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掷弹兵到底是什么兵

2022-03-29谭亦同

关键词:手榴弹步兵德军

●谭亦同

“掷弹兵”这个词相信小军迷肯定听说过,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装甲掷弹兵以及国民掷弹兵十分有名,只要关注过那一段时期的历史和军事,几乎不可能没听说过他们。

然而,一个让很多小军迷疑惑的问题出现了:光看字面意思,掷弹兵应该是指军队中负责投掷手榴弹的步兵,可无论是德军的装甲掷弹兵还是国民掷弹兵,都不是专门负责投掷手榴弹或者以手榴弹作为主要武器的士兵。实际上,他们是作为搭载半履带装甲车的机械化步兵或者普通步兵投入战斗的。

那么,他们为何如此称呼呢?“掷弹兵”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的掷弹兵

最早的掷弹兵部队

其实最早组建以投掷手榴弹为专职的部队的是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军,这支部队由当时的法国陆军中校马丁内特推动成立。1670年,法军各个步兵团内都组建了由精锐士兵所组成的掷弹兵连,甚至还成立了由掷弹兵所组成的掷弹兵团。随后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1672年,荷兰军队受到法国入侵者的影响,也成立了专职掷弹兵兵团,并且在1678年要求每个连都抽出6名士兵,接受投掷手榴弹的专门训练。英国则在1677年下令,要求每个近卫团都要抽调士兵,接受投掷手榴弹的训练。

军队中的精锐

掷弹兵进攻步兵阵列

与现代的手榴弹不同的是,早期的手榴弹是网球那么大的装满黑色火药的铸铁铁球。黑色火药的爆炸力较弱,杀伤效果其实是很有限的。而且早期的手榴弹操作难度很高,在没有火柴的年代,需要先用火种点燃引线,然后再由这些掷弹兵们接近敌军阵列,进行投掷,在实战中使用,步骤是非常烦琐的。

这种手榴弹扔早了或扔晚了,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如果扔早了,引信还没燃尽,敌军会捡起手榴弹反扔回去;而如果扔晚了,手榴弹会在半空中爆炸,达不到杀伤效果,甚至可能会误伤己方战友。

因此,掷弹兵必须要身强体壮、臂力惊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这些“铁疙瘩”投掷到足够远的敌军阵列中,以免爆炸产生的破片击伤自己及战友。更重要的是,投掷手榴弹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极高的战术素养,所以组建专门的掷弹兵兵团是极其必要的,而由精兵强将组成的这种专职部队,一直被视为军队中精锐的战斗力量。

掷弹兵的打扮

17世纪中后期,各国步兵普遍佩戴的是宽檐帽,这种打扮对掷弹兵很不友好,因为他们投掷出的手榴弹很可能会被前排士兵戴的宽檐帽挡回来。为了减少误伤,同时也为了区分掷弹兵和普通步兵,各国的掷弹兵逐渐在服饰上有了变化,他们更多地采用斜顶帽或主教冠样式的帽子。

18世纪普鲁士掷弹兵所佩戴的斜顶帽

时代带来的变化

18 世纪中后期,随着线列步兵战术的发明以及榴弹炮、燧发枪等远距离杀伤武器的普及,手榴弹的地位有所动摇。不过,虽然手榴弹的使用范围缩小了,但是各国逐渐意识到,军队中的精锐突击部队能够完成普通步兵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编入各步兵团的掷弹兵并没有随着手榴弹地位的动摇而解散。但是由于不再特别强调掷弹能力,所以一部分国家不再对掷弹兵的身高做严格要求。

这一时期,英国陆军更倾向于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伍军人加入各步兵团的掷弹兵连中,相应地,掷弹兵的主要任务也从单一地投掷手榴弹转变为随时攻入敌阵,与敌军短兵相接。

其后,随着步兵战术的标准化,一部分国家认为独立的掷弹兵连已经不符合时代,因此在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军队逐渐取消了独立的掷弹兵的编制。

但是各国的精锐步兵部队依然保留或者采用了“掷弹兵”一词,例如普鲁士波茨坦掷弹兵、英国掷弹兵卫队等——不过这些掷弹兵的训练和其他步兵部队并无两样。从此,“掷弹兵”这个称号从一个兵种,逐渐转变为象征着荣誉、精锐及悠久历史的符号了。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20世纪初期,随着火炮及枪械技术的发展,各国部队的火力大大提高,但机动力及通信能力却没有得到大幅提高。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堑壕战成了代表性的名词。为了降低伤亡率,保存作战力量,参战双方都会挖掘低于地面的战壕,凭借战壕来提供掩护,防止己方被火炮弹片杀伤。

被视为现代手雷鼻祖的米尔斯手雷

乘坐半履带装甲车的德军装甲掷弹兵

在此情况下,手榴弹得以再次大放异彩。此时各国部队所装备的手榴弹与早期手榴弹已经大大不同,不但安全性更高,操作方式也更简单,因此从这时起,手榴弹便不再是仅仅配发给承担突击任务的掷弹兵,而是更多地配发给了普通步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为了鼓舞步兵士气,延续普鲁士军队的传统,德军将所有步兵团都更名为掷弹兵团,配属于装甲师中的步兵团则被称为装甲掷弹兵团,摩托化步兵师也一并更名为装甲掷弹兵师。

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提起装甲掷弹兵的时候,大多数小军迷总会第一时间联想到SD.KFZ.251 半履带装甲车行进的模样。实际上,装备了半履带装甲车的德军部队并不多,剩下的部队大多是靠着骡马、卡车还有掷弹兵们的双腿行进。所以,德军所谓的装甲掷弹兵可以说既没有全“装甲”,又没有在“掷弹”。

1944年,德军由于在诺曼底等方面频频失利,造成大量兵员缺口,急需大量能够执行防御任务的步兵来填补空缺。因此他们紧急组建了由海、空军地勤人员,各医院治愈的伤兵以及未成年人所构成的部队,并以“国民掷弹兵师”来命名这些部队。这些所谓的国民掷弹兵质量参差不齐,跟“掷弹”这个称呼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现代德国国防军的装甲掷弹兵,不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既没“装甲”又不“掷弹”的部队了,而是实打实的重机械化步兵,乘坐步兵战车、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执行战斗任务。在其他国家,成建制的掷弹兵与其他部队的训练也并无两样。如今,掷弹兵这个称呼依然存在,但离“掷弹”这个词的本义已经越来越远了。

2012年,德国陆军的一个装甲掷弹兵班

延伸阅读,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军武次位面”哟!

猜你喜欢

手榴弹步兵德军
德国KF-41山猫装甲步兵战车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真实版“土豆雷”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步兵班前进第二季
重保龄球
手榴弹高龄不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