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火星的生命痕迹
2022-03-28闻新
文/闻新
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人们用望远镜对火星进行了大量观测,发现火星表面明暗相间,当时就有人推测那是火星上的陆地与海洋;随着更大望远镜的出现,人们又发现了火星地表的裂隙,那些裂隙也被当成了融化的冰水汇集而成的河流,于是就有火星河流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作用,还是火星人修建的火星运河的说法,这也便是推动了火星文明的“诞生”。
▲ 发表在1907年12月的《世纪》杂志上图片:伯西瓦尔·洛厄尔拍的火星照片(左)和远征智利沙漠携带的望远镜(右)
远征智利 寻找火星运河(1907年)
美国天文团队将阿默斯特学院的45.72厘米折射望远镜搬到智利沙漠。这次远征智利沙漠探险的目的是证明这颗红色星球上存在运河。他们用望远镜拍摄了成千上万张不同寻常的火星照片,因为火星运河本身就是光线幻象,即使1907年许多人相信它们是真的,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能很好地记录这些幻象。
最先描述巨星和矮星的人(1908年)
埃纳尔·赫茨普龙是最先描述巨星和矮星的人。什么是巨星和矮星呢?举个例子,红巨星和白矮星,都是生命殆尽的恒星。从现在开始的数百万年后,当太阳耗尽它的氢燃料,太阳就会进化成为一颗红巨星,最终还会进化成为一颗白矮星。
1908年,丹麦天文学家埃纳尔·赫茨普龙(Ejnar Hertzsprung)在观测恒星时,发现了恒星颜色和亮度之间的关系,但他的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美国天文学家亨利·罗素发表了埃纳尔·赫茨普龙的这一发现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起埃纳尔·赫茨普龙的研究成果。后来人们就把恒星光谱光度图称为“赫罗图”。
▲ 丹麦天文学家埃纳尔·赫茨普龙
发现了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1908年)
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她因为发现了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而知名。在她生前没有人认同这一发现,直到她去世后,天文学家应用她的发现计算出了地球与遥远恒星的距离,或计算星系间的距离。
造父变星是变星的一种,它的光变周期,即亮度变化一周的时间,与它的光度成正比,天文学家可用于测量各个星际与星系际的距离,所以根据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可以确定星团、星系的距离,因此造父变星被誉为“量天尺”。天文学家哈勃就是利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推导出了宇宙膨胀理论。
▲ 美国天文学家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
通古斯事件(1908年)
1908年,在西伯利亚中部的一个偏远地区,靠近多石的通古斯卡河,发生了一次大气次爆炸事件,瞬间将森林夷为平地。
事件发生一百多年后,只有零星的线索幸存下来。在地面上,也只能找到几根被爆炸摧毁的树桩,而大多数树桩已经腐烂或埋在沼泽里。截止至今,科学家一直对通古斯事件感到迷惑,科学家们推测这次爆炸事件最有可能是由于一块高速旋转的陨石碎片造成的,它在大气中受热高速蒸发,将一股过热的空气吹到地球表面,而产生爆炸事件。
▲ 1929年拍摄的通古斯森林烧焦的遗迹
摩豪斯彗星(1908年)
“摩豪斯”彗星是美国天文学家丹尼尔·摩豪斯于1908年9月1日首度发现的一颗明亮的非周期彗星,而且肉眼可见,出现在北部天空半年之久。
“摩豪斯”的最大特点是等离子体彗尾变化多端,在短短的几十天内就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形状,有时看似分成六个单独的尾巴,并且与彗星的头部完全分离。更不寻常的是在距离太阳2天文单位时就出现背向太阳的彗尾,一般彗星要接近至1.5天文单位才会出现背向太阳的彗尾。
另外,“摩豪斯”是来自奥尔特云的彗星,它的运行轨道或多或少的是接近抛物线的形式;假如它的轨道是封闭的椭圆形式,也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再返回。
▲ 摩豪斯彗星
▲ 美国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
最早发现太阳磁场的人(1908年)
美国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George Ellery Hale),发明了太阳单色光照相仪,并且透过该仪器发现了太阳表面的涡流。1908年,他把从太阳黑子光谱中观测到的谱线分裂后,与实验室条件下的磁场中的谱线分裂进行比较,证实了太阳黑子中存在强磁场,这是科学家们最早发现地球之外有磁场的事实。此外,他还发现了太阳活动周期的每一次循环时的黑子极性变化情况,并从中总结出了极性运动的规律。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与哈雷彗星(1910年)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出生于1835年,当时正好哈雷彗星访问地球。哈雷彗星再次访问地球之前,马克·吐温写出:“我在1835年与哈雷彗星同来,明年(1910年)它将复至,我希望与它同去。如果不能与哈雷彗星一同离去,将为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1910年4月21日,哈雷彗星到达距地球近地点的第二天,马克·吐温心脏病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