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03-29卫灵

红旗文稿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弘扬中华

卫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将“中华文化”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必将为中华民族取信天下、结交天下、卓立天下铺垫更宽阔的道路。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宽广视野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国内外公开场合积极倡导弘扬中华文化,具有深广的战略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更是突出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强大。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世界强国之一。然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代中华子孙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证明,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理想追求。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发时代之先声,为人民、为国家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人民二十一世纪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弘扬会继续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助力伟大目标的实现。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之路,而其文化的重要根基还是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凝练的时代精华。文化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灵魂驱动,现代史上出现的世界综合性强国也是文化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少不了民族文化的支撑作用,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是民族国家发展之必然。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可以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对接起来,促进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格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当代价值追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古人之智慧,开自己之生面,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一个国家在世界的崛起离不开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是国家走向世界、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备条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硬实力方面,中国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家软实力方面,我国是有着文化资源优势的,要运用好这一优势,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世界动荡、调整与变革时期,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大。中华文明崇尚“以和邦国”、“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亲不如近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和谐思想;推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和节操。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爱好和平与正义的追求,是我们对外处理双边、多边关系得以运用的思想,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的文化依托。

中国特色大國外交的创新发展需要汲取中华文化的璀璨精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彰显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求同存异、讲信修睦的和谐心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同舟共济、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了文化基石。习近平外交思想融入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些中华文明之精髓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实践中均得到创新性运用,其全球观、义利观、发展观、安全观、生态观、秩序观等外交理念,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之璀璨精华在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中的传承和弘扬,由此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体系。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任务更显突出。不仅要让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要向世界传导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以及中国外交新思想、新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携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塑造国家形象、开创外交新局面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优秀的中华文化绽放其历史沉淀而来的思想精华,成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优势,也会对当今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重要的精神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引导国际舆论、打开外交新局面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方面,我国自身就有宝贵经验的积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叶,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向各国派出上百个代表团。他们以文化交流为平台,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团结了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通过国际文化传播,潜移默化地推广国家政策理念和民族意志,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扩大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可以创新人文交流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向世界传导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声音,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理想的国际环境。

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虽然不在一个地域生活,可能社会制度不同,语言、生活习惯会有差异,但是共同享有的民族文化是很难割舍和割断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道德规范对海内外同胞都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联结海内外同胞的心灵纽带,也是经过漫长岁月之后,依然相通相连的情感纽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外宣大格局,就要吸纳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充分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到港澳台同胞,认为他们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陆、港澳台可以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心灵契合。当我们在文化传承上走到一起时,中国的软实力自然会更加强大。海外华人华侨具有勤奋开拓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们作为中国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是支持国家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海内外同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永续辉煌的重要举措。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斷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家喻户晓的唐玄奘以传播和研究佛教文化为己任,西行取经,历尽艰险,其佛教文化之旅流芳百世;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传播大唐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深受日本人民的爱戴。外来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过程,与儒家、道家相互碰撞、相互借鉴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的并存合流,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中充分显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的影响力跨越时空,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足迹。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近现代历史上,西方国家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西方文明在激烈碰撞中加快了相互影响的过程。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多种文化元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世界文明共存的多元格局,世界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一个追求进步的民族,只有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不同文明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过去,中华文化以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放心胸;今天,中华文化将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在中外交流互鉴中不断开拓创新。

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在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把握好对内、对外两组关系,让文化传播之路走得更顺、行得更远。

对内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文化具有民族属性,是特定民族的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文化认同反映的是一种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只有增强全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造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铸牢国家稳固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把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提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利益。

对外处理好加大文化开放力度与文化安全的关系。践行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涵盖的领域不仅有传统安全领域,更包括了非传统安全比如文化安全等诸多领域。要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必须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开放,在文化交流中实现政治外交、军事外交等传统外交方式所达不到独特效果。但是,在当前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国家安全风险加大,文化交流不能忘记文化安全。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在彼此受益的同时,也会遇到某些国家以其自身的逻辑向外强势传播价值观的问题。长期以来,文化传播是西方国家力图塑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先行成为历史上强国瓦解其他国家意志、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策略。西方文化传播时间长、力度大,话语权较强。在我国加大文化开放的力度时,文化安全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面对西方较强的文化传播能力,我们需要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维护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玉成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弘扬中华
弘扬爱国精神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