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社交

2022-03-28小禾心理研究所

小读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礼貌礼仪谢谢

□小禾心理研究所

最不喜欢见爸爸妈妈的朋友了。每次见到他们,都要装出一副很听话很乖的样子,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一样:还有很多讲究,比如要懂礼貌,有好多事情要注意。所以每次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见谁,我都是一万个不愿意。这样正常吗?我应该怎样克服这种不积极的心理?

这是正常的,对于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社交,多数小伙伴都有相同的抵触情绪。其实,只要经过一些有准备、有意识的训练,这个小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实践练习

01 学会正常的社交礼仪

小结:不喜欢见爸爸妈妈的朋友,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必要的社交礼仪当作正常的事,认为要礼貌、打招呼都是很烦的事。学会正常的社交礼仪,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排斥感就没那么强了。

02 不要有不对等的心理和想法

小结:每次要和叔叔阿姨见面,心里总会别扭和不愿意,这大多是因为我们总有不对等的想法,认为“他们就是想看我笑话”“他们总会挑刺的”。越这样想,抗拒心理就越强,平常心就好了。

03 带一些需要请教和帮助的问题去社交

小结:为了增加自己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尝试准备一些需要请教和帮助的问题去跟叔叔阿姨见面,这样显得我们更主动。而且,一方面知道聊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和叔叔阿姨一起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有准备、有益的交流,也会增进相互的感情。

和心理博士聊聊天

同学们,想要愉快地与人聊天,有些事项需要记住,大家不妨学一学。

1.切忌交浅言深。适当的沟通前提是,清楚彼此的关系和身份。亲疏远近有别,明确对方对自己来说是亲人、朋友还是长辈,就知道该说什么话了。

2.不要过度倾诉。倾诉——尤其是倾诉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时,要考虑对方的意愿。如果内心有不快就尽情诉说,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也会让对方不高兴。

3.懂得倾听,不插话。与他人交换意见时,别急着插话和反驳。懂得倾听不仅是种礼貌,也是一种交流技巧。它能让我们把握对方的心理,使我们的回应有理有节。

4.把所有的“谢谢”改成“谢谢你”。生活中,我们都免不了请人帮忙,不要随便一句“谢谢”便匆匆了事。千万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它能让我们的善意传达得更温暖。

5.时时懂得推己及人。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要保持尊重与礼貌。不要觉得关系近就可以毫不客气。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6.进退有度,不强人所难。如果我们请求别人时,对方说“我再考虑一下”“下次吧”“看情况吧”,这就是委婉拒绝的意思。这时候,我们不要强人所难。

7.不要随意打听别人的私事。不去谈论对方比较敏感、不方便对不熟的人提及的话题。例如零花钱、身体状况、心情或成绩等。

(摘自《小学生心理学漫画5-积极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小读客 出品,宋珂 图)

猜你喜欢

礼貌礼仪谢谢
谢谢你,包裹我!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筷子礼仪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礼仪篇(下)
谢谢你,植物!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