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铀矿资源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

2022-03-29李小英

铀矿地质 2022年2期
关键词:铀矿矿化花岗岩

李小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〇七核地质大队,广西 贵港 537100)

铀矿是重要的能源矿产,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广西是全国重要的铀矿资源产地,亦是全国首次发现铀矿产地和铀矿物的地区[1],铀矿地质工作起步较早,1954年在广西钟山县花山岩体采集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标本。铀矿是广西的优势矿种之一,探明的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探明有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等铀矿床类型,也发现了其他类型的磷铀型、煤铀型、变质岩型等铀矿床(点)。铀矿类型丰富多样,种类齐全,全国最大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就产在广西。本文通过分析广西铀矿资源特征、主要类型铀矿床特征,归纳、总结铀矿时空分布规律,综合分析铀矿找矿潜力,以期为广西的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1 地质背景概述

广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活动带,属华南活动带及扬子陆块东南部铀成矿省,分布有雪峰山-九万大山和郴州-钦州铀成矿带以及大明山铀成矿带[2],前两者分别贯穿于广西的北部和东南部,大明山铀成矿带位于广西西部。雪峰山-九万大山铀成矿带跨越了广西九万大山隆起和龙胜断褶带,形成了苗儿山铀矿田、全州铀矿田、摩天岭铀矿田,铀成矿类型有花岗岩型和热水(热液)改造成因的碳硅泥岩型;郴州-钦州铀成矿带跨越广西的云开微陆块、钦州褶皱带、十万大山断陷盆地、大瑶山隆起及海洋山凸起,铀矿化类型有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等,也发现了其他类型的磷铀型、煤铀型、变质岩型等铀矿床(点),铀成矿类型丰富多样,种类齐全;大明山铀成矿带跨越西大明山凸起、灵马凹陷、靖西-都阳山凸起,铀矿化类型主要为碳硅泥岩型。

广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滨太平洋与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复合部位,属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的南端[3]。地史上经历了前四堡、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全区地层发育齐全,从下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图1)。与铀矿化有关的含铀层位较多,地层中除古元古界和三叠系未发现铀矿化外,其余地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铀矿化存在,铀矿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泥盆系,其次为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

图1 广西区域地质略图[3]Fig.1 Sketch regional geology map of Guangxi[3]

区内岩浆岩发育,且分布广泛,与铀成矿有关的岩体有摩天岭岩体、越城岭岩体、苗儿山岩体、旧州岩体、花山岩体、六陈岩体、大容山岩体、元宝山岩体等。各花岗岩体平均铀含量达(7~48)×10-6,铀浸出率为7%~80%,对铀富集成矿十分有利。已知的产铀岩体是多期、多阶段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部位往往是岩浆的活动中心——多期、多阶段侵入体交切地段的构造-热液蚀变带。查明的铀矿床与花岗岩关系比较密切,大部分铀矿床(矿点、矿化点)直接产在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外带或其邻近地区、紧邻花岗岩体的中新生代盆地内,花岗岩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明显。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区域性深大断裂达40 余条,这些区域性深大断裂常切过硅铝层或硅镁层[3],规模巨大,具有韧性变形特征,并有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铀矿床一般受大地构造单元和深部构造(深大断裂、深部坳陷)控制。

2 铀矿类型划分及特征

2.1 铀矿类型划分

广西已发现铀矿床、铀矿点和铀矿化点近200 多个,以及大量的铀异常点。参照《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4],按含矿主岩与环境划分,将广西铀矿床分为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其他类型5 类(表1)。广西已知的铀矿床类型以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为主,其次是砂岩型和火山岩型,其他类型的磷铀型、煤铀型、变质岩型也有分布。

表1 广西铀矿床类型划分表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in Guangxi

2.2 铀矿类型特征

区内铀矿化类型丰富多样。探明铀矿床中以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其次是碳硅泥岩型铀矿,这两种类型铀矿的资源储量占全区铀矿资源储量的90%以上;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区铀矿资源储量的4%;火山岩型铀矿尚未发现具工业价值的矿床;其他类型中的磷铀型已发现寨圩矿床,变质岩型、煤铀型铀矿化只发现了铀矿点或铀矿化点,尚未发现具工业价值的矿床。

区内铀矿化呈多期、多阶段成矿。广西铀矿资源在成矿时代上,与广西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史、地球化学背景、铀成矿作用紧密相连。铀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5],主要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其次是喜马拉雅晚期,仅有达亮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广西铀成矿年龄一般小于140 Ma,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白垩纪—古近纪,其中67~55 Ma、48~35 Ma、30~22 Ma、14~7 Ma 是主要的铀成矿期[6],达亮矿床成矿年龄为408~360 Ma。

铀矿的矿石品位较高。探明的铀矿床中,大型矿床占14%,中型矿床占25%,70%矿床的铀矿石品位达到中高品位,呈现矿床规模与矿石品位正相关的特点。

共(伴)生矿产较普遍。已探明的铀矿床中,大部分矿床有共(伴)生其他矿产。共(伴)生矿产种类有:钼、镍、锑、铜、铅、银、钍、钒、钨、镉、铼、镓、萤石矿、磷矿石等。如广子田、土地堂和大江背等矿床为铀-钼型,大新、马鞍肚等矿床(点)为铀-多金属型(包括钼、锑、镍、钴、钒、镓、铼、铜、铅、银等)矿床。此外,尚有磷-铀(钍)型(南渡)和铀-镉型(铲子坪)铀矿床(点)。

3 主要铀矿床基本特征

3.1 花岗岩型矿床

广西花岗岩型矿床(点)集中分布在桂北的苗儿山、摩天岭花岗岩体,在桂东的花山岩体、桂东南的平南岩体、六陈岩体也有分布。铀矿体产于花岗岩体内部及其外接触带,产铀岩体时代有雪峰期、华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以燕山期为主,成矿与岩体有成生联系[7]。赋矿围岩为不同时期的粗、中、细粒花岗岩。矿化受区域硅化断裂带或地堑式断陷构造控制,如新村矿床受贯穿于岩体的Fw 硅化断裂带控制,苗儿山岩体中段南部的F1~F9断陷区控制沙子江-双滑江各矿床(点)的分布,苗儿山岩体中段北部白竹-天金断陷夹持区控制张家-红桥各矿床(点)分布。矿化还受热液脉体和蚀变带的制约,如矿前大硅化带、大石英脉、碱交代蚀变带等,碱交代典型矿床有古僚铀矿床[8](图2);矿期各类脉体及黄绿色蚀变带控制铀矿化的分布。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绢(水)云母、白云母及少量的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石结构构造简单,为脉状、浸染状、网脉状和角砾状。

图2 古僚矿床地质图[1]Fig.2 Geological map of Guliao deposit[1]

矿床中矿体较集中,且多呈透镜状、不规则脉状,常为边幕式排列,具尖灭再现、膨胀收缩、分支复合特点(图3)。矿体长10~350 m,多数矿体厚度一般为1~2 m,最厚为13.60 m,品位基本上都在0.2%以上,也有富矿品位达20%以上。大部分矿体埋深在50~300 m,只有小部分矿体埋深在300 m以下。矿床范围一般为3~5 km2,矿体集中在0.07~0.5 km2内,矿化标高为-174~1 560 m,其中50%以上赋存平均标高500 m 以上的中高山区。矿体大部分为盲矿体,顶、底板都以完整花岗岩为隔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有利于矿床开采。这类矿床的特点是易采、易冶、品位高、经济效益好,是广西经济型铀资源勘查的重点。

图3 古僚矿床100 号勘探线剖面图[1]Fig.3 Geological profile of exploration line No.100 of Guliao deposit[1]

3.2 碳硅泥岩型矿床

广西碳硅泥岩型铀资源丰富,铀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工业储量占广西三大类型铀矿床(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总量的50%以上,主要产于寒武系清溪组的中、下部黑色岩系和中上泥盆统的碳酸盐岩中[1],典型矿床有马鞍肚铀矿床(图4),铀矿化在震旦系、石炭系中也有分布。

图4 马鞍肚矿床地质图[1]Fig.4 Geological map of Ma’andu deposit[1]

该类矿床矿体长35~960 m,厚0.23~58.5 m,铀矿石品位为0.050%~0.778%,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图5)。矿体产状与接触带、断裂及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床围岩蚀变有硅化、赤铁矿化、退色化、紫色萤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黏土化、白云石化、水云母化、黄铁矿化等。铀主要呈沥青铀矿、铀石等矿物形式存在,少量呈吸附形式存在,近地表常见次生铀矿物。本类型有较多的矿床有W、Cu、Pb、Zn、Mo等元素与铀共(伴)生,有的具有综合开采利用价值。

图5 马鞍肚矿床10 勘探线剖面图[1]Fig.5 Geological profile of exploration line No.10 of Ma’andu deposit[1]

3.3 砂岩型矿床

广西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于桂南及桂东南的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内,铀矿化产于十万大山盆地中侏罗统那荡群中上部浅色砂岩层、金鸡盆地白垩系浅色砂岩层,其次是容县盆地邕宁群的砾岩中[1]。

该类矿床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和似层状、肾状或团块状等群体出现,产状与砂岩的产状基本一致(图6)。矿体一般长3~100 m,最大长度为450 m;厚一般为0.4~0.66 m,最厚为3.7 m;一般品位为0.08%~0.2%,最高品位达0.837%。含矿岩石为长石石英砂岩或花岗质砂岩、砂砾岩及粉砂岩、泥岩,岩石普遍含有机质、碳质物和黄铁矿。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仅由铀的氧化物、硅酸盐和一些金属的硫化物及碎屑矿物所组成。围岩蚀变主要是方解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岭石化。

图6 盐砂口矿床16 线剖面示意图[1]Fig.6 Geological profile of exploration line No.16 of Yanshakou deposit[1]

该类型矿床在空间分布上与岩相古地理关系密切,含铀岩系一般为三角洲相、河流相,成矿与原生沉积和后生改造富集关系密切。

3.4 火山岩型矿床

广西尚未发现火山岩型铀矿床,仅发现有铀矿(化)点。从火山岩型铀矿(化)点产出岩性看,以燕山期酸性火山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水汶盆地,其次大瑶山凸起的龙头山有次火山岩出露,博白坳陷带的西南段玉林-博白一带有中-酸性火山岩零星分布。已发现火山岩型铀矿(化)点中,除贵港市的龙头山矿点产于晚白垩世次火山岩外,其余铀矿(化)点均分布在水汶盆地晚白垩世火山岩内,且成矿条件、找矿远景比较有利。总体来说,广西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工作程度较低。

3.5 其他类型矿床

在广西已发现的其他类型矿床有磷铀型(寨圩矿床)、煤铀型、变质岩型等3 个类型,除磷铀型发现有矿床外,其他类型只发现铀矿(化)点。

寨圩矿床属于磷铀型矿床,该矿床位于华夏褶皱系钦州褶皱带六万大山凸起北缘,广西浦北县境内。铀矿产于上泥盆统下部。矿体呈似层状、层状、长透镜状,受地层层位和构造控制,矿体产状与岩层一致,该矿床与磷矿共生。矿床矿体一般厚11~127 m,两侧延伸最大为550 m,P2O5品位一般大于5%,平均品位为12.5%~16.54%,矿体赋存标高一般为184~496 m(图7)。铀矿主要与磷矿石呈共伴生关系,仅在磷矿体中的局部地段达工业品位,U 含量达0.048%。矿石为角砾状磷块岩、硅质磷块岩、土状磷块岩等3 种自然类型矿石,其中,角砾状磷块岩是最主要矿石,约占矿石总量的80%左右。铀矿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细晶磷灰石、磷灰石的晶格中。矿床勘查以磷矿勘查为主,铀则以有用组分进行综合利用,铀矿体特征与磷矿体特征基本相似。

图7 寨圩(磷)铀矿床03 线剖面图Fig.7 Geological profile of exploration line No.03 of Zhaixu(phosphorus)uranium deposit

4 矿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4.1 时间分布规律

在广西漫长的地质时期中,经历了多种地质事件并发生与之相关的铀成矿作用,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铀矿床。根据广西主要铀矿床和一些铀矿点的成矿年龄值统计,铀成矿年龄在378~1.5 Ma 间变化,以70~40 Ma(喜马拉雅期)为集中成矿时期,其次为100~70 Ma(燕山晚期)[9],但铀矿化的产出时间具有持续性,同时具有多期性,而且铀成矿时间与围岩成岩时间有较大的时差,含矿主岩成岩时间越老,矿岩时差越大[10]。广西部分铀矿床(矿点)成矿年龄与矿岩时差详见表2。

表2 广西部分铀矿床(矿点)成矿年龄与矿岩时差Table 2 Metallogenic age and formation age gap between ore and wallrock of uranium deposits (occurrence)in Guangxi

广西铀矿床成矿时间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铀矿床形成时间比赋矿围岩时间晚;铀成矿时间与围岩形成时代无关[11]。

4.2 空间分布规律

广西铀矿床、矿(化)点分布范围广,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有:

1)广西沉积岩中“铀源层”和花岗岩中“铀源岩”的分布基本决定了广西铀矿床的空间分布[12]。广西铀矿成矿与其赋矿围岩形成有着显著的时间差,这突显了铀矿床改造成矿的特点,改造成矿作用是通过成岩期后各种地质作用完成的。

2)矿床、矿(化)点沿构造-花岗岩隆起区(带)分布。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产于苗儿山岩体、摩天岭岩体、平南岩体和花山岩体中;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越城岭岩体东南缘外接触带、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的大容山岩体西北缘外接触带、西大明山台缘斜坡相和广海陆棚相富铀的中下泥盆统中;砂岩型铀矿床分别位于十万大山盆地、金鸡盆地、容县盆地中;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于云开隆起的水汶盆地中。

3)铀矿床、矿(化)点受区域性大断裂控制[13],成群、成带集中分布于新宁-资源深大断裂、桂林-来宾断裂带、三江-融安断裂带、灵山-藤县深大断裂、博白-梧州深大断裂带、陆川-岑溪深断裂、凭祥-大黎深断裂等区域性大断裂两侧或夹持部位。这些深切硅铝层或硅镁层的区域大断裂带,具有活动的多期性和继承性特点,不仅影响其展布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条件,而且为铀源提供迁移通道和容矿空间。

4)铀矿床、铀矿(化)点往往产于主干断裂截切含铀层(体)或储铀层的派生次级构造(小断裂、裂隙、节理、层间破碎带)密集分布和变异部位。如苗儿山岩体中段的矿床、矿点明显地产于天金和香草坪两条主干断裂切截苗儿山岩体中含铀较高的张家、豆乍山岩体的次级断裂中;大新铀矿床分别产于其主干断裂切截泥盆纪“铀源层”的次级断裂带或层间破碎带中;铲子坪铀矿床产于新-资深断裂切截寒武纪清溪组“铀源层”的层间破碎带中;新村铀矿床产于乌指山硅化断裂带切截摩天岭岩体的膨大段旁侧的次级断裂中;达亮铀矿床产于摩天岭岩体西南缘断裂密集发育地段。

5)铀矿床、矿(化)点受不整合面的控制,产于不整合面的上部层位,即靠近不整合面的海进系列底部层位中。如桂北地区丹洲群与下伏四堡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丹洲群下部(白竹组)含砾夹黄铁矿透镜体白云石英片岩和翠绿色含铬白云石英片岩产出铀矿点。桂北全州矿田中的碳酸盐岩铀矿床,亦产于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不整合面的晚古生代的海进层位;桂西、桂南及部分桂东南下古生界志留系与上古生界泥盆系角度不整合接触,下泥盆统郁江组(益兰组)、黄晾山组(塘丁组)、中泥盆统应堂组(纳标组)是广西区内沉积岩中普遍含铀较高的层位,其中不少岩性段构成铀源层,产有一批铀矿床、铀矿点。不整合面的准平原化过程和盆缘底部沉积环境促使铀从基岩中分解析出,运移沉淀,有形成沉积-成岩富铀层的良好条件,也是铀后期改造富集的有利部位。

5 广西铀成矿区(带)划分

根据《中国铀成矿区带划分和铀资源的区位优势》铀成矿带的划分方案[2],广西铀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扬子陆块铀成矿省的雪峰山-摩天岭铀成矿带(Ⅰ)、大明山铀成矿带(Ⅲ)和华东南铀成矿省的郴州-钦州铀成矿带(Ⅱ)。根据广西铀矿成矿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与广西铀矿成矿带划分方案,将广西铀成矿单元进一步分为8 个Ⅳ级成矿区带(图8)[1],分别是:苗儿山铀成矿区、全州铀成矿区、摩天岭铀成矿区、花山铀矿化集中区、金鸡-水汶铀矿化集中区、平南-灵山铀矿化集中区、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化集中区、西大明山铀矿化集中区。

图8 广西铀矿成矿区带划分示意图Fig.8 Zonation of uranium metallogenic belt in Guangxi

6 找矿潜力分析

广西铀资源类型多样,铀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前人勘查工作以地表找矿、就矿找矿为主。随着新的找矿理论、找矿模式的发展,新的找矿方法应用,已发现的铀矿床的成矿远景区仍有扩大的希望,通过探索、开辟新区,广西铀矿资源潜在总量将进一步扩大。

广西大部分矿床均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提交的,以前铀矿地质勘查局限于“浅、易、富、快”,全区铀矿床的勘查深度仍显不足。大型矿床的平均勘查深度仅达500 m,中型矿床的平均勘查深度为300~500 m,小型矿床的平均勘查深度小于300 m,矿点、矿化点的勘查深度在200 m 之内,多数矿区的矿床(点)深部矿体大多没有封闭,各矿床(点)沿含矿构造走向两侧工程控制不够,沿矿体延伸方向对主含矿带上下盘密集的次级带的研究与揭露工作也不够,部分具找矿前景的地区因当时交通、工作战略性调整等因素未能投入足够的勘查工作量。而国内其他地区在500~1 200 m深度范围内已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床。广西区域性深大断裂和复式岩体、隐伏岩体发育,含铀层多,且分布广,源、运、聚、保、条件优越,具备形成大、中型铀矿床的地质背景。

1)苗儿山铀成矿区

苗儿山铀成矿区主要铀矿化类型是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且主要与花岗岩有关,已探明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点、矿化点都与岩体接触带关系密切,矿化产于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也与岩体接触带关系密切,矿化产于与岩体外接触带的寒武系清溪组层间破碎带中,与花岗岩关系密切。铀矿化受北北东与北西西向构造联合控制。成矿区位于扬子陆块铀成矿省的雪峰山-摩天岭铀成矿带,且已发现众多铀矿床、矿点、矿化点,是广西重要的铀成矿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地质背景好,找矿潜力大。

2)全州铀成矿区

全州铀成矿区属扬子陆块铀成矿省的雪峰山-摩天岭铀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桂北隆起中的越城岭褶断带内,桂中-桂东北褶皱系中的桂林弧形褶皱带接合部位的大西江断陷盆地西侧。区域主要含铀有利层位有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清溪组、泥盆系的信都组、唐家湾组、桂林组、东村组。中、上泥盆统是该矿田主要含铀有利层位,不仅含铀量高,且含矿主岩常富含有机质、黄铁矿、黏土矿物、磷质物等聚铀剂,既储矿,又是成矿铀源之一。成矿区主要有加里东期和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形成越城岭复式花岗岩体。主要矿化类型是碳硅泥岩型,且与花岗岩密切相关,已探明的铀矿床、矿点、矿化点都与岩体接触带关系密切,矿化产于与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泥盆系塘家湾组、信都组层间破碎带中。铀矿化受北北东与北西西向构造联合控制。该成矿区主攻碳硅泥岩型铀矿,兼顾花岗岩型铀矿,越城岭花岗岩岩体内接触带是一个很有利的铀成矿区,找矿前景较好。

3)摩天岭铀成矿区

摩天岭铀成矿区位于扬子陆块铀成矿省的雪峰山-九万大山铀成矿带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南地块结合部之江南造山带西南侧,桂北隆起的核部、扬子板块西南部九万大山隆褶带之复合部位。摩天岭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以最老产铀花岗岩而闻名于世,其形成于前寒武纪雪峰期,铀矿资源十分丰富,品位较富,是广西桂北重要的铀资源集中区,乃至华南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产铀花岗岩体,是国家铀资源开发基地。铀矿化类型主要是花岗岩型,铀矿化均产在岩体内。现已发现铀矿床、矿点及矿化点20 多个,新村、达亮铀矿床产于该成矿区内,大部分矿床(点)均分布在不同类型的北北东、北东向断裂附近或断裂带内,以及北北东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受区域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分析,找矿潜力大。

4)花山铀矿化集中区

花山铀矿化集中区属南岭山系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华活动带之桂中-桂东北褶断系中的海洋山凸起与大瑶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处于钦杭成矿带湘桂成矿区北亚带广西段北部成矿有利部位。花山矿化集中区是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标本的采集地,已发现一批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矿化类型是花岗岩型,且与花山岩体密切相关,铀矿化点产于岩体内的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内,铀矿化受北北东与北西向构造联合控制。花山岩体是一个燕山期侵入的酸性岩体,为同期多阶段侵入的重熔型复式岩体,显示出较好铀矿化信息,铀成矿环境良好,而且工作程较低,找矿前景较好。

5)金鸡-水汶铀矿化集中区

金鸡-水汶铀矿化集中区主要包括水汶盆地、金鸡盆地、容县盆地、大湴盆地4个中新生代盆地。该矿化集中区铀矿化主要以砂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已发现30多个矿床、矿点、矿化点。按照《中国铀矿床研究评价(第二卷)》[14]新的成矿理论,这4 个盆地的铀矿化均可归为火山岩型铀矿化。该集中区的4 个盆地在岩性上符合产铀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具备了构造(区域深断裂与火山机构构造的复合)-岩浆(多旋回的火山活动)-斑岩体(超酸性的次火山岩体)-流体作用(大规模的蚀变岩带)及成矿作用(铀及其它金属矿化)等多种因素的有利叠合,矿化信息丰富,特别是水汶盆地火山岩型铀矿化信息丰富。根据黄净白等对中国东部中型以上火山岩型铀矿床主矿体的研究[14],发现火山岩型富大矿体主要形成于火山盆地底部,火山盆地基底地壳成熟度对铀成矿有重要作用,成矿热液源于盆地基底下地壳深处,是盆地以下壳幔活动含铀深成岩浆岩与幔源热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该矿化集中区具备寻找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找矿前景较好。

6)平南-灵山铀矿化集中区

平南-灵山铀矿化集中区矿化类型主要以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为主,矿化多与印支期、燕山期多次侵入的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矿化主要赋存于接触蚀变带内蚀变花岗岩、碎裂花岗岩,或与围岩接触部位碳酸盐岩、硅化岩、含泥碳质岩石等吸附能力较强的岩石中,大多在花岗岩侵入时初步富集,后经构造热液作用叠加成矿[15]。集中区内已发现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矿点、矿化点30 多个。该矿化集中区广泛分布泥盆纪含铀地层,出露六陈、平南等复式含铀花岗岩体,灵山-藤县深大断裂贯穿其中,铀成矿条件有利,铀矿找矿前景较好。

7)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化集中区

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化集中区位于十万大山盆地东部,矿床类型为砂岩型,铀矿化绝大部分分布于盆地南侧,产于侏罗系,与地层岩性有关,在盆地东南部白垩系也发现有铀矿化,铀矿化层位主要是中侏罗统上段浅色砂岩,矿化受层位控制。现已发现小型矿床1个,矿点、矿化点一批,以及大量伽马异常点、带。十万大山盆地矿化集中区铀成矿条件良好,具备寻找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潜力。

8)西大明山铀矿化集中区

西大明山铀矿化集中区位于大明山铀成矿带内,已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15 个,大新铀矿床产于该成矿区。大新铀矿床是广西最早开采铀矿的国家核原料基地之一。矿化类型以碳硅泥型为主,还有煤铀型铀矿化。该区铀资源分布主要特点是核部为寒武系,翼部为泥盆系的复式背斜,矿床、矿(化)点赋存于背斜核部,矿化受背斜、断裂构造控制。该成矿区铀源层多,分布面积广,而且以往勘查工作中表明碳硅泥岩型铀矿是广西重要的矿床类型,该类型铀矿资源潜力大。

7 结论

1)通过总结广西铀矿时空分布规律,认为铀矿床成矿时间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铀成矿时间与围岩形成时代无关。

2)广西铀矿类型丰富多样,种类齐全,以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的铀矿床潜力较大,苗儿山、全州、摩天岭、西大明山、平南-灵山成矿(矿化)集中区找矿前景较好,十万大山盆地、花山、金鸡-水汶矿化集中区等地区工作程度较低甚至空白;从已勘查的成果情况看,已知的矿床(点)勘查研究程度多数不足,勘查深度不够,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

3)广西含铀层位及含铀岩体众多而且分布广,铀矿类型丰富,“源、运、聚、保”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较好,今后应着眼于矿床“深、盲、外“的挖潜及新区的探索开辟,充分利用综合成矿信息和综合找矿手段部署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铀矿矿化花岗岩
温度对贵州喀斯特黄色石灰土有机碳矿化、水稻秸秆激发效应和Q10的影响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强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双护盾TBM掘进参数和控制要点分析
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史前核反应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
新疆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及其特征概述
佳木斯地块东部二叠纪锦山花岗杂岩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