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教学实践

2022-03-27刘会

关键词:学困生双减班级

刘会

“双减”政策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每个班级都存在學困生,学困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相对较慢,课堂上无法及时跟上教学的步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不扎实,无论是对知识的吸收还是对方法的掌握,都比一般的学生要困难得多。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班级中的学困生,以加倍的耐心对待他们,懂得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慢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注意留心学困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

一、真诚交流,与学生做朋友

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尤其是学困生,教师要懂得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学生成为朋友,和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索,并且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和熟悉学生,从而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兴趣爱好,而后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之中。

二、适时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要引导学困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合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和学习。以数学课堂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时切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舒适、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实际的教学环境或数学教学活动中穿插游戏活动及一些比较有趣且具有生活性的小故事,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图片及视频影像,让学生多感官体验数学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是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共鸣。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动手操作,从而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知识的探索和总结。

三是将知识进行分散和重组,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借助猜谜语或者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对某些数学知识点获得更加直观清楚的了解,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妙转化,引导学生加深记忆

学困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巧妙转化学习方式,将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和记忆。

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变成一些比较容易上口的歌诀或顺口溜。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只有二月有变化。”这样一来,教师帮学生把知识浓缩化,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心里面也明朗了许多,一下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并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试图尝试着用教师所教的方法去学习。

四、互帮互助,组建帮扶小组

部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比较好,而学困生在这方面比较差,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团体,组建一对一的帮扶小组,从而全面有效地帮助学困生实现合理的学习提升。这样一来,每一名优等生负责一名学困生,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给学生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从身心成长到知识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帮助学困生实现自身的成长发展。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在互帮互助的同时,学生之间也能实现优势互补,增加彼此的友谊,从而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五、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学困生虽然在学习方面比较落后,但他们并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聪明,而是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有所落后,所以,教师要懂得对学困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指导,帮助学困生进行合理有效的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教师要对学困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及困惑进行引导和关注,课上多关注,课下多辅导,多措并举。总之,不仅要关心学困生的学习,更要懂得如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借助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成长。

(作者单位: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双减班级
班级“四小怪”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