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于道“古” 用诸说“今”
2022-03-27曹津源
曹津源
今人作文,引用古籍中的名言警句,常常详“今”而略“古”。其实,如果所引名言警句相对来说为读者所陌生,则不妨用“详于道‘古,用诸说‘今”的笔法。请欣赏下面这篇随笔。
时文引路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潘志宏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事不避难”,语出《国语·鲁语》:“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文仲即春秋时的鲁国大夫臧文仲,贤明正直,忠君爱国。历仕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位国君。鲁庄公二十八年,鲁国发生饥荒,臧文仲主动请缨,说:“居官者当事不避难。”他用鬯圭和玉磬等宝玉向齐国求购粮食,言辞诚恳,最终感动了齐人。齐人同意把粮食卖给鲁国,并退还了玉器。
“义不逃责”,类似的表述可见于《论语》中的“见义不为,无勇也”。所谓“义”,《中庸》解释为:“义者,宜也。”符合仁、礼要求的,就是义。义,既是正义、道义,也是义务、责任。“事不避难”与“义不逃责”连用,意即面对艰险困难,只要合乎道义、职责所在,就不能畏惧逃避,而应当仁不让地担负起责任、有所作为。
最早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连用的是晚清学者汤霖。汤霖是清末进士出身,自号颐园老人,在他六十岁生日时,学生们为其贺寿画了一幅《颐园老人生日宴游图》,汤霖欣然作自序,“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即是其中的名句。汤霖为官清廉,他传下的这种家风,体现了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深刻影响了他的儿子汤用彤和孙子汤一介。汤用彤十余年如一日,承担起研究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过程,著就《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等职。汤一介在20世纪80年代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后又勇挑编纂鸿篇巨制《儒藏》的重担。“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是汤氏一门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凝铸为汤氏的家训门风。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一种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意识,体现出中国古代圣贤的担当精神。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商汤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圣王要自觉地担负起天下百姓的重任。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一定的准则,一切都按照义的规定作为行为依据。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看见危难要敢于承担责任,看见所得要想到是否合乎道义。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圣先贤展现出来的是修己以安百姓、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甘于牺牲、勇于担当的士大夫,正是他们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是司马迁报效祖国的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修齐治平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救亡图存的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牺牲奉献的担当。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胸襟宇量和士人风骨。只有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才是修身进德、建功立业之道,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仅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还是共产党人坚守的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正如谚语所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党员、干部缺少担当,自私自利,见好就上,遇难就躲,如此便会影响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努力造福一方、推动一方事业的进步发展,不仅是每位领导干部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每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党员、干部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放下个人利益得失,为百姓的福祉奉献担当。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方能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如今,面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党员、干部更需要自告奋勇地担当起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发扬“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担当精神,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培养担当品格、提升担当能力,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待。
【2021年11月15日 《光明日报》】
技法赏析
详于道“古”,“道”出其深刻内涵和传承脉络,才能更有说服力地用诸说“今”。作者的笔法是:
一、采用“分—合—进层”结构。文章開门见山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第2段说“事不避难”、第3段说“义不逃责”为“分”;第4段阐述两句连用,是“合”;第5段、第6段致敬民族脊梁,揭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崇高精神内涵,属于“进层”。这一结构安排,利于详于道“古”的渐次展开。
二、连点成线打造精神金链。在注疏阐述时,作者没有囿于一点,而是放开笔墨,连点成线。其引用所及,就有《国语》《中庸》《论语》等经典,还有尧、商汤、孔子、子张、孟子、司马迁、张载、范仲淹、顾炎武、林则徐、汤霖等古圣先贤、志士仁人的名言,这些史料点点相连,相互补充,加上作者的精到评述,把中华民族“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一修身进德、建功立业之道打造成环环相扣的金链,闪耀熠熠照人的历史光彩,文章的主旨因此显得厚植有本,传承有脉,弘扬有据。
三、适度拓展彰显传承魅力。追溯“事不避难”出处时,作者根据《国语·鲁语》用现代汉语拓出有关史实(鲁饥。臧文仲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候之信,重之以婚烟,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从者曰:“君不命吾子,而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文仲曰:“……”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以突出鲁国大夫臧文仲“贤明正直,忠君爱国”的品格;在赞美最早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连用的晚清学者汤霖时,作者又宕开笔墨,介绍其儿子汤用彤和孙子汤一介的不凡成就,从“家训门风”的角度盛赞“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精神代代相传的巨大影响力。
四、适时转笔指向当代。“温故”是为了“说今”;详于道“古”是为了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古为今用的针对性、有效性。文章第7段以“不仅是……也是”一句转入“说今”,运用对比手法论述传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精神的当代价值。因为有了上文详于道“古”的多重支撑,文章结论——发扬“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担当精神便水到渠成。
我仿我秀
幸福之路:解心锁 开心门
姚心怡
忧伤郁闷之人如何走出困境?我的回答是:解除心锁,打开心门,就能走上幸福之路。
穿越时空,我想到了李清照,想到了她《寄易安》里的“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是她,依然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中沉醉不知归路;是她,仍旧徘徊在幸福的门口,却始终不敢伸出素手,敲开这扇虚掩的大门。
红绸盖首,锣鼓喧天。她怀揣着一腔柔情,来到了幸福门口。然而,她失望了。丈夫的一句“负箧远游”,寒了她的心。于是她以为,门,是关着的。她失去了一次走进幸福之门的机会。门其实开着。雨疏风骤之时,她大可不必在意卷帘人一句“海棠依旧”的轻描淡写,她只要推开房门,走进园子,便可享受“绿肥红瘦”之下由点点希望带来的新生的幸福;重阳佳节又至,她不必在乎形单影只带来的苦楚,反而可以在一抹月色中,享受相思的幸福;把酒黄昏之后,她也可以不嗅盈袖暗香带来的销魂之苦,只要推开幸福之门,你便可点烛燃香,温暖岁末的秋天。其实她只要伸出手,打开内心愁苦的枷锁,就能走向幸福之路!
兵戈铁马,踏着死亡的信号,终守夫君归来的她,将那伸向幸福之门的手,硬生生打回去了。于是,风住尘消之时,她欲语泪先流;于是,雁过伤心时,她寄情于三杯两盏淡酒;于是,黄花满地之后,她终是伴着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醉倒在幸福的门口。也许易安至死都以为,幸福随着丈夫,随着家国天下,永远逝去了,于是一直失去了推开这扇门的自信、豁达和勇气,跌落于悲戚痛苦的深渊……
……走出“温故”,回望来路,多有感慨。上初中时因病休学,我忧伤过;中考差几分未进理想高中,我忧伤过;进了高一,脚步跟不上快节奏,我忧伤过……好在我从李清照的遭遇中悟出幸福真谛,一次次地解除自卑气馁的心锁,打开谦虚善问的心门,让幸福的阳光照亮胸膛。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幸福之路何尝不是如此?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自甘落后的心锁不解除,闭关锁国的枷锁不打开,何来国运兴盛,人民幸福?只有在忧患中勇敢奋起,在危机中自信自强,才能走上幸福之路。
李清照,不知地下的你是否依然憂伤。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定然不会有你的遗憾。因为我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之路就是“解心锁,开心门”、勇毅前行之路。
点 评
小作者活用“详于道‘古,用诸说‘今”笔法,“道古”集中于李清照一人之遭遇,从反面切入,扣住“幸福之路:解心锁,开心门”进行文学性评述;“说今”时由自身经历进至国家民族,强化论点的现实意义。易安诗作名句随手拈来巧妙入文,为我所用,也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