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2-03-29吴晓阳
吴晓阳
(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400)
乳腺癌是发生于女性群体中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临床上预后效果最佳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等均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生存期长,辅以有效的放化疗,能够进一步完善预后[1-2]。乳腺癌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预防术后复发,而延长生存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才是乳腺癌治疗的目标[3]。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对身体存在一定的创伤,乳房部分或者全部切除后,其第二性征消失、受损,会导致其出现自卑、悲观、失望等情绪,还会影响其后续社会生活。患者术后长期保持低落情绪,对康复不利,也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由此可见,对于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常规护理关注的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配合度及预后机体康复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健康教育是术后恢复的重点。积极宣教术前及术后康复期的饮食、运动、功能训练、用药方式等健康知识是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预防其术后复发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乳腺癌手术治疗效果,获得更好的预后,本次研究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并通过多项相关指标的评估,观察其临床应用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开展手术治疗的87例乳腺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组中年龄最大者66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在(43.56±3.14)岁;其中包含Ⅰ期乳腺癌患者20例、Ⅱ期乳腺癌患者19例、Ⅲ期乳腺癌患者4例、Ⅳ期乳腺癌患者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者20例,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者1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者5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治疗者5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在(43.38±3.25)岁;其中包含Ⅰ期乳腺癌患者21例、Ⅱ期乳腺癌患者18例、Ⅲ期乳腺癌患者3例、Ⅳ期乳腺癌患者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者21例,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者1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者5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治疗者3例。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对比,P>0.05,符合研究规范。研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其监督。纳入标准:①研究以世界卫生组织对乳腺癌的定义[5]为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诊断、穿刺活检等确诊为乳腺癌。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存在乳腺癌手术治疗指征[6]。⑤患者均意识清楚,能够有效沟通,具备一定的理解、沟通能力。⑥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本研究内容后,同意入组[7]。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有严重沟通障碍、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④合并其他急、恶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①术前护理:引导患者找到各检查科室,顺利完善检查。告知患者手术时间、术式及操作流程等相关信息,明确手术目的及重要性。告知患者手术前需要做的准备及手术后的注意重点。做好手术区域的清洁、消毒、备皮、建立静脉通路以及其他术前准备工作。②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注意观察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配合医师做好手术器械传递、患者急救工作,以保证患者的术中安全。③术后护理:除患者生命体征外,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以及双侧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采取加压包扎的方式,防止手术部位出现积液。对于术中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需做好导管固定,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师汇报[8]。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避免上肢下垂时间过长。帮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按摩,指导其进行握拳运动以及屈伸肘运动。④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化疗药物等,注意避免在患肢进行抽血、量血压、静脉注射以及皮下注射等操作。注意化疗药物的输液顺序,避光药物需严格遵循存放保存,加强对患者静脉的保护。对于置入静脉导管的患者,避免长期使用同一血管输注化疗药物[9]。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下。①建立疾病相关护理小组,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新知识接受度以及其疾病特点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根据患者新知识获取能力选择图片、视频、手册、口头等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②入院指导。患者入院时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护理人员需告知其需要就诊的科室,并指导患者各项临床检查的地点,指导其尽快完善各种辅助检查。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找到病房、护士站、手术室、检查室等重要地点,避免其产生焦虑情绪。③术前需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注意事项、手术目的以及预后效果等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麻醉药物可导致的不良反应、麻醉方式等麻醉方面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术前需自备的物品,告知患者术前禁食水时间,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用药指导[10]。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还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团队,介绍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明确手术团队的专业性,以减少患者其恐慌。与患者交谈,确保其在麻醉前保持情绪轻松,迅速进行镇静模式。⑤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护送至麻醉复苏室。在患者苏醒后,告知其手术圆满成功。指导患者家属将患者推到病房内,指导其运送途中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⑥开展术后自我监护教育。乳腺癌患者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可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其保持半坐卧位,避免压迫乳房切口。教会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及咳嗽方式,即避免剧烈操作,并用手按压住切口。指导患者家属定期为其按摩受压部位以缓解疼痛。指导患者对乳腺癌手术后疼痛做好心理准备,在轻微疼痛时可采取聊天、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在剧烈疼痛时可借助镇痛药物,但必须要控制镇痛药物用量。⑦术后需详细告知患者患肢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耐受度指导其运动方式,手术治疗24 h内应指导患者进行伸指、握拳以及屈腕等作用;术后早期应指导患者进行伸臂运动、屈肘运动等;术后4~7 d内,鼓励患者用患肢进行刷牙洗脸等;术后1~2周,指导患者正确开展肩关节活动。⑧术后饮食教育。指导患者术后合理饮食,在其饮食习惯基础上进行调整,主要是保持高维生素食物、高蛋白食物摄入,以补充充足的营养,促使切口术后尽早愈合。食物中钙的含量适量增加,避免糖、盐、脂肪等过度摄入。蔬菜及水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可多食用。⑨术后心理疏导。向患者明确心理情绪与术后康复及配合度的关系。告知患者乳腺癌手术虽然对其第二性征及整体形体美观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身体健康更重要。告知患者人的心灵美更重要,鼓励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积极参与到社会交往当中,以自信的姿态赢得他人的尊重。⑩对于行放化疗辅助治疗的患者,需详细告知患者显露皮肤的保护工作,饮食应以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⑪在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下次复诊时间,并告知其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等内容,告知患者详细的乳房自检方法,以及所有药物的使用方式、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1.3.1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乳腺癌相关基础知识、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饮食、术后康复训练方式、并发症防治、心态调整方式等,问卷为百分制,评分越高提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越了解。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估,护理满意度问卷需患者根据自由意志从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态度、诊疗环境等进行评估,总评分100分,评分与患者满意度正相关。
1.3.2 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评估主要集中在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估,评估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其中,SAS自评量表共包含20项内容,每项评分为1~4分,由患者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评分,总分>50分提示存在焦虑。轻度焦虑者评分在50~60分之间、中度焦虑者评分在61~70分之间、评分>70分者则提示患者为重度焦虑。SDS自评量表共包含20项内容,每项评分为1~4分。由患者根据主观感受进行评分,总分>53分提示存在抑郁。轻度抑郁者评分在53~62分之间,中度抑郁者评分在63~72分之间、评分>73分则提示患者存在重度抑郁。
1.3.3 生活质量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评估的维度包括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职能及躯体职能,评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评估时间点为护理前及护理后。
1.3.4 术后并发症 主要有皮下积液、患侧水肿、皮瓣坏死。
1.3.5 遵医行为 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患者医嘱执行情况,从用药、饮食、运动及自我管理4个方面进行评估,总评分100分,评分90分以上判定为完全遵从,70~90分判定为基本遵从,70分以下判定为不遵从,完全遵从比例+基本遵从比例=总遵从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s)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自量表评分与SDS自量表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58.35±7.32)分、SDS评分为(59.56±5.3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58.21±7.36)分、SDS评分为(59.47±5.41)分。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3、0.064,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7.98±9.84)分、SDS评分为(38.21±8.4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4.52±5.21)分、SDS评分为(44.32±5.31)分,研究组护理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7、3.353,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职能及躯体职能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s)
2.4 术后并发症 研究组皮下积液、患侧水肿、皮瓣坏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n(%)]
2.5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 研究组患者总遵从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n(%)]
3 讨 论
乳腺癌是当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女性的身心健康[12-14]。但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常因对疾病以及手术不了解而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且患者术后还因手术治疗导致女性重要器官缺失,使其常存在自我否认、怀疑以及抗拒等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患者临床治疗配合度较低,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乳腺癌手术需要将患者患侧乳房和腋静脉分支及乳房周围部分胸部肌肉、肋骨等切除,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清除患侧腋窝淋巴结的操作,对患者的身体完整性破坏极大。女性患者第二性征遭到破坏,也会影响其心理舒适度及社交水平。目前,人们对乳腺癌手术后生活质量给予了较高的关注。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与外科手术操作技术有关,还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操作有关。而围手术期恢复质量与患者自身配合度密切相关,而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知识及康复知识,是其积极配合的基础。要想保证患者保持强大的对抗疾病的信心,也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巩固其心理防线。从多项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持续性的宣教,能够保证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还可提升其配合度,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健康教育极为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疾病知识接受能力、文化水平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切实体会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15-17]。在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过程中,首先在患者入院时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引导,帮助患者解决检查中的困难。积极介绍医院环境,减少患者的恐慌感。通过在术前介绍疾病及手术相关的知识及术前准备内容,可减少患者的盲目性,提升其依从性。手术过程中,进行手术环境介绍,做好手术团队介绍,也能够保证患者配合治疗,避免紧张情绪导致手术风险增加。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指导,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告知,能够保证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明确手术后疼痛为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及饮食指导等干预,也可以帮助患者系统化的了解术后康复内容,通过认真执行,达到提升术后康复的效果。患者接受了系统化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后,能够积极参与临床诊疗及护理干预,从而提升康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在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意义[18-19]。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者患者遵医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出现这一研究结果的原因在于,常规手术护理自患者手术至手术完成到患者康复为一个整体干预过程,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但康复护理需要建立在患者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手术知识以及手术目的,术前准备内容,术后注意事项等指导,能够保证患者全面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及其能够心情稳定的接受手术治疗。明确手术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患者需要配合的点,能够保证患者术后积极配合,以坚定的信心促使身体功能尽早恢复。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健康指导,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获得较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健康教育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