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笔墨今不如昔
2022-03-29陈新华
陈新华
近半个世纪以来,每举办一次大型的全国中国画展览,评论的焦点几乎总是众口一辞:笔墨功力今不如昔云云。作为中国画家,对此现象常深感困惑,人类进化,文明进步,何以单单中国画例外?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水墨画,偏重笔墨,讲究书法趣味,对笔墨优劣的重视品评经常超越描绘对象本身。这是绘画本体的一种觉醒,西方绘画直至印象派才真正开始这种自觉追求。而笔墨在中国绘画里出现,几乎是与生俱有的本能,因为在画之先就存在着高超的书法艺术。书法与绘画的结合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画形式。这是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产物,随着古代社会文化的昌盛繁荣,这种绘画得到了丰富滋养,到了宋元时代,达到了颠峰状态,之后又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而日趋式微,元代以后一代不如一代的哀叹成了代代皆唱的咏叹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社会政治因素外,从绘画角度看,主要是由于过分强调笔墨作用,忽视了主客观的真实表现,摹仿成风导致画家思维萎缩,创造力枯竭,于是笔墨程式慢慢偏离了绘画的本质,颠倒了画与笔墨的关系,将手段变成了目的,形成了无灵性、无生命情感的空泛概念化图式。
时至今日,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中国的社会、文化形态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字白话化、硬笔代软笔、电影、电视……西方信息的大量传入,极大限度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从各个领域包括审美领域进入了现代形态。旧的文化基础与结构隨之逐步异化解体。现代这块文化土壤越来越不适应古老品种的生长,旧的审美模式已无法适应与满足现代人扩延了的审美认识与需求。在这新条件下,这些旧模式要么蜕变新生,要么消亡,这是艺术规律的必然,非人为可挽。水墨画的笔墨传统也逃避不了这历史的挑战,这也是我们民族和中国画家必须正视与接受的客观现实。一如唐诗、宋词、元曲,与古时相比,无论天时、地利、人文皆今非昔比,那辉煌已逝,风光不再,成了千古绝唱。但是,现代中国画笔墨因素的普遍削弱,与以往中国画的衰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意味着中国画已步入复兴而非穷途末路。在中国画领域里,我们应该走出一个狭隘的误区,即笔墨=中国画=传统。其实笔墨只是中国画传统的一个部分而已,将这一因素无限拔高到压倒一切的位置,将其作为整体中国画传统的最高准则,这种封建宗派文人唯我独尊的霸道画风,在历史上乃至今天曾严重压抑阻碍了传统绘画的优良手法的成长发展,诸如重彩、没骨画法,敦煌、民间及少数民族绘画等,均因之没有得以发育成熟。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地从大传统角度去继承、复兴中国画,把中国画作为一个区别于西方绘画的体系而不是某个纯粹画种看待。这应该成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体系,对中国以至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持包容而非排斥的心态,充分利用现代大信息知识容量的优势,兼收并蓄,吞吐古今、融汇中西。这样我们就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致于挤在墨团团中转,就能长上自由的翅膀,高瞻远飞,超越古人,汇入世界。相反,倘若我们硬是对那怀古恋旧的封建迷信情结不解,死抱那沉重的正统包袱不放,定要用古老的规范作尺度裁量今人,那我们自然相形见绌,永无出头之日。
天变、地变、时变、人变,画不得不变,现代中国画笔墨成份相对削弱而其他成份的大量渗入,这不是传统的失落而是反省觉醒的结果。我们必须承袭的是中国画的精神灵魂,而不是一种僵化了的模式,当今正是中国画酝酿质变、涅槃重生迎合时代的新时期,我们应该欢呼而不是哀叹。可以坚信,中国画只要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是放开胸怀,定会迎来海纳百川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