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SAA/PCT对疗效的预测效能分析
2022-03-29夏宏林赵含信郝维敏
吴 鹏,夏宏林,赵含信,郝维敏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检验科,安徽宿州 234000
据统计,支原体肺炎(MPP)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多见于3~15岁儿童,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引起肾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2]。目前,抗菌药物治疗是MPP患儿的常见治疗手段,动态监测特异性较高的生化指标可以尽早地为预测疗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改善治疗结局。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早期细菌感染的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3]。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亦是临床判断细菌感染的重要血清指标[4-5]。但MPP 患儿治疗前后CRP水平、SAA/PCT 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仍有待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CRP水平、SAA/PCT 对疗效的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MPP 患儿共114例纳入研究,其中男60例、女54例,年龄3~13岁、平均(5.5±1.1)岁。病情程度:轻症94例、重症20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胸部X 线片、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MPP;(2)鼻咽分泌物检测显示,支原体阳性或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查呈阳性;(3)为首次确诊的患儿,未接受过任何抗支原体感染治疗;(4)临床资料完整;(5)患儿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2)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或存在相关禁忌证;(3)参与本研究前1个月内服用过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药物、抗菌药物者;(4)合并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性疾病者;(5)伴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6)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在止咳、解痉、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钠治疗。阿奇霉素:剂量为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用药5 d后停药。孟鲁司特钠:口服,持续治疗7 d;≤6岁者4 mg/次,1次/天;>6岁者5 mg/次,1次/天。于治疗前和治疗3、5、7 d 后分别抽取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CRP、PCT 水平的检测:采用非抗凝生化采血管采集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20 ℃恒温冰箱内待检。SAA 水平的检测:采用EDTA-K2抗凝管采集静脉血2 mL,室温保存(15~25 ℃)待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CRP,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购自德国德赛公司;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SAA,仪器为锦瑞PA3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为原厂试剂;采用上转发光法测PCT,仪器为热景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UPF3A,试剂为原厂试剂;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
1.4 疗效判断及分组 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 线胸片显示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X 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缩小幅度≥50%为有效;临床症状、X 线胸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根据上述疗效标准将显效(66例)和有效(26例)患者作为有效组(共92例),无效(22例)患者作为无效组。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预测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居住环境、中性粒细胞计数(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情程度、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在两组间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比较 有效组治疗3、5、7 d 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低于治疗前及无效组,且治疗3、5、7 d后依次下降(P<0.05);无效组治疗3、5、7 d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SAA/PCT 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SAA/PCT 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治疗前血清CRP 水平、SAA/PCT 与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CRP 水平(r=0.705、0.595、0.610)、SAA/PCT(r=0.586、0.647、0.720)与治疗前WBC、LYM、临床症状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图1。
图1 治疗前血清CRP水平、SAA/PCT 与治疗前WBC、LYM、临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
2.4 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作为因变量(有效=0,无效=1),以病情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5、7 d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病情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5、7 d 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是MMP 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MMP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血清CRP 水平、SAA/PCT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见图2。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血清CRP 水平单独预测MMP患儿疗效的AUC 分别为0.767(95%CI:0.659~0.875)、0.800(95%CI:0.690~0.910)、0.855(95%CI:0.748~0.961),SAA/PCT 单独预测MMP 患儿疗效的AUC分别为0.711(95%CI:0.598~0.824)、0.824(95%CI:0.720~0.927)、0.862(95%CI:0.789~0.936),见表4。将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作为独立检验变量,获取联合预测的ROC曲线,见图3。治疗前CRP水平、SAA/PCT 联合检测预测MMP 患儿疗效的AUC为0.838(95%CI:0.748~0.929),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83.70%;治疗3 d后两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MMP 患儿疗效的AUC 为0.892(95%CI:0.824~0.959),灵敏度为77.27%,特异度为85.87%;治疗5 d后两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MMP患儿疗效的AUC为0.947(95%CI:0.900~0.995),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1.30%。治疗前、治疗3、5 d 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联合检测预测MMP患儿疗效的价值高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SAA/PCT 单独检测(P<0.05)。上述两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MMP患儿疗效的AUC 由大到小依次为治疗5 d后、治疗3 d后、治疗前(P<0.05)。
图3 血清CRP水平、SAA/PCT 联合检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表4 血清CRP水平、SAA/PCT 单独检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图2 血清CRP水平、SAA/PCT 单独检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分析
3 讨论
有报道显示,支原体基因突变、患儿体内高凝状态、气管内黏液形成等多种因素会导致难治性MPP发生风险增加,治疗难度增加[6]。目前,部分MPP患儿经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咳嗽、发热等症状无明显好转。早期选择可靠的指标对疗效进行预测,在治疗期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治疗结局至关重要。
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感染时会被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调节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功能,加重机体炎症反应[7]。在机体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时,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使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的释放加快,诱导肝细胞合成SAA,导致血清SAA 水平异常升高[8]。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脂多糖等物质介导甲状腺C 细胞持续分泌PCT,因为PCT 具有代谢周期长、无法被迅速分解等特点,其在血液中水平升高[9]。查巍等[10]、富琤等[11]的研究表明,血清CRP、SAA、PCT 在MPP 患儿辅助诊断中具有良好价值。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发现,MPP 患儿治疗前血清CRP水平、SAA/PCT 与WBC、LYM、临床症状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提示治疗前检测血清CRP水平、SAA/PCT 能为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提供更多依据,有利于制订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原因分析:(1)机体感染状态下会产生高水平CRP,CRP通过黏附或结合在病原体表面,激活机体免疫防御机制,其水平随感染严重程度增加而不断升高,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12];(2)支原体感染后多黏附于气道黏膜上皮细胞,促使气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并导致机体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造成机体内部炎症因子过多释放,诱导肝脏细胞分泌较多SAA;支原体感染与过度免疫反应会持续激活补体,介导炎症介质的分泌,引发叠加效应,使SAA 合成增加[13-15]。因此,治疗前检测血清CRP 水平、SAA/PCT 可作为制订MPP患儿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既往临床多将血清CRP水平、SAA/PCT 用于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本研究探讨了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SAA/PCT的临床价值,发现有效组治疗3、5、7 d 后血清CRP 水平、SAA/PCT 显著降低,无效组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因为治疗后有效组机体支原体被清除,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血清CRP水平、SAA/PCT 随之下降;无效组支原体感染未被清除,临床症状无好转,血清CRP水平、SAA/PCT 无明显变化。同时,本研究显示,治疗前和治疗3、5、7 d后血清CRP水平、SAA/PCT 是MPP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治疗3、5 d后血清CRP水平、SAA/PCT 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疗效具有较高的价值;治疗5 d后血清CRP水平、SAA/PCT 联合预测的价值最高。这为临床治疗期间尽早对疗效进行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快疾病转归。但本研究未详细探究血清CRP水平、SAA/PCT 与MPP 患儿远期预后间的关系,需作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以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来支持得到的结论。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MPP患儿治疗前后的CRP水平、SAA/PCT 有助于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尽早预测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