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关键词解读“两会”里的纺织大事
2022-03-29郭春花
郭春花
今年两会,来自纺织行业的两会代表委员带来了行业呼声。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强化本土品牌软实力、落实“双碳”、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拓宽纺织高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人才培育……本刊汇总了代表委员的精彩提案议案,归纳出12个关键词,解读“两会”里的纺织大事,以飨读者。
数字化转型
未来纺织行业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纺织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陈丽芬表示,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纺织产业的突出特征,建议设立国家数字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心;在纺织行业内遴选20个具有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开展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产业集群,服务超过10000家大中小纺织企业,带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国际合作
中国纺织业具备与各成員国扩大贸易往来、加强区域投资互动的坚实基础。但是目前纺织行业外经合作层次和质量还不够高,企业主动整合国际、国内优质资源的能力还不够,海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还严重不足。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国际集团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建议,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布局重构,高质量建设更加紧密、高效、互利共赢的纺织产能合作体系;鼓励引导企业主动整合 RCEP 区域内优质资源,与国内产业链形成协调互补,支持高端环节的国际项目合作;支持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发展海外仓、海外分市场。
此外,中非之间在纺织服装产业领域建立全方位互利共赢合作具备良好基础和较大发展空间。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陈丽芬建议,一是制定“一带一路”制造业合作先行先试鼓励目录,将纺织服装业列为中非合作重点推荐产业。二是出台综合政策,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在具备合作潜力的非洲国家进行以我为主的纺织产业链合作。三是加强对非纺织合作项目支持。四是鼓励支持在多国搭建中非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平台。五是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民间外交”,为中非产业间合作提供相关服务,引导企业负责任地“走出去”。
强化本土品牌软实力
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正在积极对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和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新定位。为强化本土品牌软实力,提升时尚话语权,全国政协委员、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勋提出以下五点建议提案:
一是从需求管理入手,倡导公平竞争,提升国货采购意识,提升本土品牌软实力;二是从源头塑造入手,强化产业链上游“中国面料”品牌培育与时尚话语权塑造;三是从平台建设入手,推动本土纺织工业设计的平台构建与设计价值的市场转换;四是从精神内涵入手,深入弘扬纺织工业文化的时代新精神与发展新典型;五是从文化生态入手,鼓励加强中国纺织时尚的大众消费认知与话语体系。
落实“双碳”目标
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成为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未来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与开拓领域。为支持纺织行业有序推进低碳绿色化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陈丽芬建议,稳经济增长和“双碳”目标应相协调,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加强中小企业碳排放服务,支持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服务平台建设,享受国家参与碳交易及分配的有关政策。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纤维消费总量约3000万吨,但因体制机制、回收体系、分拣方式、技术和标准等原因,再生原料以PET瓶片和工业废料为主,来自城乡居民旧衣织物数量较少,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总体效率偏低。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建议,建设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须引入市场化机制,建设以中心城市为载体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基地,搭建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平台,推动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试点示范,纺织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加大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宣传舆论引导力。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当下,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普遍比较艰难。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勇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稳定队伍,确保生存,持续发展。
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建议:给予专精特新企业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拓宽企业融入产业链渠道,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平台。同时,对于如何做好行业稳就业和高质量就业,邱光和还提出推动“家庭友好政策”的建议:在纺织行业面临劳动力资源持续紧缺的困难下,企业应进一步保障女性权益、推动女性员工的平等就业和劳动保护,建设更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拓宽纺织高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高性能纤维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推动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与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顶层设计,加大对高性能纤维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推动高性能纤维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支持高性能纤维生产应用技术装备攻关,优先能耗指标和绿电配给。
针对工业织材领域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勇建议:加大工业织材产业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工业织材技术装备的联合攻关,建立完善工业织材及装备标准化体系,加强工业织材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战略基础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行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标准化建设,建议成立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行业间的协调和交流;二是亟需成立先进技术纺织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议成立先进技术纺织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产业用纺织品装备制造和生产工艺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发展瓶颈。
人才培育
目前,纺织行业劳动力资源持续紧缺,老龄化现象突出。同时纺织工人队伍不仅要适应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支撑的形势要求,也要适应数字经济成为企业支撑的形势要求。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常山北明恒盛纺织分公司织造车间教检工冯丽朝建议相关部门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企业对有条件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加强面向传统实体经济企业的公共服务,提供技术研发、创意设计等创新型的服务能力。
近年来,劳模工匠政治地位明显提升,技能形成体系日趋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激励作用不足、持续性不够、示范作用不强、导向作用不明确的问题。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德州恒丰仁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能教练王晓菲建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设立劳模工匠国家专项津贴,切实加大对劳模工匠的经济激励,体现党和国家对劳模工匠的关心爱护,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增强劳模工匠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发挥行业协会优势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是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行业协会学会作为联结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些行业平台还不属于国家认可的科技创新平台范畴,协会没有推荐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格和渠道,这种情况不利于从整个行业层面对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
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功能和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德州恒丰仁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能教练王晓菲,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织造车间值班长高苏娟建议,给予具备条件的行业学会协会推荐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格;将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学会评定的科技创新平台纳入国家认可的创新平台体系;让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学会在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营和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原料保障
当前,化学纤维原料高度依赖石油资源存在产业安全隐患,棉花产业在新疆集中度过高存在产业安全隐患。为了加强纺织产业原料保障,维护产业安全稳定,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提出建议: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制造产业,适度恢复内地棉花产业,保障棉花安全供应。
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吴继发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以维护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主要落实在: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适度鼓励发展煤化工来源的化纤原料,平衡好能耗控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一刀切管理。对于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展方面,做好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来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大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推广。
促进新疆棉消费,推动双循环
新疆棉能否稳定生产不仅影响当地农业的发展利益,同时也关系着我国棉纺织产业链安全及相关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方勇建议有关政府部门以扩大新疆棉及制品国内消费为主要抓手,以最终消费稳固新疆棉的生产、供给,畅通新疆棉及制品的国内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则建议积极推出“新疆长绒棉”“兵团优质棉花”等地理标志产品,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认知IP。开展专项消费促销活动,扩大以新疆棉为原料制成的纺织品服装在国内零售市场的积极消费。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推进自主品牌消费、拉动内需成为重要支撑。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星建议设立“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消费节”,发挥行业专业化展会平台的现有资源优势,同时借助重大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销活动。
可持续发展
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是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体现。
为进一步推动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纺织工业产业链安全,充分发挥纺织产业链体系优势,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教检工冯丽朝建议,要加大对印染行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技改投资门槛;支持印染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印染企业向园区集聚。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也面临若干问题需要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一是努力提升传承人的技艺能力,积极鼓励在乡村培养一批纺织非遗产业带头人、经营管理者队伍,成为发展产业的中坚力量,带动传承人群走向产业化、市场化道路;二是优化生产组织和布局结构,吸引国有央企或者社会资本到纺织非遗资源密集的民族地区投资建立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三是健全传承发展创新发展链条,应用政策和市场机制把在乡村的纺织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制造商、品牌商、渠道商链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传承发展链条;四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导各类资源向乡村和民族地区配置,让纺织非遗产業形成属地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