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儿童文学融入语文课堂

2022-03-27王敏

关键词:情趣儿童文学素养

王敏

在国家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的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然而,依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小学生总体的文学素养不容乐观。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文学,是小学语文很好的合作伙伴,他们的关系具有时代意义,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与儿童文学是相辅相成的。

一、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新课标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通过儿童作品的熏陶提升儿童的情操,在丰富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儿童文学正是符合了这一标准,多以传递真、善、美为主干,两者在教育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儿童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往往会读一些有趣的、新奇的、幽默的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儿童诗歌等,都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而且可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基本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儿童文学的魅力

儿童文学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阶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以最符合学生心理的品质给学生阅读的快乐和心灵的滋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讲解儿童文学,可以间接释放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在讲解课文时,要通读全文,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以学生的角度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贴近学生的思维。

(二)在儿童文学修养中走进学生心中的世界

小学语文教师须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意味着拥有了一条走进学生心灵的小径。当今世界,有许多学生比成人感情还要重,更容易“感情用事”。因此,选择体现人文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其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最适合作儿童文学创作的人,是中小学教师。”教师在创作儿童文学的前提下,要先学会和学生一起阅读儿童文学。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只是为了指导学生阅读,也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是一种职业素养,这种素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丰富情感世界,在儿童文学的阅读和研读中,真正走进“童心”。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激發儿童的情趣。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时要重视激发儿童的情趣,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如《捞月亮》《借生日》等,都表现了丰富的儿童情趣。例如,《比尾巴》一文同时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以童谣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更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而爱上语文课。

开启智力,锻炼能力。低年级学生年纪尚小,还处于形象思维时期,教师在执教抽象的字词时,融入儿童文学的讲解,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执教《井底之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一个悬念:“让我们一起学习《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吧!井底之蛙又是怎么样的呢?”以此来激活学生的联想,从而锻炼其思维能力。

情趣与能力融为一体。儿童文学内容包罗万象,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儿童情趣。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会给儿童带来兴奋、愉悦、向往的情感体验,继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维情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儿童文学中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儿童文学作品融入语文中可以成为学生认知世界、扩大视野的重要窗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充分将儿童文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儿童文学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情趣儿童文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爱情趣数字
刊首语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