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党史学习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实践探索
2022-03-28陈海芹安娜项璞玉
陈海芹 安娜 项璞玉
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所积淀的宝贵财富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有力抓手,有助于将党的政策方针贯彻落实,还可以切实提高新时代优秀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一些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不足,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综合素养。本文解析了基于党史学习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价值意蕴,分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常态化教育,助力党、团、班协同发展三个方面探究了具体路径,以提升高校党组织领导力,为新时代多维度增强党支部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121-04
高校须重视凸显党史学习教育价值,引导高校学生党员树立科学价值观念,形成抵御外界不良信息的坚实壁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要核心、以突出政治功能为前提,优化党基层组织设置,完善党基层活动形式,突出高校学生党组织领头人作用,不断拓展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现阶段党组织存在的问题。高校作为优秀人才聚集地,是学习、研究、宣传党史的主阵地。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益于提高学生党员思政素养,益于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也有着不凡价值。高校须全方位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能力,树立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突出党史教育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带领学生党支部从中获取精神力量、学习经验智慧,为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奠定基石。
一、基于党史学习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价值意蕴
依托党史学习教育不只是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苦历程,更是为了引导高校学生从艰苦奋斗的岁月中感悟我党的精神、思想[1]。
(一)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位置
由于科技水平提升,各类消极信息、政治形态的出现冲击着高校大学生思想,部分非主流意识形态开始蠢蠢欲动,海量负面信息对当前时代青年大学生带来巨大冲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开展形式多元的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宣传英雄楷模光辉事迹,积极推进党史教育学习入校园、进教学、进学生头脑,培育青少年爱党、爱国的感情。以此为基础,高校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教育者带领高校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光荣事迹、思想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历史观与党史观,还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建立起抵御错误思想的壁垒。百年党史教育有助于高校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历史背景、了解马克思主义。
(二)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爱国精神
其一,激发大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纵观我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坚定民族自信、引领价值追求的生动教材,具有巨大说服力和感染力。面对列强入侵,人民群众惨遭压迫剥削,我国共产党带领人们进行了长期斗争,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挖掘这类英雄先烈的光荣事迹及爱国故事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中,依托党史文化资源对高校学生开展爱国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进而更好地加强民族凝聚力。其二,帮助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思政教育基础。当前时代高校学生身处多元且复杂的环境中,在价值观念、思想信念、诚实守信等方面存在弱化现象。所以,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秉承共产党伟大理性、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事业的认同度,进而紧跟党的领导,坚定对党领导的信任[2]。其三,高校学生可以更好地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我党在百年党史里形成了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精神,积淀了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优良传统,这些文化资源都是加强高校党建、提升组织力的重要内容,能积极弘扬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抵御错误思想的隐形壁垒。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面临的阻碍
(一)理想信念有待增强
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环境下,部分高校学生抱着功利性动机入党,俨然已经危害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由于教育背景等巨大差异,思政教育工作者、任课教师、党务工作人员等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施教方法的选择上也各有千秋,思政教育效果大不相同。另外,自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依托各类媒介宣扬负面思想,如形式主义、拜金主义等,使得部分大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产生错误认知,导致他们理想信念根基出现浮动。
(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负责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发展、指导参与班级团职务事务管理、学生思政教育方面,以上工作点覆盖广泛且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党支部干部需要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然而,由于受“不重视党建工作、党建和业务两张皮、党建工作形式单一”影响,党员干部培训体系并未健全;党务工作者不仅需要指导党支部工作,还肩负着学生管理工作等,辅导学生党支部干部精力有限。除此以外,由于学生党支部老干部面临就业、升学等因素影响,故此参与工作时间与精力有限,而新党支部干部经验少、能力欠缺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高校学生党支部效率难以有效提升,难以达到上级党支部及学生期望,甚至出现学生党支部组织散漫的情况[3]。
(三)服务水平有待改善
高校组织形式多样,不仅有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班级、团支部等正式组织,也有宿舍等非正式群体。班级中学生兴趣爱好也有着巨大不同,如以知识学习为重点的学生、以顺利就业为目标的学生等。所以,高校學生党支部须协调好团支部和班级的关系,携手确立科学的建设目标,帮助当代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并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大学生群体中班委及团支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生面临疑惑时一般会先寻求班级、团支部的帮助。所以,如何充分彰显高校学生党支部领导力,成为当前阶段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应不断挖掘班级与团支部间的契合点,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同时帮助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这需要学生党支部不断提升组织协调力。但是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由于党员团队年龄尚小,且经验阅历匮乏、服务意识略低,难以有效发展自身实际作用。
三、基于党史学习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路径分析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其一,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功能,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放置于党支部工作的首位。自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多元文化呈爆炸式传播,加强高校教师及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重视思政教育才可以更好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高校可以通过“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常态化学习为内驱动力,补足学生精神之钙,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帮助高校学生党员知悉国内外发展趋势,肩负起应有的使命[4]。
其二,以课堂教学与实践生活为核心,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融合,充分发挥合力育人功效,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党史学习活动,弘扬中国共产党长时间所形成的优良作风;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教学体系中,引入社会实践、网络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理想信念扎根于大学生心中,使高校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及民族责任感,提高当代学生加入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其三,对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形成“线上+线下”“理论+现实”“集中+碎片化”的学习模式。紧抓党史党课等集中学习效果,借助多样化线上教育渠道,如学习强国、学习通等学习平台,突破时间、地域、师资水平的束缚,使大学生党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合理利用红色精神、重大节假日等文化资源,依托钉钉、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构筑线上教育平台,让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制度,了解党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
(二)增强常态化教育,提高党支部自身能力
其一,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党员党性素养及自身能力。高校须重视提高当代大学生培养力度,除了大力开展高质量思政理论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还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积极进行培训工作,如党组织发展、使命和担当等,帮助其知悉党务工作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其二,集中整顿软弱涣散的支部。高校学生党支部干部中增添副书记(由低年级学生党员优秀骨干担任),避免老党员干部由于实习、升学、就业而影响党务工作的现象出现,缓解部分班级长时间得不到党支部帮助的问题。
其三,高校学生党支部须调动党员指导及参与班级、团支部等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宿舍、班级等组织中学生党员须积极加入组织活动,为组织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关怀同学成长、学习、生活需要,携手其他学生共同前进,真正实现“思想上认同、感情上信任、政治上依靠、工作上服从党组织”。
(三)提升服务意识,助力党、团、班协同发展
其一,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主动服务意识。在宣传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策、弘扬党史教育、组织引导学生健康稳定成长等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党支部组织建设中应以学生需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须紧密联系实际深层次讲政治,为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需要党员多维度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与个性化发展需求,依托党支部组织多元化活动的将党支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工作指向性、科学性。
其二,健全协调机制。党支部、班级、团支部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党支部可以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觉悟;团支部可以切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是事务管理主要阵地,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党支部应积极发挥自身组织力,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工作,指导并帮助党支部及班委会开展高质量工作,引领班级进步。党支部、班级和团支部需要按期开展联席会议,确定年级和班级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工作方案及责任分工,彰显高年级党员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班级党员中的积极作用[5]。
其三,加大建设服务性党支部力度。以“一心为民”为导向,多角度考虑学生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以科学技术、知识技能的竞赛为重要媒介,不断鼓励高校学生党员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真正满足当代大学生在知识能力提升、眼界拓展的需求;以“学业规划”为有效助手引导大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端正思想、摆正态度,增强学习环境适应能力;以“就业发展”为牵引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就业观念,使其就业能力得以明显提升[6]。
(四)把握主题学习,深化思想认知
其一,在进行党史学习时,需要考虑其中各项理论的辩证关系,创建新型的学习平台以及载体,抓好特色业务的学习要点,以此来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党支部在学习党史时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相互匹配,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史学习内容的深入性把握,另一方面要开展业务素质的训练,以党史学习带动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党支部整体的工作能力,从而使党史学习针对性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日常学习时要开展不同的专题报告会,通过不断学习和研讨进一步地贯彻落实新理念,并且在我党发展历史中明确新的任务,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发展水平,从而使各项能力能够获得平衡发展。同时还需要让党员明确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思路,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发展模式,适当筹谋自身的发展路径,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深化以及思考,从而使整体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其二,还需要抓好党史特色化学习内容,以党支部学习党史为主要出发点,明确主要的工作重心和任务,围绕毛泽东思想进行党史内容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内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演讲,通过讲解伟人生动的故事,坚定党支部的工作信仰,提高凝聚力,以此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同时还要深刻理解当前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为了人民,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入分析党史中的特色化教育内容,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实际的工作动力,以此来促进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感悟党史精神
其一,在党史学习活动中,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完成党支部自我修炼和自我感悟,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思想境界。在实际学习时要定期举办业务服务的主题活动,根据实际的工作业务特点,以党史学习为有效契机,不断优化整体的服务模式,凸显党支部工作本身的先进性。
其二,党支部在后续学习时要开展特色化的专题研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支部的业务特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模块,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按照党委学习的教育目标以及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从我党光辉历程中汲取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奋斗力量,谱写新的篇章。
其三,在实际教育时还需要设置党史专题研究项目,和其他部门进行相互沟通和协调,聚焦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并且根据不同的党史来进行深入研究,为工作理论创新贡献应有的力量。在实际学习时,要结合我党的百年建设历史,充分发挥对服务工作的引领作用,并且结合以往的工作成就和奋斗精神,加强专题学习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先进理论的重要优势。为党支部深入学习党史精神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我,凸显党史学习本身的优势。
四、结语
党史作为我党宝贵精神财富,是青年学生党员政治引领的鲜明旗帜,可以帮助高校师生党员回望本来、接受砥砺初心的心灵洗礼,也有益于强化其思想政治觉悟。现阶段党的建设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应主动适应这些新要求,在加大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工作力度中需要重视内容务实,统筹抓好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等,深化对党史的理解、形成科学三观,充分凸显党员带头作用,使高校学生党员成为党发展、国家建设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 许金慧.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实践路径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9):81-82.
[2] 李灿光.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 现代交际,2021(06):19-21.
[3] 路娜,侯仕福. 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六重维度[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1):88-90.
[4] 韩继锋,尹晨曦,杨萍.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3):285-286.
[5] 刘运玺.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地位作用、建设方向及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2020(32):193-196.
[6] 许戎. “三型”体系建设对高校学生黨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实践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1):115-117.
(荐稿人:黄杰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委员,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1年度思政专项课题“基于党史学习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21SZZX018)。
作者简介:陈海芹(1980—),女,学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安娜(1979—)女,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项璞玉(1988—),男,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