派在其创办的《时务报》《新知报》等报纸上开始分门别类地介绍西方科技,“略依《格致汇编》之例,专译泰西农学、矿学、工艺、格致等”[3],还具体介绍了西方出现的无线电、潜艇、飞机、滑翔机、汽车、X 射线等先进科技成果。19 世纪末,改良派意识到西方知识领域中“分科之学”的专业化现象,1893 年康有为在翻译介绍日本书目时首先使用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1897 年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把英文science 译为“科学”。20 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层面理解科学的内涵,认为科学具有社会功能,可以救治学术上乃至政治上的落后现象。基于对科技社会功能的理解,当时的知识界形成了科学救国的主张。1915 年创刊的《科学》杂志提出要“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其创始人周培源、竺可桢、茅以升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时期,在中西方科技创新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中国传统的重实用、求实效的科技创新思想与西方重理论、求验证的思想进路并行不悖,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大地、直面历史使命、创立中国特色科技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创新思想理论源泉。

2.开启现代科学思想启蒙的先河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科技创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科技思想的形成,其中代表性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陈独秀首先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认为科学对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于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4]有鉴于此,他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5],破除约束人们的蒙昧思想,提高国民素质。陈独秀专门对青年提出了“科学而非想象”的“敬告”,而所谓科学主要是主客观之间的一致性,“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6]这就从思想观念的高度明确了科学的逻辑性内涵。陈独秀还结合农业、工业、商业、医疗方面的成效说明了技术的重要性,并以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物质文明进步为例说明了技术发展“利用厚生”的重要社会作用。对于未来的科技作用,陈独秀认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人类都至关重要:对个人来说,科学是“达于觉悟获享幸福必由之正轨”[7],对人类社会来说,“人类将来之真实信解行证,必以科学为正轨,一切宗教皆在废弃之列。”[8]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论证了科技对推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人们通过“机械、化学、电力”等科学力量实现了“自然力的征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李大钊在将科学的观念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将唯物史观视为一种科学:“自孔道西(Condorcet)依着器械论的典型,想把历史作成一科学,而期发见出一普遍的力,把那变幻无极的历史现象,一以贯之,已经开了唯物史观的端绪。”[9]毛泽东在中学时期即通览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10],如《物种起源》《天演论》《群学肄言》等自然和社会科学著作。1921 年新民学会长沙会员举行新年大会后,毛泽东决定以后多对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研究。1932 年红军攻占漳州后,缴获了代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诞生的《反杜林论》等著作,毛泽东在土地革命及长征途中反复阅读。此后在抗战期间,他又阅读了《自然辩证法》以及哥白尼、达尔文等人的著作,开始将自然科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认为只有在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革命与建设,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理论支持。

3.革命斗争中的科技创新应用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特点,其科技实践可追溯到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11]。1927 年10 月,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在斗争中认识到了军事工程技术和医疗技术的重要性,创建了医院、兵工厂、造币厂、军械处、印刷厂等兼具管理、生产和科研的公共机构,配备了火炉、风箱、刨床、钻机、缝纫机、石印机等生产设备,在生产和革命斗争中以师徒传授、集中教育等途径促进科技知识传授与推广。1929 年夏,党领导下的第一架收报机和地下无线电台在上海建成使用。1937 年9 月陕甘宁边区成立后,根据边区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以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院等科技机构,研究院师生自制硫酸、硝酸、黄色炸药;改良棉花种植方法,积极解决棉布缺乏问题;引进油菜、甜玉米、苹果、葡萄等农业品种,丰富人民物质生活。1940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会,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重要论断。陈云在大会上表示:“我们共产党对自然科学是重视的,对于自然科学家是尊重的……希望大家抱着不怕困难,决不灰心的奋斗精神去进行自然科学事业。”[12]这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以及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程度得到新的提高。到1941 年底,自然科学研究会的总人数达到300 多人,相继成立了土木工程、农业、生物、医药、卫生、地矿、机电、化学、航空等学会,创办了医科大学、农业学校、职业学校等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开展了各种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推动了边区科技事业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

1.建国初期面临的科技形势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仍然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占30%,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技术落后,门类残缺不全,生产水平低,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毛泽东形容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13]与工农业生产的落后情形相比,科技发展也十分滞后,科学基础薄弱,学科发展不平衡,科学人员缺乏。1949 年全国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科技人员不到5 万,专门从事科研只有约500人。此后,在“服务工农业和国防建设”方针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中科院、高校、部属院所、国防院所、地方科研单位等科研“五路大军”所组成的科研工作体系,基本适应了国家发展的紧迫要求。

2.“技术革命”引领科技创新

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发展滞后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将科技发展提升到革命斗争的高度,提出了技术革命思想。1949 年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把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奖励发明发现等作为重要内容。20 世纪50 年代初,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分析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和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革命”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重点工作,初步确立了科技兴国的发展道路。1953 年12 月,毛泽东在审阅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时指出:要“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14]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三个五年计划乃至更长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技术领域,1954 年毛泽东在对全国第二次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所做的修改批示中指出:为解决农业技术落后的矛盾,就需要“实行技术革命,即在农业中逐步使用机器和实行其他技术革命。”[15]在党的科技政策领域,工作重点要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1958 年毛泽东再次指出:“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社会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16]1969 年毛泽东在审阅空军关于技术革新的报告批示中对技术革命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一般小的技术改进,可以叫作技术革新;而在技术上带根本性的,有广泛影响的大的变化,叫作技术革命。”[17]技术革命与技术革新相依共存,体现了技术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技术革命具体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通过技术攻关带动整体科技水平的进步。同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为主、外援和引进为辅的特色科技发展道路。

3.构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吸收苏联科技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科技事业发展。1956 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开始全面系统规划科学技术发展。1964 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建设拥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强国目标。此后,国家制订了《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等中长期科技政策,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部委科技机构、高校、地方共同构成的科研组织体系和自上而下的科技管理体系,科研经费集中于科技规划管理部门依次下拨,形成了集中统一的“举国体制”。通过发挥管理体制的优势,我国迅速建立起半导体、电子、计算机、核物理、火箭技术等新兴学科门类,为接近与达到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深化

1.二战后科技革命发展概况

二战后,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工业生产中原子能、生物技术、自动化生产技术得到应用,高分子工业、电子工业、半导体、生物工程与航天工业迅速发展。晶体管(半导体电子管增幅器)问世成为微电子革命的先声,20 世纪50年代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60年代末美国因特网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我国也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掌握了“两弹一星”、结晶牛胰岛素、杂交水稻等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产业经济中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推动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科技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合称SCI),以及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合称DSC)等总结性的科学理论出现,为推动科技整合以及迈向未知世界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新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加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引起社会生产生活面貌的深刻变化。

2.推动科技与经济“产业化”结合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生产”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科技对生产起到引领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管理方式的科学化,这也为人们重新认识科技的社会功能提供了实践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8]1978 年我国全国科学大会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1985 年,邓小平深刻指出要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19]同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的主战场,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激发科技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1988 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强调了现代科技在生产力中所处的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和核心地位,邓小平还结合农业科技的作用,指明了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19]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1991 年,邓小平为“863”计划工作会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明确了高技术研发的落脚点与成果水平的实践检验标准,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3.科技创新思想的战略转化

随着科技创新周期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于实践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创新链与由试验、生产、产品所构成的经济链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成为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以知识生产为核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知识经济形态初见端倪。我国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与高素质劳动者的轨道上来。进入21 世纪后,我国以“创新为民”为指导原则,以解决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带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0 年,江泽民在中科院外籍院士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十六大以后,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党和国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19 年,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第14 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四、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升华

1.新时代的高科技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与科技加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性因素,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摆脱危机、转换发展动能的共识。在市场和行政双重力量推动下,当代高科技中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空间技术、环境工程、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进入到群体迸发、交叉融合的新阶段,高科技发展体现出集成创新、增值赋能、投入风险并存的特征,日益超出传统的科技主体研发方式,对社会科技规划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组织与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我国抢抓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断在危机和变局中育新机、开先局,在生物疫苗、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深海、超算、高铁、核电技术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2.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科技强国”

十八大以后,党对新时代如何推进科技创新、怎样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课题做出了新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论断、新理论,有力指导了我国新时代科技事业的发展。2014 年8 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功能,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15 年3 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正式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继承与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判断。2017 年10 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科技强国意味着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争创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增强对世界科技创新的引领能力,其基本步骤是到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一战略擘画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

3.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已成为我国解决“卡脖子”问题、应对世界百年大变局、实现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关键变量。历史和现实都昭示人们,高科技尤其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 年5 月,习近平在两院院士与科协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动员令,确立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根本要求。同年7 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意义与方向。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但能够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产业链,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防范和化解外部科技风险,而且能够增强我国科技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赶上和超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现代产业变革,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本文系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双高”行动计划2019 年度“南科院高水平论文提升创建项目”(项目编号:SGCX-2019-11)研究成果。 ]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